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世界与生物世界的理论大一统
迄今为止,我们的科学还没有认识到生命的特殊性质,正是这些性质使生命成为物质现实的基础。这种将生命和意识作为理解更大范围宇宙的要旨的世界观,即生物中心主义,围绕着主观体验,也就是我们所说的意识,与物理过程的关系而展开。
这是我穷尽一生都在苦苦追寻的巨大谜团。一路走来,我得到了很多人的帮助,当然,更重要的是我站在现代一些最伟大、最受赞誉的人的肩膀上。将生物学置于其他科学之上,试图找到令其他学科避而不谈的万物理论,我也得出了一些会令前辈们感到震惊的结论。
人类基因组图谱已经绘制完成,人类即将了解宇宙大爆炸后的第一秒,这些消息都让人激动不已,这都源于人类与生俱来的对完整性和整体性的渴望。
但这些综合性的理论大多没有考虑到一个关键因素,就是像大爆炸或者基因组这样的概念,是我们创造出来的。故事是由生物创作的,观察是由生物进行的,事物也是由生物来命名的。这就是我们疏忽的地方,而科学也从未正视过这一最熟悉又最神秘的因素——意识。
美国思想家、文学家、诗人爱默生的小品文《经验》就直面了他那个时代浅显的实证主义:“已经知道,我们不是直接看到,而是间接看到事物的。而且没有办法纠正这些有色的、扭曲的角度,也没有办法计算它们的误差。也许这些主观角度有创造性的力量,也许根本没有什么客体。”
乔治·伯克利(George Berkeley)也得出了类似的结论。他说:“我们唯一能感知到的东西,就是我们的知觉。”
乍一看,生物学家也许不太可能成为宇宙新理论的来源。但是,当生物学家认为他们已经发现了胚胎干细胞形式的“通用细胞”,以及一些宇宙学家预测未来 20 年可能会发现一个统一的宇宙理论时,他们必会将现有的“物理世界”理论与“生物世界”理论统一起来。
还有什么其他学科可以解决这个问题吗?在这方面,生物学真的应该是第一个也是最后一个科学研究领域。人类创造的用来理解宇宙的自然科学释放了我们的本性,但同时也暴露了一个深层次的问题:我们未能保护科学不受投机性理论的影响,这些理论已经进入了主流思想,现在伪装成了事实,如 19 世纪的“以太”、爱因斯坦的“时空”和新千年的“弦理论”等,“弦理论”甚至在不同的领域爆开了新的维度。不仅是弦,还有在宇宙边缘闪烁的“气泡”,都是这种推测的例子。当今,到处可见还未被发现的维度,在某些理论中,维度可以多达 100 个,它们有些像汽水吸管一样蜷缩在空间的每一点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