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万物得以生,是为有“德”(42)
“阴阳”在《道德经》中仅出现了一次,而且也并不是我们现在所理解的,相互对立相互转化的“阴阳”。
《朱子语类》说:“阴阳虽是两个字,然却是一气之消息,一进一退,一消一长,进处便是阳,退处便是阴,长处便是阳,消处便是阴;只是这一气之消长,做出古今天地间无限事来。所以阴阳做一个说亦得,做两个说亦得。”
因为本是“一气”的消长,而被人解读成阴阳,故而阴阳可以互相转化,因为它们本就是“一”样东西。所以它们之间无论怎么消长,其所共同归属的整体也不会发生任何生长变化。
如日夜,有光为日,光消为夜。日长,则夜短,日不能“益”夜;夜长,则日短,夜不能“益”日。你多则我少,我多则你少,对整体的成长并没有任何益处,只是在原有的基础上,在两端之间,互相流转而已。
但在老子所讲的一系列相对关系中,有本末之分,有轻重之别,有动静之宜,它们之间却是母生子的关系。如第二十六章:“重为轻根,静为躁君”,第三十九章:“故必贵而以贱为本,必高矣而以下为基”,第四十一章:“天下之物生于有,有生于无”,第六十三章:“天下之难作为易,天下之大作为细”,等等。
重为母本,而重生(胜)轻;静为母本,而静生(胜)躁;贱为母本,而贱生(胜)贵;下为母本,而下生(胜)高;易为母本,而易生(胜)难;小为母本,而小生(胜)大。守住了母本的位置,占据了本源之根,就能无往而不胜。
所以大树,以根为本,以叶为末,叶落可再生,根毁则树亡。因此老子让我们要把握住本,而不要舍本逐末;要把握住重,而不要弃重求轻;要把握住静,而不要无静而躁。因为末依于本,轻依于重,躁依于静,所以不要逐末而伤根,穷兵黩武而伤民本。
看上去好像是在崇阴抑阳,也难怪老子会被人歪曲为推崇坤德。但老子从来就没有把自己局限在“阴阳乾坤”之内,而是在讲“天地之母”的生生大道。以井底之蛙的见识去评鉴老子,天自然也就只有井口那么大了,“道德”,自然也就只是“坤德”了。
关联章节
第四十二章
道生一[1],一生二[2],二生三[3],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4],中气[5]以为和[6]。天下之所恶,唯孤、寡、不谷,而王公以自名也。物或损之而益[7],益之而损。故人之所教[8],亦议而教人。故强梁[9]者不得其死,我将以为学父[10]。
[1]一:同一无二,无差别而浑然不可分的状态。
[2]二:不能如一,有差别而可二分的状态。
[3]三:一与二相结合的状态。
[4]负阴而抱阳:背负着阴而抱持着阳,万物有形,皆可二分为阴阳,所以此句实指“持有形体”。“负”,背负,持守之义;阴,本指山的北面,水的南面;“抱”,怀抱,抱持之义;“阳”本指山的南面,水的北面。
[5]中气:“中”,内里,中心;“气”,本指云气,云气无定形而缥缈,形容运行不休而无实体的虚无存在;“中气”,指以虚无内守于中。
[6]和(hé):淳和,和谐。
[7]损之而益:“损”,减少,减损;“益”,增加,增益;“损之而益”,使其减损从而得到增益。
[8]教(jiào):教导、教育。
[9]强梁:又作“彊梁”,指不屈服,强横凶暴。
[10]学父(fǔ):“学”,获得知识,掌握理论;“父”,通“甫”,开始、初始;“学父”指最先觉悟某个道理的人。
译文
道生浑然不可分之无形(一),无形生可阴阳二分之有形(二),有形与无形相合而生成万物。万物皆背负着阴的一面而抱持着阳的一面(二在万物的存在形式),以虚无守中来达成和谐(一在万物的存在形式)。天下所厌恶的,就是“孤”“寡”“不谷”,但王公却用来自称。万物损己致虚,反而能得益;益己强横,反而会受损。故而人们得到教导,也会选择适宜的去教导别人。所以,强横的人不得善终,我将是最先学得这个道理的人。
庄子补释
【原文】泰初有无,无有无名。一之所起,有一而未形。物得以生谓之德;未形者有分,且然无间谓之命;留动而生物,物成生理谓之形;形体保神,各有仪则谓之性;性修反德,德至同于初。同乃虚,虚乃大。合喙鸣。喙鸣合,与天地为合。其合缗缗,若愚若昏,是谓玄德,同乎大顺。
——《庄子·天地》
【复观译读】宇宙源起于无,没有实体也没有名称。混一的状态就是宇宙的起始,混一之时还没有成形的存在。万物得到“道”而从混一的状态中产生,这就叫作“德”;万物从无形中分离出(生成)有形时,与混一的母体最接近而无缝相连接的,叫作天命;精气运转停留而产生出实体,实体生成而呈现出相应的机理,叫作形体;形体护持着精神,各自呈现出仪态与法则,叫作天性。修养天性就会返归于德,德达到了完好的境界就同于本初之“无有”。同于“无有”就能保守虚无,保守虚无就能包容广大。此时说起话来就像鸟鸣一样自然而无心,说话跟鸟叫一样自然,于是与天地混同为一。混同为一而不显露踪迹,好像是蒙昧又好像是昏暗,这就叫深奥玄妙的至德,与大道相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