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6章 护犊心切
科伟站在赵麻子面前,眉头拧成个“川”字,周身气场冷峻,显然不会被对方三言两语就糊弄过去。
他往前逼了一步,声音冷硬,裹挟着不容置疑的劲儿:“下地干活?你少在这儿瞎掰!你家田地在村东头,村里老少谁不清楚?李老师家却在村西头,这一东一西,方向完全相反,你下地干活能跑到那儿去?这不是睁眼说瞎话是什么?还有,刘爷爷瞧见黑影的那个点儿,你居然说自己在家喝酒,行,那你倒是说说,谁能给你作证?”科伟目光如炬,紧紧锁住赵麻子,仿佛要将他心底的秘密都给看穿。
赵麻子被这一连串质问怼得脸色煞白,像霜打的茄子,整个人都蔫了。
他眼神开始闪躲,慌得像只被猎人盯上的兔子,双手也不受控制地微微颤抖,连手中的酒杯都差点拿捏不稳,酒水洒了些许,在桌面上晕染出一片不规则的水渍。
眼见赵麻子还在那死撑着,死活不肯承认自己干的缺德事,同学们瞬间炸了锅,群情激愤,声声指责如潮水般涌来。
“你别再死鸭子嘴硬了,都到这份上了,麻溜地承认错误,赶紧向李老师道歉!”有同学涨红了脸,扯着嗓子怒吼,那音量恨不得把屋顶都给掀翻。
“就是,大晚上往人家水缸里投毒,你这做的叫什么事儿?你的良心能安吗?”另一个同学也不甘示弱,满脸义愤填膺,字字句句都饱含着对赵麻子恶行的谴责。
在众人排山倒海般的声讨下,赵麻子的心理防线彻底土崩瓦解。
他双腿一软,“扑通”一声直挺挺地跪在地上,双手抱住脑袋,哭得涕泪横飞:“我错了,我真的错得离谱,是我干的,我不该猪油蒙了心,往李老师家水缸里投毒……”
原来,赵麻子一直对李老师找他儿子赵方谈话这事耿耿于怀。
那天,李老师把赵方叫到办公室,神色严肃,语重心长地指出孩子在学习和行为上的问题,满心希望家长能配合学校,一起帮孩子走上正轨。
赵麻子知道后,心里就像被点燃了一把无名火,越琢磨越窝火,他偏执地觉得李老师是故意针对他儿子,让他们家在村里抬不起头。
一时冲动之下,他就干出了这糊涂透顶、悔恨终身的事儿。
他本以为趁着夜色,神不知鬼不觉地把毒药投进水缸,就能报复李老师,出了这口恶气,可万万没想到,还是被这群聪明又勇敢的孩子们给揪了出来,真相大白于天下。
科伟和同学们押着赵麻子,一行人浩浩荡荡地来到李老师家。
他们你一言我一语,把事情的来龙去脉一五一十、仔仔细细地告诉了李老师。
李老师听闻,又惊又喜,眼中满是感动与欣慰。
她怎么也想不到,这群平日里在教室里嬉笑玩闹的孩子,关键时刻竟如此有正义感,靠着自己的智慧和勇气,帮她揪出了坏人,守护了她的安全。
李老师眼眶泛红,快步上前,紧紧拉着孩子们的手,声音激动得微微颤抖:“谢谢你们,谢谢你们帮我找到了真相,你们都是我的好学生,是老师的骄傲!”
第二天,赵麻子的儿子赵方满脸羞愧,脑袋恨不得埋进地里去。
他脚步沉重,缓缓走到李老师面前,声音带着哭腔,满是懊悔:“李老师,对不起,都是我不好,给您带来了这么大的麻烦。我一定会承担一切后果的。”
李老师看着真心悔过的赵麻子父子,虽说心中因为这关乎生命安全的事儿,伤痛难以立刻抚平,但她还是选择了宽容与原谅。
她轻声说道:“孩子,这件事虽然和你有间接关系,但毕竟不是你直接做的,你也别太自责了。”
又是新的一天,李老师站在讲台上,神色凝重,气氛也跟着压抑起来。她清了清嗓子,把赵麻子投毒的事儿重新讲述了一遍。
而后,她目光缓缓扫过台下的学生,语重心长地说:“我批评赵方,是因为他犯了错误。既然他是我的学生,教育他就是我的权利和义务。”
说完,她轻轻叹了口气,像是在和自己对话:“我一心想让他学好,可他父亲竟然这样打击报复我,你们说,是我做错了吗?”
同学们听了这话,教室里刹那间安静得落针可闻,大家你看看我、我看看你,一时都不知道该如何安慰李老师。
就在这时,科伟“噌”地一下站起身来,双眼闪烁着坚定光芒,双手不自觉地攥成拳头,仿佛要把心底的不平都一股脑宣泄出来。
紧接着,他大声说道:“李老师,您没有错!教育学生本就是您的职责,您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赵同学好,我们心里都跟明镜似的。赵麻子这次犯糊涂,那是他自己的问题,可绝对怪不到您头上!”他的声音洪亮有力,在教室里久久回荡。
其他同学也纷纷附和,教室里瞬间热闹起来。修重满脸真诚,激动地挥舞着手说:“对呀,李老师,您平时对我们那么好,我们都看在眼里。那次我生病,您还特意关心我,给我父母打电话,这份情谊我们都记着呢。”
小李也站起身,皱着眉头,一脸着急地补充道:“赵麻子太糊涂了,您千万别因为他的错误就怀疑自己。您为我们付出了这么多,我们都打从心底感激您。”
李老师静静地聆听着同学们真挚的话语,眼眶渐渐湿润,泪水在眼眶里打转。
心中涌起一股暖流,那是被理解、被支持的感动。
她深吸一口气,努力平复内心的波澜,嘴角微微上扬,露出欣慰的微笑,轻声说道:“谢谢同学们,听你们这么说,老师心里好受多了。这件事也让老师明白,教育不只是传授知识,更是一场心灵的深度沟通。往后,老师会更加注意方式方法,也希望大家能和老师一起努力,让咱们这个班级越来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