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章 听府试江南贡院
明朝时期,一共有两位学子考了个大满贯。
商辂(lu),黄观。
可想而知,想要考一个大三元,该有多难。
“江浦县隶属于应天府,也被称之为南直隶,府试的地点就在这江南贡院之中。”
“所以,想要参加府试,就必须要前往应天府的贡院参考。”
“这一来一回,最少需要……。”
丁夫子首先讲解了府试的考试地点,然后就是一来一回的时间。
其实,这些也都不算什么。
重点在于什么呢?
在于花费!
从科举制度推行到现在,学子们参加科举考试那都是他自己的事情,一切费用都应该有他自己承担。
所以,这也是为何说十年寒窗苦读。
因为读书不管是在什么时代,都是一项高消费。
从江浦县到应天府其实并不是很远,一江之隔,到了码头,坐船过去,很快就能到达。
这也算是唯一的优势。
若是那些距离府城贡院比较远的,想要参加一个府试,都可能需要好几年才能把盘缠凑齐。
府试也只需要报名就可以了。
不需要报名费。
当然,也要有一个资格审查,身份清白的人,才能够参加府试。
也和县试一样,是需要秀才担保的。
除此之外,府试连考三场,一共是四天的时间。
考试科目,分帖经、杂文、策论三场,分别考记诵、辞章和政见时务,共录五十人,分甲、乙两等,前十名为甲等。
卯时一刻,贡院开门,考生在执灯小童的带领下分别进入四个考场,又在门口再次接受军士的搜身检查后,才能进入考场,并且按考引(即准考证)寻到自己的位子。
这次考试除考引外,考生任何一物都不准带入,笔、墨、特用纸张等都由考场提供。
头两场各考一天,第三场策论需考两天,过夜的棉被也由考场提供,每名考生都被隔开,各占一席之地。
也就是说,进入考场之后,就不允许出来了。
就算是前面两场提前交卷了,也不允许出来,只能在里面坐着,又或者是躺着。
等到三场都考完了,交了卷,才能被带离考场。
要求通三经以上。
《孝经》和《论语》为必选。
大经的《礼记》《左传》可选一,也可都选。
中经的《诗经》《周礼》和《仪礼》可选一经或二经。
小经的《易经》、《尚书》、《公羊传》和《毂梁传》可选一经,按指定段落默写。
一天里可休息三次,有人会送来饭食和清水,要入厕的,也有人专门引导并监视。
想要交卷,只要拉动身边的小铃、就会有两人过来糊名,将考卷放入专用匣内。
最后一场考完,交了卷,还会收走一切物什,考生即可离开。
帖经考的就是学子们的记忆力以及书法。
记不住的,只能回去再继续死记硬背。
书法写的不好的,也要回去继续练习书法。
所以,明朝时期的读书人,书法都是小楷,能够让整篇文赋看起来,字迹十分规整。
杂文和策论就比较难了。
完全就是要由考生自由发挥。
却又要按照八股取士的八股文写法来写,不能过于天马行空。
这就有一定的难度了。
一上午。
丁夫子讲述了府试的规则,还有一些不成文的规定。
除此之外,还有一些需要考生们注意的细节问题。
给顾青的感觉,就好像是又回到了当年考公的时候,报的培训班,在上培训课一样。
“《孝经》和《论语》为必选的经文。”
“所以,在接下来的一段时间中,你们必须要能够熟读会背,还要选择自己熟悉的经文进行复习。”
“以免到时候真的上了考场,见到了主题之后,却又忘记了内容。”
“府试和县试不同。”
“就算是你们真的忘了其中的内容,也不必慌张,更不必着急,沉着冷静,不要因此而影响到了你们的杂文和策论。”
“杂文和策论写好了。”
“你们依然还有机会可以过府试。”
“明白吗?”
顾青等人高声呼道:“明白!”
丁夫子点了点头。
等到他离开了学堂之后。
小胖墩金成文直接就身子一垮,趴在了桌子上。
“好难啊。”
“顾青,你说,为什么要由科举考试呀?”
“我最讨厌考试!”
顾青一边收拾着东西,一边回道:“科举对于大部分人来说,是他们出人头地、安身立命的一个机会。”
“若不想世世代代都是面朝黄土、背朝天,唯有科举可助人过上更好的日子。”
金成文觉得自己家好像并不缺钱,也没那么的苦。
他为何还要参加科举考试呢?
“可我……又不种地,家中也不缺钱呀?”
顾青看着金成文,说道:“你还未曾成年,你的那些钱,是你爹挣来的,不是你挣来的。”
“你爹能够给你一时的金钱,却无法给你一世的金钱。”
“所以,最后还是需要你去谋生。”
金成文眨巴着眼睛,想了想,觉得好像是有一些道理。
爹终有一天也会变老,自己有一天也会长大。
自己长大了,爹老了。
爹就不能再给自己钱花了,就需要自己挣钱。
“唉,我又不想长大了。”
小小的脑袋,大大的烦恼。
顾青收拾好了之后,走去食堂吃饭。
路上,吴显、徐杰等人也一起,开口道:“不愧是县案首,你说的那些道理,真的能让人拍案叫绝。”
“给的了一时的金钱,给不了一世的金钱。”
“顾青,我有时候就在想,你这脑子到底是咋长的,咋就这么聪慧呢?”
顾青耸耸肩,摊手道:“没办法,笨鸟先飞,天赋不够,努力来凑。”
吴显、徐杰等人一愣。
好家伙。
又是一则金句啊。
天赋不够,努力来凑。
几人互相看了一眼,颇有一种,大家干了的意思。
吃完了饭。
又是看书的时间。
顾青和吴显等人回到学堂,刚坐下,就见到门口站着一个人。
“顾青,你哥来了。”
顾青听到徐杰的提醒,抬头一看,还真的是顾学州。
便起身走了出去。
“二弟,我,我,我有问题想要向你请教。”
顾学州支支吾吾说出了自己的来意。
顾青一听,直接道:“你说吧。”
顾学州能够主动问他问题,就说明那两巴掌打的还是值得的。
顾青当即说出了自己的看法,指出了《大学》一书中,有几句话的意思,注解的意思。
顾学州连连点头。
又问了五个问题,收获不少。
离开学堂的时候,顾学州的神情看起来,似乎轻松了一些,也有了一些自信。
顾青不知道他是怎么相通的,又有着什么样的觉悟。
只要是自己这位便宜堂哥能够主动来问他问题,继续勤奋好学,人还没有到了扶不起来的那种地步,就行了。
到了下午。
丁夫子则是开始讲述府试的杂文该如何写。
同时,也在准备着,带着顾青等人前往应天府报名府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