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温和地走进那个良夜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3章 《五十度有多灰》:初心如初恋 再也归不来

《归来》/2014年/中国大陆/109分钟

中国电影史上恐怕再也找不到一个影人,像张艺谋这样被高度符号化:第五代导演领军人物、大片导演……批评张艺谋这件事,不妨视为观众对那个曾经拍出中国原始、野性气质的老谋子,始终抱有某种期待。因此,《归来》从筹备到宣传、上映,都成了一则事先张扬的事件,片名寓意沉重,张艺谋能否借此重回文艺片老路,成了比影片更具悬念的猜想。

在影片引发的海量评论中,李安和斯皮尔伯格的加持格外醒目,李安是打通中西方文化语境方面最游刃有余的中国导演,而在商业大片中融入人文追求则是斯皮尔伯格的拿手好戏,《归来》涉及海外发行,请此二人观片,于张艺谋就有了终南求道的意味。张艺谋亦坦承自己在拍摄中有意识地学习了李安“父亲三部曲”中含蓄的处理方式,敲开奥斯卡的大门是张艺谋一直以来的情结,如何拍出纯粹的中国味道,在叙事元素和骨架上又为西方所接收,是《归来》和张艺谋共同面对的一个问题。张艺谋在西方获得重大声誉的电影,几乎都是借助浓烈、夸张的画面语言推销一种伪民俗式的中国奇观,有人分析《英雄》斩获北美票房冠军的理由就是“他的片子几乎不用看字幕”。《归来》回避了这些惯用手法,用一种写实、内敛甚至有些压抑的方式对观众进行情感唤起,却达到了惊人的“催泪”效果:李安被影片存在主义风格的结尾深深打动,斯皮尔伯格哭了一个多小时的段子更令人津津乐道。然而,张艺谋真的归来了吗?

《归来》其实已与《陆犯焉识》的原著小说相去甚远。严歌苓的讲述,将个体命运铺展在中国当代庞大而坚硬的底布上,检视人的灵魂可能抵达的高度,“翻手为苍凉,覆手为繁华”,芥子中可见须弥。《一个女人的史诗》如是,《陆犯焉识》亦如是,归来的陆焉识是作为一个人来审视这段历史的,并坚忍不拔地修复那些被绞杀掉的情感链条。电影只拍了这部460多页小说的后50页,视其为一部“作者电影”亦可自洽。

然而,如何裁剪一部剧本最能反映导演的世界观和价值观,《归来》这部电影,重点不在于张艺谋拍了什么,而是他没拍的那些部分。陆焉识由高级知识分子,到“文革”中被打成“右派”,夫妻反目、父子离心,有家难回,与亲人纵使相逢亦不识,背后的历史中国电影难以触碰。

相比之下,小说中的情节更符合现实逻辑:陆焉识和冯婉瑜并非电影中那么情比金坚,陆焉识对包办婚姻的妻子开始并没有什么感情,世家子弟出身和留洋背景决定了他婚前桃花不断,更发展出两段婚外情,他越狱的动机也比电影中复杂得多:苦难的折磨唤起了他心中朴素的情感,因为怕死掉以至于他迫不及待地想回家向妻子忏悔。平反回家后,儿子一直排斥和利用他,女儿丹丹对他的怨恨未能彻底和解,他成了岁月和政治拨弄下没有存在位置的无名氏。丹丹医学博士的身份在电影中被置换成了样板戏业余演员,她举报了父亲却没有跳成吴清华,也没能从事舞蹈事业,有一层因果报应的色彩。电影中最具戏剧张力的夫妻车站见面,剪辑漂亮、节奏紧张,是影片中点赞率最高的段落,恰恰让我看到了那个惯于渲染和抒情的张艺谋。小说中夫妻二人并未相认,但彼此都知道对方的存在,陆焉识远远观望家人后离去并自首。两种处理相比,高下立判。

张艺谋改变的不仅是小说的情节,更扭转了整部小说的精神气质。着墨于“归来”的角度固然刁钻讨巧,也将一幅波澜壮阔的浮世绘缩微成一则“如何唤醒脸盲症妻子”的喻世明言,整部影片退缩到“艰难爱情”的关键词之下,彻底架空了故事背后的历史重量。简化故事的同时也在简化人生,我们从电影中看到的图景和人性与我们所体验的现实图景和所内省到的人性世界往往存在巨大落差,作为一个有能力、有手段、有追求的导演,将一段恍如隔世的苦难用悲悯而诚实的视觉阐释呈现给世人,不仅是一种艺术知觉,更是一种道德责任,而张艺谋本人,想向我们索要的,也不止一场泪水奔涌的感动那么简单。

这阙精美而饱含抱负的归去来兮辞,用家庭情感消解历史,不做控诉,没有怨恨。将勺子藏在身后的陆焉识是张艺谋的分身自况,他在一种保守的叙事策略下放弃了对历史的清算,而对那些被侮辱被伤害的心灵,他也回避了影像正义应有的担当,那个无解又无力的结尾,显得格外残忍。一个充满了苦难与救赎的魔幻时代,留给了艺术家可以发挥和施展的空间,然而我们遗憾地看到,张艺谋与这个近在咫尺的历史机遇又一次擦肩而过。在这点上,他既没有超越冯小刚在《唐山大地震》与《1942》之间题材跨越的想象幅度,也未能超越他自己在《活着》中曾经抵达的深度。他对此亦有反省,《归来》之后,他与多年老友莫言对谈,如是表达了自己的惶惑与无力:“初心有如初恋,再也归不来。”

应该承认,《归来》是张艺谋最接近“人”的一部作品,情节上的裁剪纯化了故事的结构,使“人”成为影片的绝对焦点,读信、修琴、《渔光曲》……婉转写实的精神将细节舒缓地铺陈开来,又不失充沛的高贵和节制的深情,我们打开了内心,参与到主人公的命运中,也感受到张艺谋内心中流淌的一些东西,而这些东西在张艺谋的电影中已经缺席了太长的时间。演员的表演是影片最大的亮点,表演上的“放”不难,难的是“收”,演员大部分时间都只能由眼神、表情和小幅的身体语言来表演,因为情节容量有限,影片比适宜的时长多出了20分钟,全靠演员的表演才没有堕入拖沓和沉闷,尤其是陈道明,一连串不见明火的表演看得人直发呆。我非常喜欢新晋谋女郎张慧雯,为了能跳吴清华她毫不犹豫出卖了父亲,那一脸铿铿锵锵的样板戏表情对于年轻而言,怎么说都有道理。

张艺谋最擅长赋予一个简单的故事以极致的形式感,他的文艺小品总是华丽堪比大片,《归来》的拍摄首次运用了4K技术,将这种形式感进一步极致化,超高清画面把令人心碎的苦难转化为潜流暗涌的史诗。张艺谋擅用红色,本片中的红色毫不铺张,丹丹穿着戏衣为母亲跳吴清华,那一抹红色有着惊心动魄的漂亮。

张艺谋曾经对美国《时代周刊》说,观众看完一部电影能保存几个形象也就够了。我想,《归来》最大的意义,是他终于开始尊重观众的欣赏水平了。我们可以看到他付出的努力与诚意,也给予了局部上的肯定,然而于精神内涵和艺术手法,他却没有提供多少创新的锐意。这就像张艺谋对于情感最高时态的理解,就是一碗饺子,从《我的父亲母亲》到《归来》,多少年都没变过。如果说章子怡隔着山梁一程程送饺子,还有那么一点矫饰的可爱;冯婉瑜端给陆焉识的年夜饭,却只能冷硬地梗阻在那里,难以下咽,无法消化。

这段归来之途,张艺谋还要走很久。

(发表于《博客天下》2014年5月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