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戏逆命传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8章 黄巾之势

在城外的一处山岗上,聚集了大量太平道的信徒。

他们身着简陋的粗布衣裳,手持简陋的旗帜,旗帜上绘着象征希望与变革的黄色符文。

信徒们眼中闪烁着对未来憧憬,口中反复呼喊着那震撼人心的口号:“苍天已死,黄天当立!”“岁在甲子,天下大吉!”

山顶,三位身着道袍的男子并肩而立,为首者正是太平道的领袖张角。

面容清瘦,双目深邃,洞察世间万物兴衰。眼神中既有对未来坚定信念,又有对苍生悲悯。手中紧握着一根九节杖,杖身刻满神秘的符文,散发着一种神秘而强大的力量。

张角缓缓举起九节杖,向众人示意。刹那间,山岗上只剩下风吹黄沙的呼啸声。

他声音低沉而有力,如同黄钟大吕,回荡在天地之间:“苍天已死,黄天当立。岁在甲子,天下大吉。万物皆有兴衰,如今大汉朝气数已尽,作为土德黄天的代表,太平道理应取而代之。昨夜至尊天神托梦于我,紫星移位,龙气尽散。时辰已到,今日便是我太平道替天行道之时!”

信徒们被张角的话语深深感染,齐声高呼:“替天行道,替天行道!”声音如同海浪,一波接着一波,震撼着整个山岗。

张角微微一笑,继续说道:“苍天不覆,黄天交替。黄天立,民心顺,天下平。”话语中充满对未来的憧憬,仿佛已经看到了一个没有压迫、没有不公的新世界。

张角的两位义弟张宝和张梁站在他身后,目光坚定。张梁身材魁梧,面容刚毅,给人一种威严之感;张宝则面容清秀,眉目间透着一股儒雅之气。

两人对视一眼,眼中满是对大哥的敬重与信任。张角回过头,目光如炬,扫过二人:“救苍生于水火,平天下于乱世。顺天应命,唯我黄天!”

张角声音在风中回荡,如同战鼓般激昂:“当今的汉朝,已是腐败透顶。宦官与外戚之间的权力斗争,各地官员的贪赃枉法,地主豪强对百姓的无情剥削,这一切的一切,都让这个朝廷失去了民心。这样的朝廷,我们何须留恋?让我们跟随黄天的步伐,举起义旗,推翻这个腐朽的官府统治,建立一个属于我们自己的新世界!在那里,没有压迫,没有不公,只有太平和正义。”

张角的话如同一把火,点燃了信徒们心中的希望。他乃立三十六方,大方万余人,小方六七千,各立渠帅,称为将军。

张角自称“天公将军”,张宝自称“地公将军”,张梁自称“人公将军”。

黄巾军旗帜在风中猎猎作响,仿佛在宣告一个新时代来临。

五月初五,阳光明媚,碧空如洗,广宗城上空一片宁静。然而,这份宁静很快被打破。

张角身着洁净的法衣,手持神秘的雷幡,步履庄重地登上城楼。眼神中透着一种庄严肃穆,他就是天地间的主宰。

城楼下,黄巾军士兵们屏息凝视,目光中充满了期待与敬畏。

张角站在法坛中央,开始了他的仪式。脚踏七星步,每一步都精确无误,在与天地间的星辰对话。双手结成法印,挥舞着雷幡,每一次挥动都带着一种不可言喻的力量。

“以我之真气,合天地之造化。雷公助我。”张声音低沉而有力,能穿透时空。

“聚天之气,行天之道。雷公电母,听我号令!鬼道莫测,诡变无穷。”话语中透着一种神秘的力量,仿佛真的能掌控天地。

“太平天术,一统天下!雷击电闪,天下大变!”声音愈发高亢,他高声呼喊:“拦我天公者,天诛之。追云逐电,雷纵九天。”

随着张角的咒语,天空开始发生变化。原本万里无云的晴空,突然间彤云密布,狂风呼啸而至,黑云如同千军万马般压向城池,雷声在云层中隆隆作响,如同战鼓在天际敲响。

张角声音在风中愈发高亢,高声呼喊:“苍天已死,黄天当立!”

城中的黄巾军士们也齐声响应,他们的呼声如同海浪一般,一波接着一波,震撼着整个战场:“岁在甲子,天下大吉!”这声音直冲云霄,使得汉军士兵们无不感到一种莫名的恐惧。

张角将手中的雷幡猛地指向城外的汉军营地,声音如同雷霆般炸响:“雷来!”瞬间,天空中霹雳破空,电闪雷鸣,一道道闪电如同天神的怒火,从九天之上直击而下,落在汉军营中。

汉军士兵们被这突如其来的天威所震慑,人仰马翻,混乱不堪,他们的心在恐惧中颤抖。

黄巾军士们看到这一幕,士气大振。他们相信这是天神助力,是黄天意志。

黄巾军士兵们手持木棒、铁锹等简陋武器,从城中如潮水般涌出,他们眼中燃烧着对自由的渴望。

汉军士兵们虽装备精良,但在突如其来的雷击和黄巾军的猛烈冲击下,阵脚大乱。

一名汉军士兵试图挥剑抵抗,却被黄巾军的战士们瞬间包围,他惊恐地发现,自己手中的武器在这股狂热的信念面前显得如此无力。

在黄巾军的猛烈冲击下,汉军的阵线开始崩溃,最终在黄巾军的勇猛攻势下,汉军大败,黄巾军取得了辉煌的胜利。

张角认为起义对于底层人民来说就是一场盛宴,在饥饿与死亡线上挣扎的人民发现自己还能吃上米这个选择后,目地就已经达到了。

然而,张角并不知道,这场起义不仅是一场底层人民的盛宴,更是一场野心勃勃的诸侯们的狂欢。

人民吃的是诸侯的大米,而诸侯却在背后收割着他们的血肉。

随着起义的蔓延,越来越多的诸侯和地方州郡开始联合起来,加上朝廷派出的精锐部队,张角所面临的压力越来越大。

朱㑺,羽卫中郎将,奉旨平叛。面容冷峻,站在战马上,手持长枪,高声呼喊:“黄巾作乱,奉旨平叛!虎贲冯河,何惧千城。长锋在手,万寇辟易!”

皇甫嵩,东汉名将,奉天子之命,率军讨伐黄巾。面容威严,目光如炬,洞察一切。他站在阵前,高声说道:“得天子授钺,吾定当为国除奸。奉诏平乱,秉钺出兵!尊君父,讨乱贼!亲率将兵,以夷贼众!”

皇甫嵩深知,这场战争不仅是对黄巾的讨伐,更是对大汉威严的维护。他高声呼喊:“整军经武,永绝黄巾之乱!内无伏怨之患,方可一心对敌!力剪黄巾,众士须为己任!”

为了维护统治与大汉威严,朝廷调动了朝中宿将皇甫嵩与朱㑺,以及精锐部队“三河五校”平定黄巾之乱。

“三河五校”是汉朝时期的军事组织。三河,指的是河东、河内、河南三个郡,这些地区在汉代是近畿之地,常常依据当地人员特点征兵。

三河地区多为步兵兵源(材官),东汉时期,这里成为拱卫司隶的战略核心区。由于经济繁荣,崛起了许多世家大族,这些豪强子弟骑射精通,成为最好的骑兵兵源,被称为三河骑兵。

五校,原指汉武帝时期为了加强对长安城的防护而设置的中垒、屯骑、步兵、越骑、长水、胡骑、射声、虎贲八校尉之职。

到了东汉时期,中垒校尉被省去,胡骑并入长水,虎贲并入射声,只剩下五校尉,即屯骑、越骑、步兵、长水、射声等校尉。这些校尉的主要职责是戍卫京师,兼任宿卫宫廷的任务,被称为“北军五校”。

“三河五校”中的三河骑兵和五校尉所统之兵,共同构成了东汉的中央军,不仅担负着卫戍京师的职责,还兼任歼灭外敌的职责。

在东汉对外与安内战争中,三河骑兵充当了重要的角色,成为维护大汉威严的重要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