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生意
就在这个时候,店铺外面传来了一阵叫嚷声。
“老板,给我来三十斤红薯面!”
一听到自己的粮铺刚刚开门就有生意上门,张可只能歉意地对小芸说了声抱歉,然后立刻换上了一副笑脸,迎上去接过了对方带来的面袋:“来了,老板!”
这个年代的人真的很讲究,他也不得不入乡随俗。比如这早上开门后的第一笔生意,如果做成了就叫做开门红。
如果做不成,或者和顾客发生了争执,就像老人们常说的财神爷没开眼。
有些迷信的商家,甚至会立刻给供奉的财神爷上香,祈求财神爷开眼。
张可的这家孙记粮铺,之所以能够一开张就有客人。
靠的就是物美价廉,而且从不缺斤少两。
他利落地从一个装满了有些暗黄色红薯面粉的大缸里,用面勺快速挖出了十勺红薯面粉,当着客人的面过秤。
不多不少,正好三十斤!
那位客人刚要接过面袋,张可又从面缸里挖了满满一勺,也没有称重就直接倒进了面袋里。
客人的脸上顿时堆满了笑容,向他竖起了大拇指:“掌柜的这生意做得就是大气,得,给您四百五十文,您数好了!”
他递过来一把铜钱。
铜钱自古以来就是夏国最常用的金属货币,没有之一。
即使到了清末,在这个国家里,铜钱仍然是最主要的货币。
这位客人递过来的铜钱,有清朝早期发行的嘉庆、道光、咸丰通宝。
也有近年来货币改革后,仿照洋人发行的光绪铜元。
张可接过几枚铜钱看了看,确定都是真钱。
夏国自古以来就以铜铸钱,经过数千年的开采,即使曾经这个国家到处都是富铜矿。
也被古人开采得差不多了。
到了清朝末年,国家想要铸钱。
除了回收前朝的铜钱融化后重新铸造新钱外,就只能花费大量的金银,从洋人的洋行那里从海外购买了。
由于严重缺铜,再加上清末国内局势动荡。
导致很多地方豪强私自铸造钱币,其中不乏含铜量严重不足的‘劣币’甚至‘假币’。
张可看了看,这位客人递过来的铜钱中,最大面额的是两枚当二百文的光绪元宝。
看到钱没有问题,他笑着拱了拱手:“都是熟客了,张老板您可得常来光顾我的生意啊。”
被他称为张老板的,其实只是一个穿着粗布衣服,面色枯黄看起来营养不良的中年男子。
但被张可这么一恭维,也觉得脸上有光。
再加上觉得自己占了便宜,笑着连忙又客套了几句。然后背起了三十多斤重的面袋,匆匆离开了。
杨小芸在一旁忍了半天,等那位客人走远了,才咬了咬嘴唇,走上前来责怪他:“表哥,你又多给人家盛红薯面了。这样一天天的,你得少赚多少钱啊!”
她虽然心地善良,但对于物价还是很清楚的。
镇上其他粮铺里的小麦面粉价格,前两年大致在三十文一斤上下。
因为上乡镇地处南方,稻米的产量又比小麦稍高一些。
所以小麦面粉在这里的售价,比新上市的米价还要高一点。
并且最近两年,清廷一直在边关和法兰西作战。
桂省境内如今驻扎着众多的军队,各个地方州府都需要定期采购,甚至强行征收粮草以支援前线。
诸多因素叠加在一起,这两年桂省境内的粮价一路飙升。
越是靠近安南边境的地方,粮价涨得越高,据说有些地方已经涨了两三倍。
张可是做粮铺生意的,自然明白其中的门道。
他清楚上乡镇这里,往年的陈米大概二十文一斤,新米也就是二十五文上下。
各家的价格虽然不一定相同,但每斤的差价不会超过两文钱。
但上乡镇也在桂省境内,尽管距离前线很远,也不可避免地受到了影响。
上乡镇这里的粮价,从前年年底就开始悄然上升。
去年又涨了五成,今年在去年粮价的基础上,又涨了三成。
张可店铺里售卖的红薯面粉,也就是客人口中的红薯面,几年前他刚开始在上乡镇售卖的时候,售价仅仅是十二文一斤。
红薯这种农作物原本产量就很高,只是因为从海外传入的时间太短。
再加上满清还没有开始工业化,所以对红薯的种植和利用率,远没有传统谷物那么高。
最开始张可也不想涨价,毕竟他也知晓从清廷鼓吹的红薯盛世,到新的大夏国成立之前,那几百年间国人的生活是多么艰难。
在自己有能力的情况下,张可不介意多帮一些人。
只是后来,面对整个上乡镇所有的粮铺都在涨价。
前世就是从事销售工作的张可也明白,自己要是继续不涨价,必然会受到同行的排挤和打压。
于是张可在去年年初,先把价格提高了一文。
后来他又陆续提了两次价,最终涨到了十五文一斤。
虽然涨价幅度不大,但毕竟还是涨了价。
这样一来,即使别人有所怀疑,张可也能用红薯高产又廉价,而且大多数人吃不习惯来应付过去。
不过粮铺里的红薯系列产品虽然价格涨了,但张可总会多赠送一些。
也算是又把涨的价钱给强行拉平,仍然还是以十二文左右的价格出售。
“嘿嘿!”
张可被表妹数落了几句,却只是笑了笑。
不过他在心里,也暗自高兴起来:“傻姑娘啊,你不知道我这生意的利润到底有多大!”
又哄了小芸几句,这姑娘脸皮薄。
不一会儿就被张可逗得羞红了脸,害羞地低着头就要离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