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
0.1 本书的框架体系
本书的框架体系如图0.1所示。第一个维度是AI与项目管理三大思维(新本质思维、新创新思维和新智能思维)融合的独特思考,即AI赋能项目的独特思维。第二个维度是AI对于项目管理四个角色(决策者、管理者、骨干者和执行者)的独特价值体现,即AI赋能群体的独特价值。第三个维度是AI在项目管理八个核心领域的独特场景应用,即AI赋能领域的独特场景。
图0.1 本书的框架体系
0.2 第1单元解读
从AI赋能项目的独特思维角度来说,本书的思路如图0.2所示。项目要做到四点对齐,就是在项目的起点、终点、卡点和赛点,通过运用三类思维,即秉承项目价值创造的新本质思维,跳出框架拥抱变化的新创新思维,以及融合让项目管理更智能的新智能思维,最终取得四类聚焦的效果,实现项目的成功交付。
图0.2 AI赋能项目的独特思维
在探讨项目管理的新本质思维与新创新思维之前,我们有必要对《PMBOK®指南》的两个版本进行一番比较。《PMBOK®指南》(第6版)主要侧重于项目管理过程,即一系列定义明确的步骤和活动,旨在指导项目从开始到结束的每个阶段。然而,随着项目管理实践的发展,《PMBOK®指南》(第7版)已经做出了重大转变,从基于过程的模式转变为基于原则的模式。这种转变意味着项目管理不再仅仅依赖于固定的流程,而是更加注重灵活性和适应性,以原则为指导,更好地应对复杂多变的环境。《PMBOK®指南》(第7版)提出了12个项目管理原则,这些原则旨在为项目管理者提供一个更为灵活和适应性强的框架,以支持他们在不断变化的项目环境中做出明智的决策。对这些原则的分类可以参考表0.1,它们代表了项目管理思维的最新发展,强调了持续改进和适应性的重要性。通过这些原则,项目管理者可以更加有效地引导项目团队,确保项目目标的实现,同时保持对新兴挑战的敏感性和响应能力。
表0.1 《PMBOK®指南》(第7版)中项目管理12个原则的分类
至今,《PMBOK®指南》还没有系统地阐明项目管理的底层逻辑和方法论。《PMBOK®指南》(第6版)主要讨论了工具和过程。然而,在不理解底层逻辑和方法论的情况下,只知道有哪些可用工具,就像种花不清楚种子的生长规律、土壤特性一样,只会机械地使用工具,容易选择错误的花盆、土壤和水源。从项目经理个人的层面来看,我们发现尽管很多人拥有PMP®证书,但在日常项目管理中很难实践学到的理论知识,项目也常常弄得一团糟;从企业组织的层面来看,许多中小企业也开始重视精细化管理,向管理较为成熟的公司取经,但学习华为、阿里巴巴、腾讯等企业的成熟管理经验后,却苦于无法将其应用到本企业实践中。
这些问题的根本原因在于只学习了“器”的层面,而没有真正理解“道”“法”“术”。因此,机械地复制并应用这些经验的效果不佳。基于以上问题,我们有必要着重讨论项目管理的“道”和“法”。显然,《PMBOK®指南》(第7版)也意识到了这个问题,添加了项目管理12个原则。这些原则更偏向于“道”的层面。
项目管理的“道”“法”“术”“器”如图0.3所示。
图0.3 项目管理的“道”“法”“术”“器”
项目管理的“道”就是分析问题的思维及解决问题、实现价值的能力,属于本质层面,具体步骤包括准确定位问题本质,抓住导致问题出现的核心原因,并建立解决问题的思路框架和思维模型。
项目管理的“法”就是项目管理的方法、规章、流程、制度,属于方法论层面。例如,瀑布开发、敏捷开发等都是软件项目领域常见的开发方法。还有一些框架如Scrum、SAFe®和IBM RUP,它们不仅提供了项目运作过程,还提供了详细的行为指导和实践指南。另外,PMP®五大过程组和十大领域对项目管理知识进行了结构化梳理,并提供了最佳实践方法。这些方法可以为项目经理提供参考,确保项目管理工作规范、有序。
项目管理的“术”就是具体项目管理实操的经验与实践,属于实操层面。每个项目都有其独特的特点,项目经理需要在掌握组织项目管理制度的基础上,根据项目的特点制订合理的项目计划。这包括项目交付策略、干系人沟通技巧、需求提交和变更管理机制,以及风险识别和管理策略等。公司的项目管理办公室(Project Management Office,PMO)会制定组织层面的项目管理制度,然后由项目经理根据该制度进行项目管理活动的过程裁剪。
项目管理的“器”就是在项目管理工作过程中能帮助项目经理更高效地管理项目的工具和管理技巧,属于工具层面。常用的工具包括Jira、看板、Confluence、Xmind、Excel和甘特图等。常用的技巧则包括及时记录会议纪要、跟踪会议待办事项、构建项目管理知识库、组织每日站会、与相关人员及时沟通,以及灵活使用线上协同办公工具等。
本书认为,AI工具只是一种“器”,AI工具的使用技巧是一种“法”,但是要想真正掌握AI工具的使用技巧,就要明白背后的“道”,也就是思维。本书介绍的思维有以下三类。第一类是项目管理的新本质思维。我们学习的《PMBOK®指南》内容来源于美国项目管理协会(Project Management Institute,PMI),美国人使用的这一套方法背后其实是有思维模型的,我们不仅要学其中的“法”,更要深刻理解背后的“道”。遗憾的是,很少有人讲解其背后的“道”。本书的鲜明特色之一就是基于作者20多年的项目管理培训咨询和实际项目管理工作经验,尝试分析《PMBOK®指南》背后的“道”。
第二类思维是项目管理的新创新思维,这些思维不是来源于《PMBOK®指南》,而是来源于作者自身的经验。我们发现很多项目管理的难点问题不仅要用到项目管理的知识,而且要用到更广泛的企业管理学的知识,因此称为项目管理的新创新思维。
第三类思维是项目管理的新智能思维,总结了对AI提问的各种方法,并提出了AI在项目管理中的主要应用方向,包括点状思维、逻辑思维、结构思维、模型思维等。
0.3 第2单元解读
AI赋能四种角色的独特价值如图0.4所示。对于决策者,AI可以帮助他们进行高质量决策,让决策者更聪明;对于管理者,AI是极简指挥棒,让管理者更精准;对于骨干者,AI帮助他们从乱战中突围,让骨干者更突出;对于执行者,AI是工作百宝箱,让执行者更高效。
图0.4 AI赋能四种角色的独特价值
0.4 第3单元解读
在前两个单元的基础上,我们会发现AI技术与项目管理这个领域的适配性及应用度非常高。项目管理的目标性与过程性、一次性与变化性、理论性与实践性的混合特征,为AI技术的应用提供了丰富的场景。这也是本书的初衷,通过多个AI赋能的项目管理实战案例与场景,为读者提供一种沉浸式、交互式的阅读感受。
本书针对高频难点问题,从三个角度(项目管理新本质思维、新创新思维、AI应用)提出解决思路。以目标管理章节为例,如表0.2所示。
表0.2 目标管理章节高频难点问题及解决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