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章 人才的流失
在汤口镇供销社,随着智慧农业项目的成功推进以及业务的不断扩展,原本平静有序的工作节奏被彻底打破。李明站在办公室的窗前,望着窗外熙熙攘攘的街道,心中五味杂陈。
最近这段时间,供销社的业务如滚雪球般增长,工作量呈几何级数上升。各个部门都在喊人手不够,员工们加班加点,疲惫不堪。
“李主任,这活儿真的是太多了,大家连轴转都忙不过来啊。”销售部门的主管老陈匆匆走进办公室,声音里透着满满的焦虑。
李明转过身,眉头紧锁,说道:“老陈,我知道大家辛苦,可这是发展的关键时期,咱们得挺住。”
然而,事情远比他们想象的要复杂。一些优秀的员工开始陆续收到其他企业抛出的诱人橄榄枝。那些高薪、优渥的福利以及看似更轻松的工作环境,让他们的内心产生了动摇。
小王是供销社里公认的业务能手,无论是客户关系维护还是市场开拓,都做得井井有条。一天下午,他神色凝重地走进李明的办公室。
“李主任,我……我有件事想跟您商量。”小王的声音有些颤抖。
李明抬头看着他,心中涌起一丝不祥的预感:“小王,有什么话直说。”
小王深吸一口气,像是下定了决心:“有一家大型企业联系我,给出的薪资几乎是我们这儿的两倍,而且还有丰厚的年终奖金和更多的晋升机会。我……我实在是心动了。”
李明的脸色瞬间变得沉重,他沉默了片刻,缓缓说道:“小王,我理解你的想法,咱们供销社现在确实给不了那么高的待遇。但你想想,咱们一起打拼了这么多年,从小小的店面做到现在的规模,这里面有你的心血啊。而且咱们供销社未来的发展潜力巨大,只要再坚持坚持,你能得到的可不只是眼前的这点利益。”
小王低下头,双手不停地揉搓着衣角:“主任,我知道供销社对我有恩,可我家里上有老下有小,经济压力实在太大了。我也纠结了很久,但这次的机会对我来说太难得,我……”
李明长叹一口气:“小王,我不怪你,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只希望你在新的地方能有更好的发展。如果哪天觉得外面不好,供销社随时欢迎你回来。”
小王红着眼睛离开了办公室,没过几天,他就办理了离职手续。这仅仅是个开端,随后的日子里,像是引发了连锁反应,一个又一个优秀员工相继提出离职。
负责财务工作的小张,以其严谨细致的工作态度深受大家信赖。一天,她也敲响了李明办公室的门。
“主任,我想跟您说说话。”小张的声音带着一丝哭腔。
李明心里一紧,连忙说道:“小张,快进来,坐下说。”
小张坐下后,抽噎着说:“主任,有一家外地的公司挖我,他们给出的条件太好了,我……我不知道该怎么办。”
李明递过去一张纸巾,温和地说:“小张,别着急,慢慢说。你在咱们这工作也有好几年了,咱们的感情可不一般。但我也知道,生活不容易,如果那边真的能给你更好的未来,我也不会阻拦你。”
小张擦了擦眼泪:“主任,我真的舍不得大家,可是那边能给我解决住房问题,我在这边一直租房,压力太大了。”
李明无奈地点点头:“小张,我懂你的难处,只希望你以后过得好。”
就这样,小张也离开了供销社。
向杰作为供销社电商公司的负责人,也面临着人才流失的困扰。电商团队的几个骨干成员被其他电商平台高薪挖走,导致一些重要的线上推广项目进展缓慢。
“李主任,咱们电商这边人手不够,好多项目都快停滞了。”向杰着急地找到李明汇报。
李明皱着眉头:“向杰,你先稳住局面,咱们一起想想办法。”
随着这些优秀员工的离开,团队的稳定性遭受了巨大的冲击,工作衔接出现了严重的问题。原本紧密合作、高效运转的业务流程,如今变得支离破碎。
一次重要的促销活动,因为负责策划的员工离职,新接手的员工经验不足,导致活动方案漏洞百出。活动当天,现场一片混乱,客户怨声载道。
“这搞的什么活动?完全没有宣传上说的那么好,你们供销社太让人失望了!”一位客户愤怒地指责。
负责现场的员工小李一边赔着不是,一边急得满头大汗:“实在对不起,这是我们的失误,我们会尽快改进。”
不仅如此,由于负责物流的骨干员工被挖走,货物配送出现了严重的延误。许多客户预定的商品迟迟未到,纷纷打电话投诉。
“我早就付款了,为什么还不发货?你们供销社还有没有信誉?”电话那头的客户几乎是在咆哮。
负责客服的小赵只能不停地道歉:“对不起,因为人员变动,配送有些延迟,我们会尽快处理。”
李明整天忙着处理各种问题,协调各方关系,忙得焦头烂额。晚上,他拖着疲惫的身体回到家。
柳明兰看到他满脸的忧愁,关切地问道:“怎么了?今天看起来特别累。”
李明叹了口气:“供销社人才流失严重,工作都乱套了,向杰负责的电商那边也损失了不少骨干。”
柳明兰轻轻拍了拍他的肩膀:“别太着急,咱们一起想想办法。”
李明摇摇头:“能想的办法都想了,还是留不住人。”
柳明兰思索片刻说:“或许可以从员工的职业规划和个人发展方面多考虑考虑,给他们更多的成长空间。”
李明若有所思地点点头。
李明深知这样下去不是办法,于是决定召开一次全体员工大会。
在会上,李明神情严肃地看着大家:“同志们,最近咱们供销社经历了一些困难,不少优秀的同事因为各种原因离开了。我知道大家心里都不好受,工作压力也越来越大。但我想告诉大家,供销社就像一艘在大海中航行的船,现在遇到了风浪,但只要我们齐心协力,一定能度过难关。我们会想办法提高大家的待遇,改善工作环境,也会加强培训,让大家都有提升的机会。但在这之前,希望大家能坚守岗位,共渡难关。”
员工们有的表情坚定,有的则面露犹豫。
会后,李明逐个找员工谈心,了解他们的真实想法和需求。
员工小刘说:“主任,我不怕辛苦,就是希望能多一些培训机会,提升自己的能力。”
员工老马也说道:“主任,工资要是能再涨点就好了,家里开销实在太大。”
李明把大家的话都一一记在心里,同时加快了招聘新员工的步伐。
然而,招聘的过程充满了挫折。由于供销社工作强度大,而给出的待遇在同行业中又没有明显优势,很多应聘者只是来看看就走了。
“李主任,这周的招聘情况很不理想,来的人没几个符合要求的,符合要求的又嫌咱们这儿待遇低。”人力资源主管一脸无奈地向李明汇报。
李明揉了揉太阳穴:“再加大招聘宣传的力度,拓宽招聘渠道,多去一些高校和人才市场试试。”
就在这时,又传来一个坏消息,负责电商运营的小李也要离职。
“主任,我很感谢供销社对我的培养,但有一家新兴的电商公司给我开出了无法拒绝的条件,我……”小李一脸愧疚地说道。
李明拍了拍小李的肩膀:“小李,我理解你的选择,祝你未来一切顺利。”
人才的不断流失,让供销社陷入了前所未有的困境。李明常常夜不能寐,思考着如何解决这一难题。
一天,李明和柳明兰在家里又讨论起这个问题。
柳明兰说:“要不咱们试试设立一些特别的奖励机制,激励员工留下来?”
李明觉得这个主意不错,决定试试看。
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情况终于有了一些好转。一些新员工陆续加入,虽然还需要时间磨合,但多少缓解了一部分工作压力。
新员工小周说:“主任,我会努力学习,尽快适应工作的。”
李明鼓励道:“好好干,供销社的未来靠你们年轻人了。”
同时,李明通过一系列的激励措施,稳定了一部分老员工的情绪,让他们暂时打消了跳槽的念头。
老员工老赵说:“主任,只要咱们供销社需要我,我就一直干下去。”
然而,李明清楚,这只是暂时的缓解,要想从根本上解决人才流失的问题,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但他坚信,只要大家共同努力,供销社一定能走出困境,迎来更加辉煌的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