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章 抢人
开口的不是别人,正是桃花寨的大当家,打虎将李忠。
这位老兄倒是也算是个有名的人物,同样也是敢和老虎打架的猛人,历史上鲁智深大闹桃花山之后,李忠去算账,结果最后反倒和这个直来直去的花和尚成了好朋友。
但是武植哪里有心情和他寒暄,皱了皱眉头,看了看忽然杀出来的李忠。
“你要抢我兄弟夫人,我李忠自然是不答应的,所以你还要过了我这一关。”李忠提起手上的亮银枪,高声喊道。
台上的两个女人,本来还因为终于得救而开心,结果武植忽然回头,二女不明事理,一颗心顿时又悬了下来。
三分钟之后,方才的擂台上又多了一个人躺在上面哀嚎,不是别人,正是刚刚还在叫嚣的李忠。
“武植,你觉得你能活着走出我的桃花山?”李忠还在嘴硬,扶着自己的身子,吐出了一口鲜血。
但是忽然寨外面传来了地动山摇的声音,正是山下的二百官兵赶到。
一个个身着铠甲,满身肃杀之气的士兵此刻纷纷弯弓搭箭,列开阵型,随时都要发起进攻似得。
“两位当家的,为了两个女人,不至于让这么多兄弟都陪葬吧?”武植戏谑的一笑,他心里断定这两人不敢拿这么多年积累的基业来和自己赌。
“多谢好汉相救,李清照感激不尽!”武植走上台前,守卫二女的士兵根本不敢轻举妄动,只得任由这个连续打败自家两位当家的男人把两位如花似玉的美人带走。
李清照的浑身上下都透露出一股知书达理的味道,身材略微有些消瘦,但是丝毫掩盖不住她绝美容颜给武植带来的震撼。
旁边略小的小公主赵璎珞此刻瞪大眼睛,一动不动的盯着刚刚在下面大杀四方的武植。
“这位是?”武植面对两个美人打量的眼神有些遭不住,于是只得转移话题开口问道。
“我叫赵璎珞,今天谢谢你救我,你愿意来临安给我当驸马吗?”谁知少女开口便是虎狼之词,直接就要招武植当驸马了。
但是想来也可以理解,毕竟武植刚刚单枪匹马就在满是贼人的土匪窝里面把自己救下,而且嫁给武植这样魁梧英俊的男人,也总好过被那丑陋的土匪玷污。
“呵呵,此事日后再议,两位,我们还是先离开这里吧。”武植也没想到自己还救了一个公主,不过此时的当务之急是赶紧走,不然等到这些土匪回过神来要和自己玩个玉石俱焚,那自己可就得不偿失了。
这时候武松也冲上台来,将两个如花似玉的美人护在身后,然后一步一步的退至寨外。
周通和李忠二人也想阻拦,但是瞅了瞅外面蓄势待发的二百多官兵,想了想,也的确不能因为两个女人贸然和官府开战。
武植看着一步三回头的两个女人,顿时间气不打一处来,“快走啊,两位,还想被抓回去做压寨夫人吗?”
二女这才匆匆跑出寨外,在官兵的团团簇拥之下下山而去,其中白胜看到一把把盖头丢开,现在还穿着大红嫁衣的李清照和赵璎珞,那可谓是一股无名邪火就涌上心头。
众人一路走到孙二娘的客栈才停下休息,终于逃脱风险地区的李清照也是拉着赵璎珞朝着武植行礼,“此番多谢恩公搭救,我们无以为报!!”
这不行礼不要紧,一行礼可把武植给狠狠吓了一跳,面前的其中一人可是王朝的公主。
而且根据武植的记忆,赵璎珞赫然就是宋徽宗也就是现在的皇帝最为宠爱的一个小女儿。
自己敢接受她的行礼?哪怕是有十个九族也不够皇帝诛杀的。
于是武植诚惶诚恐的扶起二人,大义凛然道:“行侠仗义本就是我辈男儿份内之事,公主殿下和这位姑娘不必行此大礼!!”
武植当然没卑微到直接见了公主就下跪,依旧不卑不亢的站立在二女面前。
“你怎么知道我是公主?”
“你刚刚不是还说要我当驸马。”
“那你为何不向本公主行礼。”
“你刚刚还叫我恩公来着。”
“那你愿不愿意来当驸马。”
“。”
一来二去的,武植竟然被这个伶牙俐齿的小公主噎的说不出话来,只得无奈的扭头看向一边。
而李清照看着二人斗嘴的画面觉得有趣,一时间也是笑颜如花,露出一弯浅浅的小酒窝。
“恩公,小女子名为李清照,不知恩公尊姓大名。”李清照轻轻开口,声音宛如天籁,传入武植的耳朵。
好家伙,这位也来路不小啊,武植记得自己上初中的时候还背过面前这位美女的词,没想到真让自己见着了大名鼎鼎的古今第一才女李清照。
但是武植依旧装作波澜不惊的模样,淡淡的摆了摆手,“在下名叫武植,说起来二位肯定不知道我的名号,但是李小姐之才,在下可是仰慕许久啊。”
李清照一听仰慕二字,顿时间一张俏脸已经羞红,作为足不出户的大家淑女,平时见着的男人屈指可数,如今见着了英俊潇洒的武植,竟然一时间有些心动。
但是毕竟是李清照这等人物,很快就适应了过来,“恩公身在清河,如何能知道小女子的名号?恩公当真是说笑了。”
“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知否,知否,应是红肥绿瘦。”武植轻轻地开口,一首李清照的千古名诗脱口而出。
而对面的李清照此刻也眼睛瞪的老大,十分震惊的看着武植,没想到这还找到了一个能看懂自己词的男人。
“恩公当真读过小女子的词?当时是稀奇。”
“李小姐的词,让人听后如沐春风,在下早就想一睹芳容,没想到此番歪打正着,还真的能见到李小姐本人。”
“不知李小姐是如何看待唐诗和宋词的区别。”
“小女感觉各有各的好处,说不上孰强孰弱。”
于是二人就在原地研究起了诗词,从唐诗,一直到刚刚开始的兴起的宋词,二人大有相见恨晚的感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