第7章 望色十法
先来说浮沉。浮是指色显露于皮肤之表,一般出现在疾病初起,提示病在表、在腑;沉是指色隐约于皮肤之内,提示病在里、在脏。病色初浮而后沉,为病从表入里,由浅入深;反之,病色由沉而转浮,提示病情好转,或病邪欲解。如果久病、重病反见两颧浮红,是虚阳浮越的表现,提示病情危重。
再来谈清浊。清是指面色明亮,病属阳证;浊是指色泽晦暗混浊,病属阴证。病色由清转浊,为阳证转阴证;由浊转清,为病由阴出阳。
接着讲微甚。微是指色浅淡,多见于正气虚或病邪轻;甚是指色深浓,多见于邪气盛(实证)或病势重。病色由微转甚,是病因虚致实,或病邪由轻转重;由甚转微,是病由实转虚,或病势由重转轻。
继续谈散抟。散是指病色疏离,为病程比较短暂,邪未积聚的表现;抟是指病色壅滞、团聚,为病久不解,病情深重。病色由散变抟,为病情加重;由抟而散,为病情减轻或病邪欲解。
最后论泽夭。泽是指肤色明润有光彩,提示虽病而气血未衰,病有生机;夭是指肤色枯槁,提示精气受损。先泽后夭,多为病趋严重,病情恶化;先夭后泽,多为正气渐复,病有转机。
我正想将望色十法付诸实践,但一看到傅女士脸上的浓妆艳抹,顿时让我徒呼奈何。
此时的师傅,正在认真地看着傅女士既往做的化验检查。
很多患者认为中医应该是只凭脉诊就可以准确地说出患者所有症状,而后处方用药,而师傅呢,对此其实是持一定反对看法。
一些普通疾病如此做是没问题的,但对于复杂的大病顽疾需要慎之又慎。
师傅和我讲过:他曾见过很多脉诊很准的“大师”,甚至能将患者身体内的结节、囊肿、手术史、外伤史都能准确说出来,但是治疗的效果却差强人意。
究其原因是,单纯通过脉象收集患者的信息有限,并非能全面了解患者的真实情况。
而且,临床上还讲究舍脉从证。
这一原则最早见于东汉医圣张仲景所著的《伤寒杂病论》。其中提到:脉浮为表,治宜汗之,此其常也,而亦有宜下者。仲景云:若脉浮大,心下硬,有热,属脏者攻之,不令发汗是也。脉沉为里,治宜下之,此其常也,而亦有宜汗者。少阴病,始得之,反发热,脉沉者,麻黄附子细辛汤微汗之是也。脉促为阳,当用葛根黄芩清之矣。若脉促厥冷为虚脱矣,非温不可,此又非促为阳盛之脉也。脉迟为寒,当用附子干姜温之矣。若阳明脉迟,不恶寒,身体汗出,则用大承气汤,此又非迟为阴寒之脉也。
这些都是皆从证不从脉也的表述。
所以这告诉我们,在面对复杂的病例时,不应拘泥于单一的脉象判断,而是应该综合考虑患者的症状和其他体征,从而制定更为精准的治疗方案。
而且,先贤也曾告诫我们:有宜从症者,有宜从脉者,必有一定之故。审之既真,则病情不能逃。若辨证不明,则不为症所误,必为脉所误矣。故宜从症者,虽脉极顺而症危,亦断其必死。宜从脉者,虽症极险,而脉和,亦决其必生。如脱血之人,形如死状,危在顷刻,而六脉有根则不死,此宜从脉不从症也。如痰厥之人,六脉或促或绝,痰降则愈,此宜从症不从脉也。阴虚咳嗽,饮食起居如常,而六脉细数,久则必死,此宜从脉不从症也。噎嗝反胃,脉如常人,久则胃绝,而脉骤变,百无一生,此又宜从症不从脉也。
总之脉与症,分观之则吉凶两不可凭,合观之则某症忌某脉,某脉忌某症,其吉凶乃可定矣。
因此,历代名医都强调“四诊合参”。《黄帝内经》更是指出“色脉相合”、“察色按脉”。
医圣张仲景在《伤寒论》原序中亦说:“相对斯须,便处汤药,按寸不及尺,握手不及足,人迎趺阳,三部不参,动数发息,不满五十,短期未知决诊,九候曾无仿佛,明堂阙庭,尽不见察,所谓窥管而已。”
你看,就连医圣老爷子都强调要四诊合参,尽可能多地了解患者的信息,如此才能更加准确地辨证施治。
至于现代的检查化验手段,京城四大名医施今墨先生,早在十九世纪三十年代就提出“西医辨病与中医辩证相结合”,“借用西医之生理、病理以相互佐证”等论断。施老极为精通中医四诊,但仍推崇应用现代科学仪器明确诊断。
施老曾言:“如治疗急性肾炎,退热、消水肿对于中医来说并非难事,但这些症状消除并不能认为是痊愈,如用仪器检查,明确尿蛋白及尿中血细胞是否消失,若未消失,即可开方消除尿蛋白、血细胞,这就提高了中医治疗水平。”
所以呀,我们中医不能一味否定化验检查单,我们要转换思路,看化验检查单是为了提高中医的疗效。
内经言:望而知之谓之神,通过望诊,可以推测人体内在脏腑的虚实和气血的盛衰,而检查化验单,亦可以反映人体的脏腑功能。所以,从某种程度来看,看化验检查单不正是中医望诊的延续吗?
当然,话又说回来,师傅看现代的检查化验结果,主要还是用来治疗前的参考和治疗后的评价。
此话何解,我来简单说一说。
来找师傅看病的患者很多,有不少还是肿瘤病人。
很多肿瘤患者吃了两三个月的中药,但有没有效果,那就需要有一定的量化指标。
如果单纯只是我们医生说你舌象好多了,脉象好多了,气色好多了,很多患者都是一脸懵逼。
但如果你此时给他做个检查化验,让患者自己比对上次的单子,发现此次指标明显好转了,那么患者就会更有战胜肿瘤的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