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聚宝盆,一分钟一两银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35章 天竺草

“诸位爱卿,除了天竺草之外,可还有其他良策?”

刘辩强打精神,再次问道。

太尉杨彪出列奏道:“陛下,臣以为,当务之急是减免赋税,以缓解百姓压力。”

刘辩点头道:“太尉所言甚是,准奏!此外,朕决定拨款赈灾,同时鼓励富商捐款捐物。”

“陛下仁慈!”

众臣齐声高呼。

……

袁府,袁媛一袭碧色罗裙,莲步轻移,走进正厅。

“爹爹,女儿回来了。”

她脆生生地唤了一声。

袁隗正襟危坐于上首,手中握着一卷竹简,眉头紧锁,似有心事。

“媛儿回来了?今日铺子的生意如何?”

他放下竹简,慈爱地问道。

袁媛将手中的锦囊递给下人,走到袁隗身旁,轻轻为他捏着肩膀。

“回爹爹的话,今日生意还不错,只是……”

她顿了顿,欲言又止。

“只是什么?”

袁隗关切地问道。

“只是女儿在回来的路上,听说宫里传出消息,说是少帝鼓励富商捐款,解救那些受灾的百姓。”

袁媛小心翼翼地说道。

袁隗闻言,捋了捋胡须,沉吟片刻。

“哦?竟有此事?”

“千真万确。女儿亲耳听铺子里的伙计们议论的。他们还说,不少富商都开始筹备捐款事宜了。”

袁隗眼中闪过一丝精光。

“既然如此,我们袁家也应当出一份力。媛儿,你去账房支取五千两白银,明日一早,送往灾区,以解百姓燃眉之急。”

“五千两?爹爹,这会不会太多了些?”

袁媛有些惊讶。

袁隗摆了摆手。

“不多,不多。我袁家世代簪缨,如今百姓遭难,我们更应该尽一份绵薄之力。更何况,少帝仁慈,体恤百姓,我们更应该以身作则,带动其他富商,共襄义举。”

袁媛见父亲心意已决,也不再劝阻。

“女儿明白了,这就去安排。”

袁隗看着女儿离去的背影,欣慰地点了点头。

他起身走到窗前,望着远处渐渐西沉的落日,心中暗道:“少帝年幼,却能心系百姓,实乃大汉之福啊!我袁家定当竭力辅佐,助他成就一番伟业!”

……

董卓府内,金碧辉煌,与洛阳城外灾民遍地,饿殍载道的景象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董卓斜倚在虎皮交椅上,满脸横肉的脸上,眉头紧锁,显得有些不耐烦。

“这小皇帝,最近名声渐长啊!”

董卓瓮声瓮气地说道,语气中带着不满。

贾诩身穿一袭青衫,羽扇轻摇,一副波澜不惊的模样。

他微微一笑,说道:“明公不必忧虑,这不过是些虚名罢了。待到时机成熟,我等自可取而代之。”

一旁的郭汜却急躁得多,他粗声粗气地说道:“我看这小皇帝就是个绣花枕头,中看不中用!不如我们散布谣言,就说这旱灾是天意,是因为少帝昏庸无能才导致的!”

贾诩闻言,眉头微皱,轻摇羽扇,说道:“此计虽妙,但恐适得其反。如今民心向背,我等若是轻举妄动,反倒会落人口实。”

董卓却对郭汜的提议上了心。

他大手一挥,说道:“郭汜,就按你说的办!散布谣言。记住,做得隐秘些,别让人抓到把柄!”

郭汜一听,顿时喜笑颜开,连忙应道:“是!末将这就去办!”

说罢,便兴冲冲地退了下去。

贾诩见状,心中暗自叹息,却也无可奈何。

他知道董卓生性多疑,刚愎自用,一旦决定的事情,很难更改。

如今之计,只能走一步看一步了。

贾诩待董卓与郭汜走后,悄悄来到宫中,求见少帝。

刘辩正在批阅奏章,听闻贾诩求见,心中颇感意外。

“贾诩?他来做什么?”

刘辩沉吟片刻,说道:“宣他进来。”

贾诩走进御书房,躬身行礼。

“臣贾诩,参见陛下。”

“贾爱卿平身。”

刘辩放下手中的奏章,示意贾诩坐下。

“不知贾爱卿深夜前来,有何要事?”

贾诩并未落座,而是从怀中掏出一封书信,双手呈上。

“陛下,臣有密事禀报。”

刘辩接过书信,展开一看,脸色顿时大变。

信中详细记录了董卓散布谣言,污蔑少帝的计划。

“岂有此理!”

刘辩勃然大怒,将书信狠狠地拍在桌案上。

“董卓狼子野心,竟敢如此构陷朕!”

贾诩见状,连忙跪倒在地。

“陛下息怒!董卓权倾朝野,我等不得不小心行事啊!”

刘辩深吸一口气,努力让自己冷静下来。

他缓缓走到贾诩面前,伸手将贾诩扶起,语气温和地说道:“贾爱卿不必惊慌,朕知道你一片忠心。董卓狼子野心,朕早有预料,只是没想到他会如此迫不及待地动手。如今之计,我们只能先隐忍不发,麻痹董卓的警惕性,等待时机成熟再反击。”

贾诩抬起头,眼中闪过一丝赞赏,说道:“陛下圣明!臣也正有此意。董卓如今气焰嚣张,我们只能先示弱,让他放松警惕,然后才能找到他的破绽,一举将其击败。”

刘辩点点头,说道:“爱卿所言极是。朕会配合董卓的行动,让他误以为朕已经对他言听计从,从而放松警惕。这段时间,爱卿要多加小心,暗中收集董卓的罪证,等待时机成熟,我们再联络忠义之士,共同讨伐董卓,还朝堂一个朗朗乾坤!”

贾诩再次行礼,语气肯定地说道:“臣遵旨!臣定当竭尽全力,为陛下分忧!”

……

第二天,长安城的大街小巷都传遍了少帝无能,导致天怒人怨,不下雨,没有粮食的谣言。

百姓们议论纷纷,人心惶惶。

有的人相信了谣言,开始咒骂少帝,有的人半信半疑,静观其变。

百姓们聚集在城门口,议论纷纷。

“听说了吗?这旱灾都是因为少帝无能才引起的!”

“可不是嘛!少帝德行有亏,上天才会降下惩罚!”

“唉,真是可怜啊,这世道……”

“嘘!小声点,别被他听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