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你的世界,我依然会好好生活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8章 1998年4月21日——结束

二十多年过去了,记忆已经褪色模糊,但伤痛的阴影仍挥之不去。我无法详细地描述他去世那天的情形,害怕再次揭开伤口。我努力回想十五岁时的那场噩梦。你要是问我那一年德语课本的封面是什么样,我铁定答不上来——虽然我拥有它的时间比我父亲确诊癌症后存活的时间还要长,但是请原谅我记不清了。

那个星期,我们每天都去看他;但那天早上,我不想去医院。他被转移到弗农山医院的癌症病房,他病得太重,已经无法去往沃特福德附近的临终关怀医院。直到今天,我仍然不知道弗农山医院的确切位置,也不想搞清楚,害怕这样做只会让一切记忆变得更真实。我记得我们当时开车是往北走的。那一年,《泰坦尼克号》刚上映不久,我们在去医院的路上经常听广播里的电影主题曲《我心依旧》。我当时感觉怪怪的:席琳唱着她的心将与你相伴相随,而我们却在看着一个大活人的生命走向终结。好像席琳也真的希望我父亲能挺过去,我之所以觉得怪,是因为我们在去探望他的路上不得不听这么一首歌——多像命运专为我写的一出恶作剧啊。

4月20日那天,我不想去看父亲。我坐在沙发上,请母亲允许我休息一天。她坐在那把本该放在闺房的华丽椅子上跟我说话,声音好像从过去飘来的一样。透过她身后的窗户,我看到花园里生长的绿色灌木和各色春花。她说:“今天最好还是去看看他吧。”因为害怕,我没再提任何问题。人们经常忘记这点:青少年的闷闷不乐其实可以被解读为“我不知道发生了什么,所以保持沉默,希望你能解释清楚些”。

我们开车去了。席琳充满希望的歌声再次响起(谢谢你,席琳)。我们开着一辆红色的车,来到那家由红砖砌成、几近坍塌的医院,四周绿树成荫。除了我们,到处都春意盎然,生机勃勃。我和哥哥坐在医院的咖啡馆里:巨大的拱形空间里,天花板很高,就像一座寺庙,我们吃着烤豆子和烤面包,餐具是钢制的,摸上去很冷,我们很悲伤。

亲朋好友络绎不绝地来到病房,与他道别,我们守在一旁。我们等了一夜。他被安置在一个面积不大的单间里,等待死亡的来临,我就睡在他床边的地板上。太阳升起来了,母亲求他到有光的地方去,求他放弃抵抗。“去吧,彼得,”她反复地说,“到那束光里去吧。”她握着他的手,让他安然接受死亡的降临,我们都围在他的床边。他于4月21日上午9时40分去世,我看了下时间。我的生日也是21日,但不是4月。是的,我注意到了日期和时间,但没有其他感觉。真讽刺,我想,命运又跟我开了一次玩笑。

我再次走进病房时,护士已经为他摆好了姿势,让他可以平静地离开。护士帮他穿好睡衣,拔掉管子,还换了干净洁白的枕头。我看着他的脸,他已经走了。他有着了无生气的脸和静止不动的眼睛,僵直的手整齐地搭在胸前。他不再像我父亲了,因为他一动也不动,不再大声吃东西,不再呼吸,也没有抽鼻子。我父亲是个生龙活虎的人,是个会发出各种响动和气味的大活人。但眼前这个人太安静了,毫无生命迹象。他走了。这里只有一具尸体。我忽然意识到他之前像什么了:一股推动躯体运转的能量。可现在,那股能量消失了。他去世了。天哪,他真的走了,接下来该怎么办呢?我打开了房间的落地窗,对面是一个有待重新铺砌的肮脏露台,上面有碎石板和半死不活的盆栽植物。我打开窗户是希望他能走,能彻底离开。无论他要去哪儿,我都希望他现在能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