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历今天不上朝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16章 (待修改)

朱翊钧接过密报,见上面写着“雒遵与杨博旧部往来密切“。他忽然想起三日前雒遵在朝会上的激烈言辞,心中暗惊。

万历二年夏・东厂诏狱

雒遵被押进审讯室时,马堂正用绣春刀削着苹果。这位东厂头目阴鸷的目光在雒遵的青衫上扫过:“雒大人,杨某待你不薄,你竟要为他翻案?“

雒遵冷笑:“马某可知,杨公之死是冤案?“他忽然指向墙上悬挂的刑具,“有种就用刑,雒某绝不改口!“

马堂阴鸷一笑:“雒大人误会了。“他忽然取出一份供词,“这是张四维的亲笔供词,晋党余孽已尽数伏法。“

雒遵瞳孔骤缩。供词上赫然写着“高拱通敌,杨博知情不报“。他忽然想起高拱在牢中的惨状,心中一阵绞痛。

万历二年秋・文华殿

朱翊钧端坐在龙椅上,望着阶下新栽的梧桐。叶片上凝结的夜露折射出点点寒芒,恍若冯保呈来的东厂密报上的血珠。

“张先生,“他忽然道,“考成法推行一年,成效如何?“

张居正踏出队列,青衫广袖扫过御道金砖:“启禀陛下,六部官员考核权已收归内阁,江南织造局三成贡品改作辽东军饷。“他展开手中玉笏,“这是最新的官员考成记录。“

朱翊钧接过玉笏,见上面密密麻麻写着官员的考成评语。忽然,他的目光落在“高拱“二字上——评语栏写着“永不叙用“。

“很好。“朱翊钧满意地点头,“冯保,东厂那边......“

冯保踏出队列,飞鱼服上的金线蟒纹在晨光中粼粼生辉:“启禀陛下,晋党余孽尽数伏法,杨博已移交三法司。“他忽然压低声音,“高仪阁老昨夜薨逝。“

朱翊钧微微颔首,目光落在陈皇后鬓间的素白银钗上:“母后以为?“

陈皇后轻抚腰间东珠朝珠:“陛下处置得当。“她转向李贵妃,“妹妹以为呢?“

李贵妃抱着朱翊镠淡淡道:“一切听凭陛下做主。“她袖口暗绣的百子千孙纹在光影中若隐若现。

万历二年冬・南京兵部

殷正茂独坐书房,望着案头来自北京的密报。信笺上“晋党余孽“四字被朱砂圈点得格外醒目,旁边附着一张名单——张四维、王希烈、魏学曾等晋党骨干皆在其中。

“大人,该用晚膳了。“管家端着青瓷碗进来,打断了他的思绪。殷正茂摆摆手,继续研读密报。自调任南京后,他已连续五日未踏出府邸半步。

忽然,檐角铜铃骤响。十二道黑影如夜枭般掠过庭院,飞鱼服在月光下泛着冷冽的幽光。东厂番子头目马堂踢开书房门,绣春刀出鞘声惊得烛火摇曳:“殷大人,咱家奉旨请您回京述职。“

殷正茂起身相迎,官服下摆扫过满地卷宗:“马某来得正好,杨某正欲......“话未说完,四名缇骑已如饿虎扑食般按住他的双肩。马堂展开黄绫圣旨,阴鸷的目光在烛火中忽明忽暗:“即刻启程,不得延误。“

万历三年春・北京刑部大牢

高拱蜷缩在草席上,望着石壁上斑驳的水渍发呆。自被捕以来,他已三日未进粒米。牢头每日送来的半碗麦粥,此刻正散发着酸腐的气味。

“高首辅,“牢头推开牢门,“有人来看你。“

高拱抬头,见张居正身着青衫立在牢门口。这位新首辅的长髯在烛火中泛着琥珀光泽,与牢内的腐臭味格格不入。

“元辅别来无恙?“张居正温言道。

高拱冷笑一声:“张某人这是来看杨某笑话的?“

“元辅误会了。“张居正示意牢头退下,“杨某此来,是想请元辅写一份《认罪书》。“

高拱霍然起身:“张某宁死不屈!“

“元辅何必固执?“张居正取出一份密报,“这是锦衣卫截获的信件,元辅与鞑靼小王子互通款曲。“

高拱瞳孔骤缩。他认得那是自己的笔迹,却想不通为何会落在张居正手中。

“元辅可知,“张居正继续道,“杨博在南京被东厂拿了,张四维等人已移交刑部。“他忽然压低声音,“只要元辅认罪,张某保你全家平安。“

高拱沉默片刻,缓缓接过笔。他望着纸上“臣罪该万死“四字,忽然想起二十年前那个在文华殿苦读的自己。那时的他,何曾想过会有今日?

万历三年夏・文华殿

朱翊钧端坐在龙椅上,望着阶下跪着的高拱。这位曾经权倾朝野的首辅此刻形如枯槁,囚服上沾满了牢内的秽物。

“高拱,你可知罪?“朱翊钧的声音冷如玄铁。

高拱伏地不起:“臣知罪。“他颤抖着呈上《认罪书》,“臣不该结党营私,不该......“

“够了!“朱翊钧打断他,“着高拱削职为民,永不叙用。“他转身望向张居正,“张先生,考成法推行得如何了?“

张居正躬身道:“启禀陛下,考成法已初见成效。六部官员考核权已收归内阁,江南织造局三成贡品改作军饷......“

“很好。“朱翊钧满意地点点头,“冯保,东厂那边......“

“启禀陛下,“冯保出列,“晋党余孽已尽数肃清,杨博已移交刑部。“

朱翊钧点点头,目光落在陈皇后身上:“母后以为如何?“

陈皇后温婉一笑:“皇儿做得很好。“她转向李贵妃,“妹妹以为呢?“

李贵妃抱着朱翊镠淡淡道:“一切听凭皇儿处置。“

朱翊钧站起身,望着殿外渐亮的天色:“今日起,大明将开启新政。“他转身时,龙纹金冠上的东珠在晨光中泛着冷光,“张先生,神机营改制的事......“

“臣已安排妥当。“张居正胸有成竹,“英国公长子张元功已掌管神机营三成兵力,司礼监与陛下各掌三成。“

朱翊钧满意地点点头。他忽然想起昨夜李贵妃的话:“钧儿,这天下,终究是要靠能臣来治的。“

他握紧腰间的玉佩,上面“敬天法祖“四字被磨得温润发亮。窗外,早莺在垂杨间穿梭啼鸣,恰似二十年前那个在文华殿苦读的少年,终于等到了属于自己的春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