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允价值分层计量对企业的影响研究:基于条件稳健性与融资成本的视角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前言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健全金融监管体系,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2018年2月发生了安邦集团被接管的事件;2019年5月,中国银行、银保监会对包商银行实施接管;2020年7月新时代证券、国盛证券等9家金融机构被接管;2021年5月浙江省联社接管温州银行。上述重大事件的发生,再叠加2019年年末开始的新冠疫情,很多企业面临融资困难,当前我国金融风险防范的任务就更具有紧迫性。公允价值计量是金融资产与负债普遍使用的计价方法,从公允价值计量信息的有偏风险入手,将会助力上述问题的解决,因此,本书相关主题的研究意义重大。

财政部于2014年1月26日发布了《企业会计准则第39号——公允价值计量》,要求报告实体自2014年7月1日起施行该会计准则,鼓励在境外上市的企业提前执行。公允价值在《企业会计准则第39号——公允价值计量》中的定义为“市场参与者在计量日发生的有序交易中,出售一项资产所能收到或者转移一项负债所需支付的价格”。《企业会计准则第39号——公允价值计量》要求报告实体将应用于公允价值计量的输入值分为三个层次,并按第一层次、第二层次和第三层次的顺序使用输入值,旨在使公允价值计量与其相关披露更一致。第二层次、第三层次的输入值是需要利用估值技术进行调整的,现行的《企业会计准则——应用指南》中并没有统一的规则来规范估值技术的使用,这导致了企业进行公允价值分层计量时对估值方法的选择空间较大,所披露的信息具有一定的偏好性。估值技术使用不规范增加了输入值的随意性,为企业操纵金融资产和负债的账面价值提供了可能,同时给审计工作造成了一定的难度,也导致报表使用者对公司状况的分析更为困难。

本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四个方面。

(1)通过案例,例解不同项目公允价值分层计量的估值技术的选择和层次的确认与转换,旨在为上市公司提供具有普适性的应用参考。

(2)公允价值分层计量信息中的条件稳健性研究。验证上市公司公允价值计量项目不同层次中条件稳健性的存在性,并验证这种存在性在年平均营业利润中的经营活动现金持有量占比(利润质量维度)、审计质量维度、内部控制质量维度分组环境下的异质性。

(3)对公允价值分层计量信息对权益资本(股权融资)成本的影响进行实证研究,并测试内部控制质量对这种影响的调节作用。

(4)围绕公允价值变动与公允价值分层计量两个方面,探究了2014年后公允价值计量项目对债券信用利差(融资成本)的影响。

笔者在本书绪论的文献综述部分,通过对各个主题的文献评述,挖掘本书各主题的研究价值,并在第2~5章中进一步明晰各主题的研究价值与意义。

于谦龙

2023年3月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