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四夷之血,成就恢弘盛唐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88章 闻风而至的赵郡李氏

此次前来西湖,其实说白了就是一场利益的分配。

茶马互市一事,事关重大,冯智彧自己一个人是无论如何都不可能独吞的。

如果只是单纯的利益也就罢了,但随着茶叶上升到了朝廷政策的高度,冯智彧如果还是一手把持,那就是问题。

因为有五姓七望的存在,所以这茶园可以不分给李世民,但一定得分给其他几家,最起码不能冯智彧一人掌控。

想象一下,如果所有的茶叶都在冯智彧手中会发生什么事情?

最浅显的一点,冯智彧能不能以茶叶为筹码,让草原乃至西域诸国出兵?

不过,冯智彧是懂规矩的人,从一开始提出茶马互市的时候他就没想着把茶叶都攥在手里。

对于冯智彧而言,只要留下一些比较好的,也就是所谓的高端产品,就可以了。

光是此次圈定的西湖产区就有两万余亩茶园,已经足够满足冯智彧了。

至于钱塘产区和越州产区……这两个产区所产的茶叶,用来当做茶马互市的货物倒也可以,但用来喝就差点儿意思。

不过朝廷需要的就是这种茶:产量大,味道还凑合。

用作茶马互市,足够了。

……

西湖茶园的建设如火如荼地开始了。

阎立本可以说是有家族传承在里面的,他的爷爷是隋朝将作监的将作大匠,父亲是将作少监,哥哥阎立德也是建筑大家,李渊的献陵和李世民的昭陵都是阎立德负责的。

阎立本在建筑方面的能力如何,冯智彧并不清楚,他只知道阎立本是个画家,别的就不清楚了。

不过能被李世民任用,想来也不会差到哪里去。

长孙冲几人没有冯智彧这么高的规格,有朝廷派遣专员帮忙,他们只能带着自己家里的人去划定好的区域做准备。

第一批突厥俘虏只有五千人,是随着冯智彧一起到西湖的。

后面最少还有三批,具体的要看开垦进度,反正上次北征大唐所俘虏的十万突厥将士今年是闲不住的。

一时之间,冯智彧竟然成了最闲的那一个。

不过,这个闲,也只是相对而已。

……

“冯兄。”李德哲跟在冯智彧的身后,漫步在西湖边上。

“咱们的生意已经确定下来好久了,不知道冯兄的茶叶……何时能到位?”

“李兄莫急。”冯智彧老神在在地说道。

“李兄你也知道,为了英烈祠一事,我名下的船队几乎都被朝廷征用了,都在给英烈祠的建造运送石料和木料。”

“不只是和李兄你们家的生意,我名下几乎所有的生意都受到了影响,甚至是停摆。”

“但是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毕竟我总不能违抗皇命吧?”

“冯兄说的是。”李德哲微微点头,但眉头却紧紧的锁着。

“不过冯兄你也知道,我们家中的长辈对这门生意很是看好,所以有些着急。”

“要不这样?冯兄你说个地方,我们可以上门去取的。”

“这样不太好吧?”冯智彧挑了挑眉,嘴角微微翘起。

“如此一来,贵方在运输上的成本不就又增加了?”

“无妨。”李德哲摆了摆手。

“主要是冯兄你这腾不出手不是吗?”

“那就辛苦贵方了。”冯智彧见状也不再吊李德哲的胃口了。

“贵方派人直接去和家父对接便可,家父对在下的事情都是清楚的,也都知道在下的东西在哪里。”

“耿国公吗?”李德哲的额间皱起了一个川字。

“嗯。”冯智彧点点头,又补充道。

“或者去找在下的长兄也是可以的。”

……

看着李德哲离开,冯智彧嘴角的弧度就没有落下过。

赵郡李氏……也不是什么好鸟。

如今的大唐,李世民这个皇帝时时刻刻都想着成为大唐真正的主人,五姓七望则与之完全相反。

赵郡李氏则是其中的一个另类。

在主要立场上,赵郡李氏与五姓七望同在一个阵营,但却又不甘心成为五姓七望中垫底的存在。

所以,现在的赵郡李氏其实是两边不讨好。

与李世民合作,被其他的五姓七望看不起,如果不是还没到翻脸的程度,其他人早就翻脸了。

但对于李世民来说,赵郡李氏既与自己合作,又做着损害自己的事情。

远了不说,就说眼前的:英烈祠一事刚开始的时候,不说整个大唐,但最起码整个京畿道,木料和石料的价格都涨上了天。

这里面就没有赵郡李氏的一份力量吗?

说白了,赵郡李氏就是想要两面通吃,但实际的结果却是两边都不愿意以合作者的身份与之走到最后。

赵郡李氏的这种行为……不能说不好,只能说相比直接站队,赵郡李氏这种行走在夹缝之间的做法有些太过于危险了。

不过好处也是有的,那就是这种办法的下限很高。

李唐皇室与五姓七望之争,到了最后无论胜利者是谁,大概率都不会对赵郡李氏下死手。

……

“公子。”

就在冯智彧站在西湖岸边低头沉思的时候,冯智的声音打破了他的思绪。

“嗯?怎么了?”抬起头的冯智彧脸上还带着几分没有回过神来的迷茫之色。

“有一支使臣的队伍抵达了江都,江都刺史安排人把他们护送到了这边,说是要借着运送木料的船将他们送往长安。”

“使臣?”冯智彧闻言有些好奇的问道。

“是的。”冯智低着头汇报。

“据江都刺史派来的人说,对方是倭国使臣,曾分别于前隋大业十年以及十一年遣隋,此番是他们第一次来我们大唐朝拜。”

“倭国?”冯智彧的眼睛眯了起来。

“是的。”冯智突感浑身汗毛紧竖,但还是应道。

“我知道了。”冯智彧摆了摆手,但是微眯的双眼却没有睁开。

……

倭国的遣唐使啊……

冯智彧知道,历史上倭国为了学习中原文化,曾经先后十几次派出了遣唐使团,直到后世,倭国的很多地方还都能看得到唐时期文化的影子。

从耕种到织造、建筑,甚至是铠甲和武器,倭国身上一直都有中原文化,尤其是唐文化的影子。

可以说,遣唐使给倭国带回去的技术,让倭国前进了一个大阶段都不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