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章 硬着头皮上
看王传阳的表情,徐乾便笑了起来:“感情也有你王大少爷害怕的时候?不过,你也不用慌。”
“文物局退休局长,嗯……听起来很唬人,但也未必今天就能把咱们要捡的漏都给捡去,现在还没开始拍卖呢,你怕什么?”
本身懊恼自责的王传阳听到这句话以后,心里的底气又增加了几分:“徐哥,你是不是又有预感他们不会得逞?”
“嗯,算是吧。”徐乾没有把话说的那么满。
因为他也一直都在思考这个问题,重生前,他也在这里,毕竟干过代驾,当时是拉着一位董事长来的。
至于有没有眼前的这两位,徐乾不敢确定,但当时那几件大漏的确是被人给拍走了,而且都是普通的收藏爱好者。
压根就不是什么重量级的人物拍走的,如果当时真的是被刘亭寿这样的大人物拍走的,他绝对记得。
所以,这也同样证明这个石秉佑很有可能就是一个虚名罢了,不能说一点本事没有,但至少不是精通古文物的专家。
毕竟文物局局长和考古学家以及鉴宝专家是不同的,后者专业知识更强,至于局长嘛,通常就是制定规则一类的。
听起来很唬人,但其实水平应该不是那么高,当然,这也是徐乾刚刚分析出来的。
看徐乾这么自信,王传阳脸上自然也是露出了笑容:“看来徐哥心里还是有把握的!既然你有把握,那我就不怕!”
“钱嘛,身外之物,没了可以再赚!只要徐哥点头,我就敢叫价!”
跟王传阳比起来,说实话,张为民还是担心了很多,今天这个场面,已经不是拍卖攀比的问题了。
要是输了,那可是输的王崇财的脸面。
毕竟人家那边有一个文物局退休局长,可他们呢?就一个徐乾不说,还是靠预感,这玩意儿关键时刻准不准谁知道?
万一人家故意较劲,他和王传阳可扛不住。
但现在话已经说出去了,不管怎么样,都必须得硬着头皮上。
虽然徐乾有底气,但是说实话,内心也是有些紧张,毕竟他重生回来,有些东西很有可能就会随着他的重生而发生改变。
增加了很多的不确定性,关键是刚才王传阳和刘亭寿赌气,待会儿真叫价的时候,就怕王传阳拍什么他也跟着叫劲往上喊价,那就麻烦了。
现在徐乾希望他不要那么做,要不然的话,就得给他用点手段。
展会一直到了两个小时之后,终于迎来了拍卖环节。
徐乾三个人,找了一处地方刚坐下,就看到刘亭寿和那个石秉佑也紧跟着过来了。
“你们在这儿呢?我还以为你们不敢比灰溜溜的走了呢?”他说着招呼石秉佑,坐在了徐乾和王传阳的前排,就跟狗皮膏药一样甩都甩不掉。
当然,整个过程当中,刘亭寿压根就没有看徐乾一眼,在他看来,徐乾就是个跟班的。
随着所有人入场以后,很快,第一件藏品便被拿了出来,是一件明末清初的白釉青花瓷。
花色以及釉色都很一般,跟元代青花瓷肯定没的比,所以起拍价格十万。
这件白釉青花瓷出自定窑,但并非宫廷御用,所以价值上大打折扣,就算市场价也不超五十万。
所以一些大佬们肯定是看不上眼,也就是一些收藏爱好者以及一些小资阶段的人叫价。
经过几轮的角逐,最终以三十万的价格成交。
第二件藏品,是一件玉璧,不过看起来有些残缺,不好分辨雕刻的是什么,藏品是市里的一家古玩店提供的。
根据资料显示距今有两千年了,虽然不完整,但是历史价值还是很高的。
起拍价格十万,每次加价一万元。
当主持人说完之后,现场一片鸦雀无声,没有一个叫价的。
因为这个东西的资料太少,很多人都不敢轻易喊价。
刚才主持人又一遍遍重复强调历史价值,这就说明,这家古玩店是急于出手处理掉而已,能赚多少算多少。
看没有人叫价,主持人只能尴尬的再次询问一遍。
不过,就在这个时候,王传阳转头看向了徐乾:“徐哥,一般捡漏,不都是捡这种没人看好的东西吗?这是不是你说的漏?”
王传阳问完,徐乾摇摇头:“不是,再耐心等等。”
可就在徐乾刚说完之后,坐在前排的石秉佑小声对着刘亭寿开了口:“刘董,这件藏品价格那么低,我到感觉你适合入手。”
“哦?老石,这东西你能知道一二?”刘亭寿疑惑的问道。
“这东西,距今两千年没错,也就是说,当时正好处于王莽政权时期,历史上叫新朝,但由于政权只维持了十五年,期间的一些宝贝都没能流传下来。”
“而眼下这个,正是那个时期的玉璧,叫做虎形纹,其历史价值还是不低的,买回来放着以后增值空间会很大。”
刘亭寿认真的听着石秉佑的讲解:“原来如此,那既然这样的话,我倒是乐意参与。”
说话间,伸手举起了牌子:“十万!”
本身没人举牌的,可是现在看到有人举起来,有一些观望的人,也跟着参与了进来,一直叫到了二十万,没有人继续跟拍了,才被刘亭寿拍了下来。
成交之后,他转头看了一眼坐在后面的王传阳和张为民:“我说二位,重在参与嘛,别光看着啊?你们也叫几回过过瘾嘛。”
“反正石先生就在这里,有不懂的随时问。”
现在,王传阳和张为民的脸色有些难看,就这样不知名的藏品,石秉佑都能说的头头是道,看来是有两把刷子。
他们怎么和这样的人比?那不是开玩笑嘛?
一直都被刘亭寿压着,其实两个人心里很不爽。
不过,就在他们说话的时候,第三件藏品被拿了出来,这是一幅山水画,主持人小心翼翼的打开。
然后开口说道:“各位,这一幅图,是张大千仿王希孟的千里江山图其中的一幅,虽然说是仿的,但是张大千擅长没骨风格,他的画法融合了石涛、八大山人的笔趣,他的“大千风格”独具特色,绘画作品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和文化价值。”
“此画,起价八十万!”
当主持人说完之后,便看到了刘亭寿转头看向了石秉佑:“老石,这幅画,能值这个价吗?”
石秉佑点点头:“此画原作王希孟,是北宋晚期著名的画家,可以说是天才少年,但传世的画作仅一套千里江山图!”
“尽管这幅画是临摹的,但也是出自张大千先生的手笔,依我看,此画能叫价到一百多万没有什么问题。”
石秉佑说的非常详细,哪怕在后排听的王传阳和张为民也是对他投去佩服的眼光。
要不怎么说人家是专业的,懂得就是多。
可就在二人佩服石秉佑能力的时候,坐在后排一直没有说话的徐乾突然开了口:“石先生,刚才您说这副临摹的画作,价值就是百万。”
“假如说……这要是一幅真迹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