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重新立规矩
经过资产和财务清查工作中的重重波折,李明深切地认识到供销社内部的问题远比他最初设想的更为繁杂和棘手。但他非但没有因此而畏缩,反而愈发坚定了要彻底扭转供销社现状的决心。
李明决定率先从整顿内部管理着手。他精心重新制定了一系列的规章制度,清晰明确了各个岗位的职责与工作流程,同时还拟定了详尽的资产管理办法和年终考核细则。要求员工必须按时上下班,将集体的事务置于首位。
然而,新制度的推行之路布满荆棘。大家先前都有各自的副业,供销社以往也没有严苛的管理制度,仅到期收取租金,有事才临时安排,众人都过得极为自由。如今新制度的施行,极大地限制了大家,让他们感觉受到了严重的束缚,不再像往昔那般自在,因而牢骚满腹。
在一次全体员工会议上,向启祥阴阳怪气地说道:“李主任,您这新制度看上去不错,可咱们供销社长久以来的习惯哪是说改就能改的,别到最后弄巧成拙。”
李明平静且坚定地回应道:“向书记,时代在变迁,咱们供销社倘若还因循守旧,只会愈发没落。新制度旨在规范工作,提升效率,大家适应一段时间自会察觉其益处。”
会后,向启祥又拉拢了与他关系要好的副主任黄知明以及那个圆滑世故的老员工林小义,在办公室里密谋如何给李明制造更多的阻碍,企图让他知难而退。他们故意在工作中不遵循新制度,致使工作频繁出错。
李明发现这些问题后,逐个找相关人员谈话。当他与黄知明副主任交流时,黄知明摆出一副满不在乎的姿态:“李主任,我年纪大了,新制度实在记不住,您多担待。”
李明神色严肃地说道:“制度面前人人平等,记不住可以学习,但绝不能故意违反。”
通过精细入微的财务清理,李明惊愕地发现,供销社的业务几乎停滞不前,毫无实质性的进展。然而,令人瞠目的是,向启祥书记和与他关系亲密的黄知明副主任申报的业务招待费和差旅费却数额惊人。
那些报销单据名目繁杂且充满疑点。有的仅仅是一顿看似平常的饭局,开销却高得离谱;有的差旅费报销凭证上的行程与工作实际需求毫无关联。
夏宇杰副主任得知此情况后,怒冲冲地闯进李明的办公室。他将手中的一叠报销单据猛地拍在桌上,高声说道:“李主任,您瞧瞧这都是些啥!他们简直是把供销社当成自家的钱袋子了!怪不得咱们社一直发展不起来,钱都被这般肆意挥霍了!”
李明眉头紧蹙,仔细翻阅着那些单据,脸色愈发阴沉凝重。他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远远超出了自己的想象。
经过深思熟虑,李明决定在规范内部管理制度时,将财务管理列为重中之重。在随后的一次全体会议上,李明郑重宣告:“从今日起,我们要严格规范财务管理,每一笔费用都必须有清晰合理的用途。并且,今后节省下来的钱,将全部用于考核奖励,多劳多得,为大家谋取福利!”
他的话音刚落,向启祥便按捺不住,猛地站起身来,大声反驳道:“李明,你这是要全盘否定前任吗?我们以前可一直都是这么操作的!”
黄知明也跟着附和:“就是,如此一来,我们的日子还怎么过?”
李明目光坚毅,毫不退缩地回应:“供销社不是某个人的私有领地,我们必须为集体的利益考量。以前的错误做法我暂且不以追究,但必须得到纠正!”
尽管向启祥等人极力反对,但大多数员工却对李明的决定表示支持和响应。就连一向胆小怕事的老员工张全胜也忍不住起身说道:“李主任所言极是,早就该这般整治了,不能任由少数人胡作非为!”
众人纷纷点头赞同,大家的积极性被充分调动起来,都满心期待着供销社能在李明的引领下迎来新的转机。
就在李明艰难地启动供销社工作之时,女友林悦来到了汤口供销社。她望着环境简陋的办公室,眉头紧蹙地对李明说:“李明,这基层的条件如此恶劣,你还在此执迷不悟。我跟你讲,我爸正在找关系,打算把你调回去,你别在这白费时间和精力了。”
李明目光坚定地看着林悦,说道:“悦悦,我知晓你是为我着想,但我不能就这么放弃。这里需要变革,我也渴望做出一番成就。”
林悦气恼地说:“你怎么如此倔强?这里究竟有何优点,值得你这般坚持?”
李明握住林悦的手,耐心地解释:“悦悦,这里虽说条件不佳,但我看到了改变的希望。倘若大家都不愿留下来努力,那这里永远都无法变好。”
林悦无奈地长叹一口气:“我真是劝不动你,随你吧,但你可别后悔。”说完便转身离去。
李明并未受到女友林悦离开的影响,他积极投身于推动供销社的恢复重建工作。他打算从省社推动的村级综合服务社建设入手,并确定了建设目标,今年要完成 32个,实现村级综合服务社的全覆盖,并将其纳入年终考核。
这项工作其实早在两年前就已开启,但汤口供销社这两年仅仅发展了 3个村级综合服务社,在全市排名垫底。实际上,汤口镇拥有 35个自然村,至少应当建设 35个。
李明深思熟虑后,将人员划分为两个小组。他亲自带领夏宇杰副主任和钟志红为一组,向启祥书记则带领黄知明副主任和圆滑的职工林小义为另一组,每组各自负责完成 16个。留下胆小且年纪较大的职工张全胜在单位值班。
李明的安排一经公布,立刻引发了争议。
黄知明副主任说道:“好完成的话我们这两年不都已经完成建设任务了。”
向启祥书记也表示:“是呀,你看,咱们基层社缺乏资金,又没有带动的龙头企业,省社给的那点项目建设资金也仅仅够挂个牌子,翻新一下门面,光去挂个供销社的牌子有何用处?上下没有业务衔接,经营服务都开展不起来呀,这不就是搞形式主义吗?”
李明回应道:“没错,你们所说确为实情,但你们切勿小瞧了这挂牌的举动。牌子一旦竖起,统一的门面形象一旦打造出来,供销社的社会形象瞬间就能得到提升。我们不能因为困难就选择退缩。当下的情形是不进则退,如果我们依然像过去那样,供销社就真的毫无希望了。这一次我们要实实在在地行动,绝非仅仅挂个牌子,要切实地将服务送进村里,把业务开展起来。尽管困难重重,但只要我们努力,总归会有办法的。”
向启祥冷哼一声:“李主任,你说得倒是轻松,哪有这般容易?”
黄知明接着说:“是呀,没钱如何创办企业,没有业务又怎能带动这些村级综合服务社。”
李明目光笃定:“困难并不意味着无法做到,我们要想方设法去克服。比如,我们能够整合资源,与当地的农户和企业合作,引入一些业务开展连锁经营,从而带动村级综合服务社开展经营服务。”
黄知明质疑道:“供销社如今这副模样,谁会愿意与我们合作呀。”
李明说道:“开放办社!总社和省社早就出台了这一政策。这正是你们视野和思路的局限所在。当下市场竞争激烈,社会上的农资、日用品企业都在寻觅可以配送的门店,我们把村一级终端网络构建起来了,就不愁引不来金凤凰。这一步,我准备同时推进。”
向启祥摇摇头,苦笑着说:“你还是太过年轻,在机关待久了,过于不切实际,过于理想化了。”
夏宇杰也发言道:“我认为李主任说得在理,咱们总是畏首畏尾,永远也办不成大事。”
钟志红跟着点头:“就是,咱们得尝试一下,说不定能行。”
看到有了支持的力量,李明接着说:“我已经起草了一份招标通知,准备打印出来发给大家审议通过后,发布到黄山社区网上。”说着,他将目光转向钟志红,“志红哥,辛苦你跑一趟打印社,多打印几份,发给大家。等大家同意后,我们再到镇上、市里的一些农资、日用品市场走访走访,邀请有意与我们汤口供销社合作的企业参加竞标。”
黄知明还欲说些什么,被李明打断,说道:“你们不要再心存疑虑了。我所说的这些,是其他乡镇供销社已经在实施的事情,而且成功的案例不在少数。不信,你们问问向书记,他参加过市社组织的村级综合服务社建设现场会。”
尽管向启祥等人满心不情愿,但工作还是得开展。两组人员分别展开行动。
李明这一组积极与各个村庄沟通交流,深入了解需求,全力寻找合作的契机。夏宇杰凭借丰富的经验,提出了一系列切实可行的建议。钟志红则充分发挥自己的人脉关系,成功联系了一些村一级经营农资、日用品的大户,他们都表示愿意加入供销社体系,直言供销社这块老牌子在老百姓心中依旧值得信赖。
而向启祥那一组,黄知明消极怠工,林小义也是敷衍应对。向启祥虽然表面上在推进工作,但心里却打着自己的小算盘。
在工作推进的过程中,李明不断地为大家加油鼓劲,尽心尽力地解决所遇到的问题。但向启祥却时常向镇里领导抱怨,称李明的工作安排不合理,导致工作进展迟缓。
镇领导了解情况后,找李明谈话,鼓励他要克服困难,做出成绩。镇领导听了李明的详细汇报后,知晓了实情,镇领导表示会与向启祥沟通协调,但被李明婉言谢绝。李明说,这点小事,他会妥善处理,不必劳烦镇领导,以免适得其反。
李明深感压力沉重,但他依然坚持不懈。他深知,唯有把村级综合服务社建设好,供销社的恢复重建才能筑牢根基。
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李明这一组取得了一些初步的成果,而向启祥那一组却几乎毫无进展。他与向启祥书记沟通后,决定由他的这一组协助对方选点布点,加快工作进度。
就在此时,新的难题接踵而至。选点工作顺利完成,但由于省社的项目资金是先建后补,汤口供销社资金有限,村级综合服务社的建设工作面临停滞的困境。李明四处奔走,寻求解决之法。他联系了一家广告公司,对方愿意先行垫付资金,为供销社的村级综合服务社先挂牌,刷新门面。
在这段艰难的时期,李明尽管承受着来自各方的压力和重重困难,但他始终没有放弃。他坚信,只要持之以恒,供销社必定能够迎来崭新的生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