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77章 天御集团
时间过得很快,又是一年过去了,一元科技集团这艘驶往星辰大海的巨舰,在于洋的掌舵中劈浪前行。
2X14年天工集团营收5145亿元夏币;星耀集团营收6789亿元夏币;天御集团营收10002亿元夏币;天权集团营收1352亿元夏币;祝融集团营收3154亿元夏币;魁星教育集团营收115亿元夏币。
金乌集团营收350亿元夏币、银河集团营收110亿元夏币、女娲集团营收78亿元夏币。
金乌、银河、女娲三大甲级子公司,经过于洋这几年大量资金和人才的投入,现在也开始盈利。
而天御集团成为一元科技集团旗下第一个营收突破万亿大关的子公司,天工集团和星耀集团也突破了5000亿元夏币。
2X14年一元科技集团合计营收27095亿元夏币,整体净利润率仍然保持在15%左右,约4065亿元夏币。
东皇投资控股集团持有的三晋矿业集团40%的股份,2X14年分红88亿元夏币。
投资国内外三百多家公司股份得到的分红335亿元夏币,黑洲矿产2X14年分红150亿元夏币(占股70%),合计收入573亿元夏币。
混沌研究院2X14年对外的技术专利授权费用收入超百亿元,达到117亿元夏币。
截至2X14年底,整个太一集团(泛指一元科技集团)旗下正式职工125617人,非正式实习职工2145人。
其中,技术研发人员50351人,技术工人、工程师48216人,服务类人员15171人,行政后勤安保这些人员11879人。
虽然一元科技集团的不断扩张,但是只有后勤安保人员增幅比较大,还有服务业务人员增加了一半。
行政人员没有增加太多,技术工和工程师增增幅也不是很大,主要还是集团旗下的工厂大量使用工业机器人。
按照于洋的要求,集团挣的钱除了分红,其他的90%都要花出去,留在账上除了多交税没别的用途,还不如用在科研和扩大集团规模上,只需要留够24个月的全体人员工资就行。
……
今年,天御集团之所以能第一个突破万亿规模,还是因为站在了时代的风口浪尖上。
也是因为于洋重生一世,靠着先知先觉,抓住了这些机遇,这还是刻意压制的结果,怕太过引起蝴蝶效应(没有引起吗?)。
天御集团旗下电商平台——天域集市,一直没有开放第三方商家入驻,全都是自营。
于洋和张燕都认为这样虽然自身承担的压力会大一些,但可以更好的掌握商品的品质,赢得用户的信赖。
而且线下的实体店也同步销售,价格也相同,不影响用户的购买体验。
加上“快驿通”的快速物流,这些条件使得天域集市在夏国几大电商里虽然不是交易额最高的,但是营收却是最高的,为整个天御集团的营收贡献了一半。
今年开始,天御集市还开通了国际商城,让夏国普通人可以轻松购买外国的商品。
外国人也可以轻松购买夏国的商品,仓储、运输和清关这些由商城负责,交易由“元宝”负责货币兑换。
王馨凭借在天域集市的出色表现,也已经被提拔为天御电子商务公司的总经理,兼任天御集团业务部副经理(职级M7+)。
天御运输公司(快驿通),天御商贸,天御元宝,这三家子公司靠着天御集市的快速发展,今年的营收都突破了千亿元夏币。
捎带着,天御置业,天御餐饮酒店,天翊服饰,天御粮油几家乙级子公司的
营收也都在300-800亿元不等,毕竟天御集团旗下产业互通,用户黏性很大。
物流运输方面,“快驿通”凭借庞大的运输飞机团队,斩获夏国民营航空速运的头把交椅。
还有不计油耗的陆上运输车队,清一色天马卡车,24小时即可把商品送达全国各地。
“快驿通”的驿站网点已经扩散到全国85%以上的乡镇,95%以上的县区和100%的地市。
天域集市交易越多,“快驿通”越忙碌,也越挣钱。
在集团内部规模仅次于天域集市,每年近2000亿元夏币的营收。
天御商贸则是天域集市的线下实体版,还负责线上店铺的供货。
到今年已经在全国一二线城市开设了超过50家大型商业广场,大型连锁超市超过了200家。
便利店更是不计其数,每年的营收也是超过了千亿元夏币。
天御元宝凭借天御集市和天御集团旗下各产业的交易,已经成为夏国第二大网络支付交易平台。
年支付交易额近万亿夏币,常年存储用户资金超过4000亿元夏币。
天御元宝还有金融理财的功能,每年付给用户的理财存钱收益都超过百亿元夏币。
当然自身的收益更多,去年也突破了千亿元夏币的营收。
天御置业原本只是负责整个一元科技集团所有建筑项目的开发,后来拿的一些住宅用地和商业用地太多,公司的人看地皮闲置着有些浪费,就想多开发一些卖了赚钱。
张燕汇报给了于洋,她也想多挣些钱,于洋只同意以开发商业地产为主。
商业住宅在不影响集团内部人才公寓和住宅小区的前提下,少量开发对外销售。
天御集团开发的住宅小区,都是建好之后精装修再对外销售。
而且还有五年内不得再次出售,如果特殊情况需要出售,天御集团可以优先原价回购的隐形条款。
即便这样,仍然有很多人趋之若鹜,天御置业开发的住宅一个是质量非常好,设计户型非常合理,建筑材料都是用的最好的,按照抵抗不低于九级地震的标准建造。
二是位置非常好,当初拿地的时候都是选的好位置,八成以上都是学区房。
剩下的二成地皮都是选在风景秀丽的地方,而且都还是低密度的那种高档小区。
即便是在京城和魔都,除了公寓楼,都没有超过16层的房子,一般都是十层左右,还有少量别墅、叠墅和庄园。
三是服务好,天御置业自己的物业公司,24小时的贴心服务,安全方面还是一元科技集团安全部旗下的专业安保公司负责,虽然物业费贵了一点点,但是绝对物超所值。
尽管于洋安排让天御集团极力克制发展,但是天御置业每年住宅小区的销售营收仍有两百多。
加上商业地产和物业服务,每年的营收也在八百多亿元夏币左右。
天御餐饮酒店公司,负责管理旗下酒店和餐饮品牌。
酒店又分高中低三档,现在夏国一二线城市都有高档天御大酒店,还有一些人气特别高的旅游景点有高中端的天御酒店。
最近几年,天御中高端的酒店正在二三线城市攻城略地,低端的快捷酒店也是计划力争覆盖全国三线以上的城市和旅游业发达的城市。
餐饮部门的历史和一元科技集团一样悠久(十年),是从一元科技公司食堂脱变而来。
现如今也早已从集团分离出去了,不过依然负责整个一元科技集团及子公司内部的餐饮服务。
除了一些大厨是外聘的,其他普通厨师和服务员基本上都是从魁星教育集团旗下的技工学校培养出来的。
餐饮部的发展模式,也是按照高中低端三档,天御中高端的酒店都有餐饮部。
酒店之外也有单独的饭店,现在已经有了三个高端品牌连锁饭店,五个中端品牌,七个普通消费级品牌,都是连锁的那种。
餐饮酒店所有的食材都是天御粮油公司和天御商贸公司供应,保障新鲜和品质。
天御粮油公司也是从一元科技公司的后勤农场演变而来,有自己的农场、牧场、养殖场,捕捞船队和食品加工工厂。
于洋要求有机农产品尽量要占大的比例,其他的食品也要保障安全,做到无毒无公害,毕竟自己也吃的,要吃的绝对安心。
天翊服饰,说是服饰公司,不如说是纺织公司。
是天御集团旗下为数不多的轻工业子公司之一,从前只是为一元科技集团职工制作工作服装的小作坊。
后来慢慢的为其他品牌服装做代工,到现在,光是服饰品牌就有十几个,高中低端都有,从内衣到成衣,从鞋子到帽子,春夏秋冬,男女老少,应有尽有。
祝融化工公司成立之后,天翊服饰和他们合作创办了纺织工厂。
现在也已经成为夏国十大纺织企业之一,为众多知名服装品牌提供原材料。
天御集团这十年来劳苦功高,但是天御集团发展的再好,再挣钱,在于洋看来首先还是以服务本集团为主。
为一元科技集团广大职工和科研人员提供后勤保障服务为首要任务,挣钱只能算是天御集团的副业。
不过这个话于洋可不能对天御集团和张燕说,该有的夸奖和笑脸一点也不能少。
不然就有点得了便宜还卖乖的嫌疑,毕竟一元科技集团的利润率平均只有15%左右,而天御集团的利润率可是20%还多。
于洋其实也没有亏待天御集团,张燕现在除了是天御集团的总经理(说总裁也可以),还是一元科技集团的副总经理,战略决策部的经理之一,级别M9。
每年工资、奖金、补贴加上分红,税后到手在1亿元夏币以上,集团各种内部福利更是仅次于于洋的最高级别。
天御集团所有员工整体分红也比其他七大子集团公司多5%,只比混沌研究院的分红低了一点点,毕竟挣的多,就得分的多。
但是作为科技公司,肯定是技术员拿大头,都指着技术员开发新技术,新产品,拿的多点,也没啥可说的。
天御集团作为一元科技集团旗下全资子公司,虽然没有上市,平时也不显山露水,外界更不知道两者之间的关系。
但是并不影响今年被评为夏国十大民企,更是凭借万亿夏币的营收,成为前三的存在。
旗下乙级子公司任意一家都可以进入五百强民营企业排名,作为总经理的张燕,也被评为夏国女企业家的典范。
于洋对这些不是很在意,虽然喜欢低调,但是出门在外,总是需要一个背景板不是,让天御集团吸引别人的目光去吧。(有些装波嫌疑,略略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