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之宰执天下,截胡可卿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66章 上任

黛玉闻听兄长即将外任,唇角不由自主地向下弯去。...

一家团聚的温馨时光仿佛才刚刚开始,却又将面临别离?!

更令她心生忧虑的是,听闻兄长此番赴任,或许数载之内都难以归家重聚。

得知此讯,黛玉脸上的笑意瞬间消散,虽未出言挽留,但眼眶泛红,嘴角仿佛能吊起一只小油壶。只要林祥在家,而黛玉又无课业之扰,她便如影随形地跟在林祥身后,宛若一条甩不掉的小尾巴。

林祥见状,心中柔情涌动,几乎要融化:“我们多书信往来,你有何心里话,尽可写入信中,兄长亦会回信予你。黛玉,长久不见,你可会忘了兄长?”

“自然不会!”

黛玉无奈接受现实,郑重承诺:“我定会给兄长多写信的!”

与黛玉的愁绪相反,荣国府的贾宝玉在任命下达后,心中却暗自窃喜。他对林哥哥亦有好感,林哥哥俊朗非凡,只是给他的压力实在太大。

家中长辈时常拿他与林哥哥比较,敦促他勤勉读书,以期能高中状元。如今林哥哥离京,时间久了,家中或许便不再将他们相提并论,他也能稍稍松口气。

而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贾政,他被这位外甥比得颜面扫地,将自己关在书房中,数日不愿见人。

待他终于走出书房,便开始询问老太太元春在宫中的境况,接着又向王二太太打听,能否请王子腾再想办法。

王二太太同样深受打击。

她比不过贾敏也就罢了,竟连她的儿子也望尘莫及!她之前已找过二哥谈及元春之事,二哥只说知晓了,便再无下文。如今她打算再次找二哥,看是否有其他途径可寻。

贾赦得知贾政书房闭关多日后,突然放声大笑,吓得旁边为他斟酒揉背的侍妾一颤。随后,贾赦便命人传信给贾琏,让他休沐日回来与表弟增进感情。

林祥此去,归期难定,他们的关系必须维系好。

贾琏无需吩咐也会如此,更何况他不仅贾政受到刺激,贾琏同样心有不甘。他与林祥同年同月不同日生,如今却天差地别。他仍在为秋闱苦读,而表弟已是朝廷五品官员。

虽说五品官在京中不算显赫,但在地方上,却无人敢小觑。

若非贾琏已决定参加下一次秋闱,必须专心备考,他真想随林祥一同前往,增长见识。然而现实不允,若随表弟前往霖海府,他至少得耽误一两个月,这是他无法承受的。

崔玥得知消息后,心中焦急。她刚想好要为林祥绣制何种荷包,选好料子与丝线正欲动手,他却要离京赴任了!

时间紧迫!

思索片刻,崔玥取出一个即将完成的青竹荷包。这本是她为大哥准备的生辰礼物,只差最后收尾。如今,她决定将其赠予未婚夫,大哥的礼物日后再做。

只送荷包显得太过单薄,于是她前往父亲的书房,打算挑选一些霖海府及其周边的游记、典籍或相关邸报,一同赠予他。

崔二郎看着女儿抽出的那一叠书籍,不禁倒吸一口冷气。这些书虽非罕见孤本,但女儿这简直是要把他的书房搬空啊!一次性拿走这么多!

其中有些书籍虽非孤本,但在市面上也极难寻得,多为藏家所珍,价值不菲。

崔玥见状,脸上泛起一抹绯红,但手中的动作却未曾停歇,“爹爹,人家赠我诸多礼物,我若仅以一荷包相报,实在太过寒酸。爹爹放心,待您生辰之时,玥儿定为您绣制一新荷包,您现今这个已略显陈旧。”非是她不愿即刻动手,实是手速有限,难以加快。

崔二郎长叹一声,无奈地点了点头,心中暗自嘀咕,一个荷包便换走了他如此多的藏书,实在是亏大发了。

他细细审视了一番,从中抽出两本书,“这两本需让人抄录一份再送,我此处仅此一本,若送出,我便无了。”

崔玥乖巧应道:“是,爹爹!”

当着崔玥的面,崔二郎与四公主均未流露出太多忧虑。然而,当两人独处时,他们相视一眼,彼此的担忧尽在不言中。

林家曾承诺,林祥四十无子方可纳妾。他在京城时,身边有无他人,他们轻而易举便能知晓。但他若远赴外地,万一耐不住寂寞,有了他人,他们在此也是鞭长莫及。更何况,如今赐婚圣旨已下,他们的女儿势必要嫁入林家。倘若林祥日后反悔,他们也是束手无策。

四公主轻声说道:“林家一向口碑良好。”此时此刻,也只能选择相信他们的承诺了。不过,该打听的还是要打听清楚。他此番赴任,若带了年轻貌美的大丫鬟,那情况便不容乐观了。...

而林家这边,也确实在为此事烦恼。全然不带女眷前往,诸多不便。总有些场合需要女眷出面。因此,赵嬷嬷将随林祥前往任上。至于贴身丫鬟,之前未曾有,现在亦无。

他院中贴身服侍的皆是小厮,且多履行书童之职。林祥自幼便不喜他人过多帮忙,林家人对此早已习以为常。因此,贴身照顾的大丫鬟并无,但心灵手巧的仆妇、厨娘、干杂活的小丫鬟还是要准备的。

再加上必备的管家、管事等,林府的家生子们皆蠢蠢欲动。

林府主子稀少,老爷重用的皆是老资历、老面孔。他们难以接近,跟随少爷外地上任便成了出头的好机会。因此,竞争异常激烈。不过,最关键的人选林祥已选定,他决定带杨二管家前往。杨二管家也欣然同意。他在此处受林大管家压制,跟随大少爷赴任,他实则便是大少爷的大管家了。

杨二管家深知林祥的性情与习惯,在挑选丫鬟时,丝毫未考虑那些容貌出众、心怀异念之人。甚至连自己的女儿都未选上,还因此被妻子责骂。

骂便骂吧,他听着,却坚决不改。若真带女儿前往,女儿在大少爷身边久了,万一生出不该有的念头,他辛苦积攒多年的颜面便要毁于一旦了。

他叮嘱妻子:“女儿已十五,你若有合适的便与儿子商议,真的好便定下。若未寻到好的,也无需着急,我也会为女儿留意。”

他的女儿不愁嫁,无需急匆匆地寻人出嫁。

日后女儿嫁人生子,或许还有机会成为大少爷所生子女的奶娘。

因路同知需守孝,林祥并未过多耽搁,带了部分人手轻装简行,先行出发。离京一段距离后,他与护卫们又重拾旧业,改头换面,化作商队前往目的地。

另一边,霖海府某处宅邸中,路同知在书房内忍不住长叹一声。究竟会是谁来接任他的位置呢?

若非父亲突发急病离世,他真不愿就此让出这来之不易的职位。

尽管这个念头显得颇为忤逆,他却只是暗自思量,未曾吐露半句。旁人见他忧心忡忡的模样,反倒称赞其孝心可嘉,这成了路同知心中唯一的慰藉。在文官圈子里,声誉的重要性自不待言。

他已在五品官阶上徘徊多时,担任霖海府同知也已是第四个年头。头三年里,他这个同知被上司钱知府边缘化,手中几无实权。直至钱知府因痹症加剧,不得不卧榻休养,他方在一年前真正执掌了同知应有的权势。

钱知府不仅痹症缠身,更有其他顽疾,生命已所剩无几。尽管知府府上对此秘而不宣,路同知却已洞悉。自此之后,他愈发勤勉,以期能更上一层楼。

他仿佛已经看到了晋升的曙光。

然而,这千载难逢的机会却又从他指尖悄然溜走。待他守孝期满,上头无人提携,未来何去何从,实难预料。

前路茫茫,他怎能不忧心忡忡?

路同知的忧虑并非个例,府衙中的通判同样心绪难安。

倘若同知能够晋升知府,他亦有望接任同知之位。如今这希望却如泡影般破灭,且新来的上司身份未明,是出身寒门还是世家子弟?性情如何?是否会贪婪无度?

此地远离京城,通判在京中又无人脉可探听消息,只能暗自祈愿自己好运连连。

通判心情沉重,霖海府的县令们也同样愁眉不展。

霖海府下辖六县。

其中两县地处偏远,依山傍海,土地贫瘠。另有两县多山,地形崎岖。剩余两县则土地肥沃,物产丰富。而霖海府便坐落在这两大富县之间。

邬海县,一个下县,其县令乃今年新科进士楼崇魏。他初来乍到,虽县境条件一般,但他已颇为满足。此地不算偏远,比起边疆之地,已是天壤之别。他耗尽家财,又动用了人情,才换来这个职位。

他刚到不久,对即将换任的上司心存顾虑。但他与现任同知并无多少交集,因此相对较为镇定。只是他也渴望了解未来上司的情况,于是修书一封,托在京城的同窗打听消息,之后便静待佳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