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师的侧影:从轴心时代的李耳到科技社会的李约瑟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出家苦行

尽管锦衣玉食,尽管已成婚生子,尽管王冠已在召唤,但悉达多眼中看到的是王室之外的世界等级森严,众生苦难。

古印度实行种姓制,它是古代世界最典型、最森严的等级制度,各等级世代相袭。

四个等级在地位、权利、职业、义务等方面有严格的规定:

第一等级婆罗门,主要是僧侣贵族,垄断文化教育并负责报道农时季节,拥有解释宗教经典和祭神的特权以及享受奉献的权利;

第二等级刹帝利,是军事贵族和行政贵族,婆罗门思想的受众,他们拥有征收各种赋税的特权,主政军,负责守护婆罗门阶层;

第三等级吠舍,是普通雅利安人,政治上没有特权,必须以布施和纳税的形式来供养前两个等级,主商业;

第四等级首陀罗,绝大多数是被征服的土著居民,属于非雅利安人,由伺候用餐、做饭的高级佣人和工匠组成,是人口最多的种姓,常从事低贱的职业。在种姓制度中,来自不同种姓的父母双方所生下的后代被称为杂种姓。

除四大种姓,还有大量的“第五种姓”,称为“不可接触者”阶层,又称“贱民”或“达利特”,他们多从事最低贱的职业。贱民在印度不算人民,不入四大种姓之列。

种姓世袭,不易更改。社会地位高低、经济状况好坏,大多与种姓有关。

对此悉达多开始了永无休止的思索。无论怎样冥思苦想,他都不得其解。悉达多渐渐明白自己面对的是一个暗无天日、多灾多难的世界。悉达多不禁扪心自问:我能够警示自己,昭告来者,为苦难的众生指点迷津吗?我能有救世的气概,大无畏的精神,挺身而出的勇气吗……想到这一层,他继而自问自答:拯救万民,普度众生,舍我其谁?

根据佛经记载,悉达多曾三次出城游玩,分别见到了白发及膝的老人、肢体残障的病人和出殡的死人。回到王宫,他感到无比困惑:百姓是这样的贫苦与艰辛,人生是如此的短暂与空虚。由此,他产生种种疑惑。此时已具备独立思考的悉达多,苦思怎样才能摆脱人生的生、老、病、死等苦难。

当悉达多第四次出游时,他遇见了一位出家修行的沙门(1)。沙门告诉悉达多:“自从你见到人间的苦难以来,在你心中的问题就有了答案。但只要你仍旧沉溺在声色犬马之中,就永远不会找到答案。”

悉达多听到这里,开始产生了出家修行的念头。后来,悉达多看破了人生的沉沦和哀伤,认为一切声色物相到头来都是一场短暂虚妄,他执意要修筑一座心灵的寺院。他明白,他的任务、他的神圣使命就是要战胜老、病、死。

在他29岁那年,悉达多终于立志出家,找寻一条能够解脱身心痛苦的道路。净饭王得知儿子离家出走,百般劝说无果,无可奈何之下,只得在王族中选派了阿若侨陈如等5位青年作为侍从尾随他。悉达多始终在各处云游,到处参访,每天都在为追求真理而四处奔走。他使用种种方法,废寝忘食地修戒参禅,忍耐着凡人所不能忍耐的严酷苦行。

悉达多所修的苦行,的确不是普通的苦行,一天只吃一丁点儿东西。有时是一点供应大象、猿、猴的果品,有时是一点豆类。后来达到每天只吃一粒茎麻、一粒麦子的程度。修习到最后,他变得十分瘦弱,几乎是骨瘦如柴。悉达多如此苦苦修行,却仍然无法消除烦恼,感到无法超越生死的苦海。

悉达多为了表示自己的坚定毅力,要为人类寻找出解决生老病死的苦难,在尼连禅河岸边苦修了6年。在这6年中,他尝尽了千辛万苦,然而获得的却只是枯槁的面貌和虚弱的体质,远远没有实现他原先期望的精神解脱。可以说这6年是失败的6年,并且自身也受到了很大打击。事实使他醒悟:苦行是徒劳无功的,身体不单是一个器具,还是精神的庙宇和到达彼岸的木筏,于是他决意放弃苦修。

悉达多不安地左思右想,不知不觉就在森林中漫步起来。由于长时间的断食禁欲,悉达多已经虚弱得犹如随时能被风吹起来的一根草,上身微微直晃。这时候,悉达多听到腹中一阵鸣叫,觉得格外饥饿,随着他脚步的迈动,那叫声越发强烈。后来,他有点头晕目眩。于是,他就走下了尼连禅河,想要让河水滋润他枯干的双唇,顺便让长年清净的流水,洗去身上的污垢。但是,水面上跳动的阳光,令他睁不开眼睛。尾随他的5位侍者,以为他丧失了信心,颇为丧气,便离开了他。

悉达多疲乏无力地晕倒在清澈的河里,依旧听得到风吹草动的声响。河畔的一位牧女救起了悉达多,并哺以牛乳。当体力恢复后,悉达多独自一人来到菩提伽耶毕波罗树下静坐,面对东方发誓说:“我要是不能证得无上大觉,宁可死也不起此座。”悉达多的心,仍像无风的水面,静止得没有一丝波纹。悉达多意志更加坚定,内心也更加平静。他已经深入禅定的境界中,到达无杂念的领域。经过了四十九昼夜的苦思冥想,悉达多终于战胜了来自各方各面的烦恼魔障,在第四十九天的黎明时分豁然开朗,彻悟到人生无尽苦恼的根源和解脱轮回的门径,从而成为无上大觉的佛陀。

这时候的悉达多,已经能够知道久远以前的自己,生在什么地方,叫过什么名字,做过什么事情。他觉悟到:一切的众生都在轮转生死界中,有时为人的儿女,有时做人的父母;有时为人的弟子;有时为人的老师。生和死原来是一致的,只有被现实所迷惑的人,才不知道这种因果循环的真相,终生为杂念利欲所困扰。体悟到这种因缘的真理,悉达多立时生起大慈大悲的心肠,不觉潸然泪下。

悉达多高兴得从菩提树下跳了起来,仿佛是法的曙光已经冲破了最后的云层,了然呈现于他的内心。他反复沉思,终于明白自己悟得了正道。

悟得正道的悉达多,立刻想起了救度众生的重大使命。他想起这个问题,心中不觉为了怜悯众生而难过。他想着:现在,我已经实现了久远以来的心愿,成就解脱的大法,但是,我要如何去救度众生呢?

在虚弱与恍惚中,悉达多隐隐觉得自己应该像一盏慧灯,给苦难的众生带来光明。

从此,人们都称悉达多为释迦牟尼,意为“释迦族中的圣人”。

彻悟之后的释迦牟尼来到波罗奈城的鹿野苑,找到曾经追随他的5位侍者,对他们宣说自己获得彻悟的经过,而这5人也被释迦牟尼所感,明白了释迦牟尼所讲的道理,随即皈依到释迦牟尼门下,成为佛陀最初的5位弟子。

很多人都以为今日学佛的人,是逃避现实、消极厌世,这实在是误解了学佛的本义。佛陀所以出家修道成佛,一方面当然是为了解决自己生死苦恼的问题,但另一方面是为了救济被压迫的民众。释迦牟尼佛住世奋斗的经历,证明他实在是一位伟大慈悲的觉悟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