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章 姝婷推荐
目录的首席诗人那里,豁然写着许年两个字。
在许年两个字下,是一长串诗名,而王书海知道的那首《见与不见》就跻身其中。
这许年不是自己的学生许年的话,那还能是谁?
只是他不就寄了一首诗吗?怎么突然有十六首。
但很快他就明白过来,朱珊珊帮许年又寄了,难怪那天看到朱珊珊来找许年了。
王书海在目录里继续寻找,怀着极其忐忑的心情,终于在最下面,在众多的名字中,见到了自己的。
他写的一首诗被刊载了,寄了三十多首诗,被选中了一首。
王书海第一次在这样规格的期刊上中稿,本应高兴的,但他现在却心情沉重,怎么都高兴不起来。
有一个这样的学生,作为他的老师,压力很大啊。
王书海苦笑一声,开始看许年的诗。
十五首诗,看完得花一会,站得王书海腿麻,老谢本想给他一个凳子坐的,但怕打扰了他,也就没管。
读完了十五首诗,王书海脑子是空白的。
正当他准备合上时,陡然看到了四个字——姝婷推荐。
推荐放在最后,就是不想喧宾夺主,这是姝婷特意强调的,还说叶延冰不答应的话,她就不写推荐语。
姝婷的推荐很别致,是一首七八行的小诗和一段话。
不管是小诗还是那段话,都对许年的诗给予了极高评价,甚至有“这些诗是属于中国的好诗,许年是属于中国的最好的诗人”这样的字眼。
作为诗坛旗帜的姝婷竟然这么评价许年?
王书海的脑子嗡嗡的。
但很快他就告诉自己要冷静,不就是教了一个天才诗人学生吗?有什么了不起的。
“老谢,把《星星诗刊》再给我来十本。”王书海边说边掏钱。
“没有,我就进了二十本。”
“销量这么好的吗?”
“上一节课间时,你们学校的一个女老师来买了十本。”
“长什么样?”
“特别漂亮。”
王书海就知道肯定是朱珊珊。
“还有几本?”
“没了。”
“???”王书海无语道:“你进了二十本,别人买了十本,不是还剩十本?《星星诗刊》的销量啥时候这么好了?”
“那个漂亮女老师来买了后,又有另外几个老师来买了。这一本还是我特意给你留的呢,你这几天不是一直问吗?”
“……,明天再多进一点,我反正再要十本。”
老谢嘿嘿一笑道:“我准备再进五十本。”
“这么多?”
“我感觉你们学校还有人会来买。”
……
至于写推荐语的人,怎么由李平变成了姝婷,也有一番故事。
上周李平等诗人正好在成都办诗歌节,主编叶延冰就带着许年的诗去找了他们。叶延冰和这些人不仅是编辑与作者的关系,还是诗友,老友。
在1980年的《诗刊》青春诗会上,叶延冰和姝婷、顾成等人一同出道。
叶延冰信誓旦旦地说《星星诗刊》帮中国诗坛挖出了天才诗人。李平等人都不太信。
余坚道:“哪里有那么多天才诗人。”
韩冬也笑道:“这个时代,已经不会遗漏天才诗人了,只要真的是天才,发出的光芒必定能被人看到。”
叶延冰只好把许年的诗拿出,分发给众人。
几个大诗人看了后,呆愣许久,他们万没想到,还有人能把诗写得这么好。
最主要的是,十六首诗,首首都好,首首都达到了顶尖水平。
在座的几人,也没有谁敢说,自己的作品能选出十六首质量这么高的诗来。
如此实力,恐怖至极。
余坚也不得不叹服:“还真的有野有遗贤啊。”
李平是个性子沉静的诗人,这时也开口道:“今年若是办青春诗会的话,可邀这个许年来参加。”
青春诗会由《诗刊》社创办于1980年,基本上每年举办一届,是中国最具影响力的诗歌品牌活动,也是青年诗人正式亮相的舞台。姝婷、顾成、韩冬、余坚、叶延冰等著名诗人就是在青春诗会出道,名扬天下的。
见众人对许年的诗认可了,叶延冰便提出了题写推荐的请求,活泼的姝婷当即提出,由她来写。
她实在是对这些诗喜欢得很,爱得很。
见到姝婷提出写推荐,李平等人便没说话,反正他们几人,谁写都一样。
姝婷才华横溢,当场就写了一首小诗,并加了一段按语,写好后给众人看,众人一致赞同。
但李平将舒婷那句“这些诗是属于中国的好诗,许年是属于中国的优秀诗人”改成了“这些诗是属于中国的好诗,许年是属于中国的最好的诗人”
李平这样一改,众人愣了一下,然后纷纷鼓掌表示赞同。
年轻漂亮的诗人翟永洺看着那首《在古代》,陷入了沉思,这首诗她似乎很熟悉,像是在那里见过似的,她一直想写一首这样的诗,但总是情绪不到,无法实现。
现在好了,有人写出来了,她像是了却了一件大事,心头的躁动被抚平了,变得平静起来。
她很想亲自去认识认识这个诗人,和他聊聊。
“今年四月的上海诗歌节,大可以请这个许年参加嘛,大家也正好见见。”姝婷提议道。
叶延冰露出一脸为难的表情。
“不行啊,许年在准备高考。”
???
“许年还是个高中生?”众人的下巴都要惊掉了。
“他是我们社编辑温灵的大学同学的学生,正在读高三。”
“高三学生是怎么写出这么好的诗的?”
“骆宾王七岁能写诗,顾成19岁就在《BJ文艺》发表诗歌作品,兰波15岁就因写诗被赞赏,张早22岁被称为张镜中,济慈25岁前就写完了自己名垂青史的诗作。”李平笑道:“这说明什么?这说明诗人从来都是天才,而天才和年龄无关。”
对于李平的天才论,几人都很认可,因为他们自身的经历,就足以验证李平的天才论。他们写诗,不是后天学的,不是有人教的,而是天生就有的,只是有些人觉醒得早一些,有些人觉醒得晚一些而已。
这下,没有人再有疑问。
由于许年正在备战高考,几人一致同意,不打扰他的学习,也不突然出现在他学校去见他。
须知那年月的诗人可是很率性而为的,经常动不动就跋涉千里去另一个城市,而目的只是为了和诗友见上一面,说上一句话,或者给他朗诵一首诗,甚至可能就是因为意见不合,专门给他来一记老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