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章 修前朝史书
严慎方才的问题,苏岩简单思索后,就做出了回答。
他说道:“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
这说法在严慎听来,当然是颇为新鲜的。
但他身为无书不读的原国子监司业,他当然知道,苏岩这次说的,又是对的。
大梁皇朝的文治武功,其实都差了一些。
这个辉煌鼎盛的皇朝,在几次盛世,都没有组织修书。
由于大梁皇朝得国不正的缘故,更是没有官员主动提议,去修史书。
严慎想了想,说道:“其实翰林院那群人,确实应该将大夏史书,还有五朝十六国的史书,好好的修整一番。”
在他看来,大夏史书,还有五朝十六国的史书,都是必须修的。
甚至就连昙花一现的大晟皇朝,也应该修史书。
但严慎自身的麻烦,已经足够多,这种自讨没趣的事情,他是不会做的。
苏岩点头道:“大夏国祚八百年,追本溯源,我们的先人也曾是大夏皇朝的子民。”
“大夏皇朝时期,发生的诸多事情,对如今存在不少借鉴意义。”
“那八百年岁月中,发生了太多的事情。”
“倘若有一部大夏史书,如今的一些问题,或许能在大夏史书中,找到参考答案。”
严慎听到苏岩这番话,不由高看了苏岩一眼。
他原以为,苏岩不过是一个招摇撞骗的神棍,现在看来,苏岩当真不简单。
严慎这会儿的感觉就是“不怕流氓瞎比划,就怕流氓有文化。”。
修书这种事情,不是寻常人的话题。
普通人心中,根本就不会有修书这个概念。
严慎虽然著作等身,而且无书不读。
但在修史书领域,他没有任何经验,因为他并非史官。
严慎这次认真思考后,才再度开口:“苏家主莫非,想修大夏史书?”
苏岩闻言,摇了摇头。
他当然想修大夏史书,但这件事他不能掺和。
虽然严府发生的事情,宋玉龙不可能知道,但他还是要小心一些。
因此他认真说道:“晚生觉得,严大学士,应该修这一部史书。”
“大夏皇朝的诸位帝王,以及其他王侯将相,还有一时风流人物,都可以单独列传记录下来。”
“一些重要事件……”
苏岩这次抄了司马迁的作业,将司马迁创作史记的思路,和严慎说了一遍。
这种纪传体史书,在大梁皇朝,当然也是没有的。
大梁皇朝不注重修史书,因此大量皇朝根本就没有像样的史书!
严慎原本,有几分修书的想法。
但是年代久远,他并不知道,约莫一千四百多年前的某天,发生了什么。
因此严慎觉得,想修大夏皇朝的史书,并非一个人就能做到。
他的思路,当然是编年体史书的思路。
不过在听到苏岩纪传体史书的思路后,严慎的兴趣越发浓厚了。
如此一来,他可以选择一些有意思的重要人物来写,这样的史书,不仅写来有趣,读来也是妙趣横生。
严慎于是抚掌大笑道:“苏家主,你可愿意和老夫,一同修大夏史书?”
苏岩闻言,摇了摇头,说道:“晚生才疏学浅,不敢和严大学士同修史书。”
“不过晚生倒是可以帮严大学士打.打下手,当一个读者。”
“只是如此,往后一些时日,晚生难免要叨扰严大学士的清净了。”
严慎闻言,大笑道:“无妨无妨。”
“老夫近来无事可做,如今决定以如此方式来修大夏史书,今后一些时日,生活必然十分充实有趣。”
“只不过,这件事老夫要先奏明陛下才行。”
严慎的十二书,还没有变成二十四书。
但他的写作速度,并不固定,常常是写写停停。
反正只要每个月,都有部分书稿,送入京城,他就算是过关了。
开始修大夏皇朝的史书后,也能在相互促进之下,为他写作二十四书,提供更多的灵感。
以严慎的博学,天底下可能没有第二个人,比他更适合修大夏史书。
他修大夏史书的时候,苏岩可以在严慎修书时,边修边看。
苏岩相信,要不了多久,他和严慎就会成为最了解大夏历史的两个人。
在对大夏皇朝,有足够的了解后,他当然就有可能知道,大夏八柱国,是不是留下了藏宝库一类的东西。
就算无法直接知道,也能从一些线索,进行推测。
况且他只要确定,大夏八柱国家族,到底有没有萧,宋,苏三家,就已经能够知道不少事情。
苏岩这次来拜访严慎的目的,至此算是已经达成。
接下来,就等严慎给泰安帝上书,看泰安帝到底批不批准严慎修大夏史书了。
大梁皇朝,京城,皇宫御书房。
大梁皇朝的泰安帝,在这里召见了内阁首辅韩儒林。
泰安帝召见韩儒林的原因,主要是严慎修书的事情。
对严慎,泰安帝和韩儒林的心情,都是有些复杂的。
严慎是原太子派系的标杆,虽然原本的太子,已经成了废太子,但对方并未被处死。
不仅如此,还被封为了康王。
康王派系的力量,偏偏又是不容小觑的。
镇守帝国北方的将领,和康王都有很深的渊源。
泰安帝若是动了康王,大梁皇朝北方,很有可能会出问题。
若非如此,康王的坟头草都不知道有多高了。
康王既然没有彻底倒台,并且在大梁皇朝,还具有一定的影响力。
那么作为康王旧部的严慎,当然就不能重要。
康王的问题,算是老皇帝给泰安帝留下的难题。
康王年轻时候,是个混世魔王,太子之位被废,又被封为康王后,对方无疑成长了许多。
严慎当然也受到康王的连累,让泰安帝不敢重用他。
康王倒是知道,严慎是个人才,数次都想让严慎前往北境。
但严慎知道,康王这些年的小动作,完全就是取死之道。
他要是在自己的封地上,低调做人,可能还能在自己地盘上,做个土财主。
偏偏康王表现出了一些不该有的野心,在时机成熟的时候,泰安帝自然要拾掇这位皇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