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父母的咨询
二姐可跟三哥不一样,三哥会宠着她,二姐是真揍她。
再者,她把话说出口后,也意识到自己说的不合适。
江瑾瑜看着姐妹俩的互动,心里一暖,想起自己的弟弟。
她和弟弟也是这样,在外人面前相互维护、相互帮衬。
江瑾瑜的嘴角勾起一丝微笑,她用圆话的方式帮着赵元英解了围,打破了客厅里的尴尬气氛。
之后三个人聊起其他话题,江瑾瑜尽量包容赵家姐妹。
这让赵元芳、赵元英没过多长时间,就‘姐姐’、‘姐姐’的称呼起她。
至于一开始那‘江姐姐’前面的‘江’字,就被她们吞掉了。
近一个小时后,厨房里传来周雅琴的喊声:“孩子们~吃饭啦~”
“桌子收拾收拾,一起过来端啊!”
客厅里的赵家姐妹,还有江瑾瑜听见,赶紧停下聊天,一起出来。
车棚里的赵元吉,以及回来后就帮忙的赵启铭也起身,一起往厨房那里走。
不过他们父子,是被周雅琴嫌弃的组合。
“洗手去!”
“衣服也给我换了!”
“你看看你们是什么样子?”
“这么脏,怎么让人吃下饭去?”
赵元吉和赵启铭同时‘呵呵’傻笑,两父子这么蒙混,又换来周雅琴的一记白眼儿。
不过周雅琴嘴上说的凶,手上却一直给他们父子准备着温水、毛巾。
赵元吉和赵启铭就是知道周雅琴刀子嘴豆腐心,所以在这些小事儿上基本不与她争辩。
她说教,混过去就好。
洗漱完、上了饭桌,赵启铭和周雅琴分别扮演好角色,好好招待江瑾瑜母女。
不过由于江瑾瑜母女性别的原因,赵启铭只是敲边鼓,周雅琴才是主陪的那个。
对于赵家人的热情,江瑾瑜跟着母亲连连答谢。
如此,客厅里的气氛倒是渐渐火热,大家也慢慢熟悉,聊得更开。
也不知怎的,又聊到赵元吉身上。
“这孩子,不听话!”
“好好的工作,非得辞不行。”
“搞什么翻新自行车...”
“我们完全不懂!也给不上建议。”
“就只能允许他先试上半年。”
“半年后啊,我看他还是免不了要进厂里。”
“下海做生意,哪有那么容易?”
“郑姐,咱们可都是从80年代过来的,那时候下海的人有多少亏的血本无归,咱们还不清楚吗?”
赵元吉看着对外人吐槽自己的母亲,有些无奈。
不过他也知道,母亲这是心里慌,是心里没底。恰好气氛又到了,就不吐不快。
不过赵元吉很快发现,他还是小瞧他母亲了。
当周雅琴把吐槽对郑婧说完后,顺势,就把这个问题又抛给江瑾瑜。
“瑾瑜,你说,这小子是不是异想天开?”
“而且这小子还说什么把自行车翻新了,赋予文化价值、历史价值,就能赚好几倍的钱...”
“还拿奢饰品跟我们比喻...”
“这小子,脚简直就没站在地上,太飘了!”
“!”赵元吉带着惊讶看向母亲。
他没想到,母亲还有这样的‘小心机’,拐着弯的询问江瑾瑜对自己的项目看不看好。
江瑾瑜不仅仅是经济学方面的高材生,她还是银行的信贷科员。
对赵元吉类似的小项目进行贷款审查,正是她的职权范围。
可以说,江瑾瑜是周雅琴目前能接触到的,最专业的咨询人士。
“这还是我那个风风火火的母亲吗?”
赵元吉心中一阵唏嘘,但同时又闪过一片温暖。
尽管他知道母亲的帮忙可能没有任何用处,江瑾瑜不可能比自己更清楚这个行业的前景。
但母亲费尽心思为自己谋划,甚至不惜违背她一向做人的原则。这还是让赵元吉感受到母亲最无私的爱。
上一世,母亲好像也是这样。
知天命的年纪,为自己奔波。每天把她累得气喘吁吁。但推着自己这个儿子走的脚步,一步都没停下。
赵元吉悄悄低下头,不让自己发红的眼眶露出来。
而他这一行为,让江瑾瑜等人有些误会。以为他是被周雅琴说的不好意思了。
赵启铭不着痕迹的在桌下踢了周雅琴一下,周雅琴反瞪赵启铭一眼,又用目光对着他朝江瑾瑜那边示意示意。
很快,赵启铭明白妻子的意思。
他眉头一挑,赞叹妻子的反应快。
在回家之后,他想到了用自己的手艺帮帮儿子。但都没想到,找江瑾瑜帮着看看赵元吉的事儿。
江瑾瑜那么有见识,她肯定比他和周雅琴两个人看得远。
如果江瑾瑜可以提点儿意见,或者帮忙规划规划,那赵元吉的路无疑会顺畅很多。
所以,他赶紧转变思路,配合着周雅琴一起‘吐槽’起赵元吉。
赵元吉听着父母的双簧,那些感动的情绪都没了。
他甚至想朝父母龇龇牙:“爸!妈!别唱戏了!你们这也太明显了!真当人家听不出来吗?”
江瑾瑜一开始还没听出来。
但等到周雅琴、赵启铭每说一句,都加一句“瑾瑜你怎么看”时,她就听出来了。
心中对周姨和赵叔的小心思洞若观火,面上,江瑾瑜也开始判断,要不要说说她自己的意见。
从一般人情来说,这是不合适的。
尽管两家是邻居,但不是那种通家之好。
人家自己家的家事,说好了可能就得一句“谢谢”,说不好,当场翻脸的都有。
但周姨、赵叔殷殷切切...
能听得出来,他们是真的在为这个小儿子担心。
今天凑在一起是个缘分。加上,江瑾瑜还记起她和赵元吉的另一段缘分。所以,她权衡着说了一些。
“元吉...”
“瑾瑜姐。”
“你为什么想要下海创业呢?”
“为了赚钱!为了改变命运!”赵元吉在这里说了一些半真半假的谎话:“我看到了我们老板通过创业改变三代家贫的命运,所以,我想做第二个、第三个他。”
“嗯~你有目标是好的,尽管这个目标确立的不够远大。但它也能成为你在创业的枯燥、失败中坚持下去的动力。元吉,很好!学会朝着一个方向努力。”
说到这里,江瑾瑜习惯性的从身边的包里拿出笔记本开始记录。她先写完刚刚谈话中的重点,接着继续询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