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章 死队友不死贫道
张翼也赶紧站出来谢罪,“某实不知族中之人如此不晓人事,某有过。”
见他知道主动承认错误,大家伙还觉得他还是有救的,况且在座的没有一个是傻子,都明白这件事情其实跟他本身是没关系的。
锦衣卫都出动抓人了,那就说明这件事情很大。
况且鹤庆侯的那个族人要是在诏狱里面随便攀咬,就能兴起一场大案,开国不久之后的三起大案已经说明了问题。
又是在这敏感时期,不由得他们不把精神紧绷起来。
傅友德挥挥手让他坐回到原位上去,然后道,“当前局势大家都明白,对我淮西武将来说到了至关紧要之时,大家不要一味内讧一致对外方是正理,储君未定,任何事都会引起动荡,今天只是一件小事,可这件小事也能掀起大案,我等需早做打算才是。”
要不怎么说政治无小事呢,其实他们都误会了,锦衣卫之所以出动是为了给朱雄出头。
谁让那个胡志亮的恶奴欺负百姓,被朱雄他们撞见,那个恶奴更是自报家门,说是有大理寺的关系。
朱元璋最厌恶的就是这种事,所以才下令锦衣卫彻查。
而锦衣卫查到了这个张翊不是什么好东西,又在胡志亮家中碰到张翊跟胡志亮之妻乱搞,那当然是要把他给搞臭让皇帝朱元璋满意。
可谁能想到这个张翊也不是个普通人,居然跟鹤庆侯有关系,于是在这么一个节骨眼上,所有人都以为这是皇帝想要敲打淮西派。
而这个信号一旦释放出去,就会引起很多不必要的误会,尤其是在储君未定的情况之下,更会被解读成皇帝是要立与淮西派没关系的朱允文为皇太孙。
按照往常来讲,就算这个张翊跟鹤庆侯有什么关系,那也是那个张翊自己的事情。
淮西派这边只要跟太子殿下汇报,然后写个服辩折子,太子那边就会帮所有人给摆平,可如今太子过世,即便这个张翊的事跟鹤庆侯没关系,那些文官也会牵强附会的弹劾。
所以傅友德说道,“你现在要做的是赶紧写一份服辩折子,在文官没有弹劾你之前赶紧承认自己的过错,也别急着撇清自己的责任。
“就算陛下要惩治,也得先忍着,懂吗?”
鹤庆侯即便满心的不甘心,那又能怎么办?只能怪自己的这个族人不争气,当初他也是想着一人得道鸡犬升天,自己的身边多围一些族人,有什么事也更好随机应变。
可哪想到这个族人会如此的不争气,也就只能长叹一口气:“谨遵国公爷吩咐。”
接着宋国公冯胜说道:“现在朝廷上上下下都在盯着咱们,咱们这些人得约束好子侄家丁,不要在这节骨眼上出过分之事。
“就比如今日这事,闹得全京城沸沸扬扬,明显是陛下打压咱们淮西派。
“这件事也别说是鹤庆侯的责任,咱们淮西派得一荣俱荣一损俱损,尤其是在这关键节点上,谁要是敢在这时候出岔子,那就是自绝于整个淮西派,届时我们不仅不会挽救,反而要断尾求生,诸位可明白?”
话说的这么严厉,大家伙也知道这件事情有多么的严重正如宋国公冯盛说的那样,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关键节点上一旦出了什么事,所有人都会撇清责任。
傅友文在这个时候站出来了。
本来他只是想要询问一下自己的族兄傅友德,关于户部尚书给自己挖坑这件事怎么解决。
可现在看到出了这么个事,陛下都开始打压淮西派了,那就没必要藏着掖着,还是得赶紧试探出一个态度来。
即便自己可能会因为这个态度被打压一番,最多也是被贬官外放到外地去,那也好过跟着整个淮西派一起被葬送来的轻一点。
要不怎么说官场真是无情之地,即便傅友文是靠着族兄傅友德的关系才混到了今天这个位置。但是看到眼前的状况,傅友文心里面已经有杆秤了。
看起来陛下对淮西派不满了,打压淮西派是迟早的事,如果能借这一次事件调离中枢,说不定将来也不会被连累得太惨。
他站出来之后,对着在场的公侯们先一一行礼,“这次我前来,主要也是关于储君一事。”
大家的目光又都集中在了他的身上。
只听傅友文说道:“按照原来的计划,诸位公侯应在四月份便到九兵重镇署理地方卫所,可因太子殿下过世一事一直耽搁到如今。
“这件事,虽与立储君风马牛不相及,但却能试探出陛下的态度来。
“既然如今陛下对我淮西派不满,咱们就以此事来试探陛下到底是只是稍微打压我们淮西派,又或者已经对咱们淮西派有了清理的打算。”
在场的都是些武将大佬说听他说的绕来绕去,定远侯王弼就说道:“你有话就直说。”
傅友文赶紧对着定远侯拱手行礼表示抱歉,然后说道,“户部曾为诸位公侯前往后九边署理卫所准备了一批粮草,可因太子殿下薨逝此事被耽搁,未与兵部交割,咱们可以拟一个条陈给兵部,让兵部去询问陛下诸位何时离京。
“如果陛下拟准诸位离京,便说明陛下欲立皇孙允炆为皇太孙,反之则是想立皇孙允熥为皇太孙,不知诸位觉得我这般说有没有道理?”
傅友文这么一说,大家眼前一亮,还真别说他的这个办法,说不定真能试探出皇帝的态度,到时候也没必要像现在一样,遇到什么事就一惊一乍。
而傅友文这个人也是相当聪明,没有说这是户部尚书给自己挖了个坑,只说这是自己的主意。
成了,在淮西派这边他算立了一个大功。
败了,那本来也是赵勉给自己挖的坑,无所谓,他也是在死胡同当中找到了一条裂缝钻了出来。
傅友德跟冯胜对视一眼,下面的诸位公侯也小声议论,蓝玉在议论完后站了起来,“我觉得这是个不错的办法,既然大家都惴惴不安,还不如把这个马蜂窝给捅开了,是被马蜂蛰一身,还是尝到蜂蜜,就在这两说之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