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先秦,天命在赵!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87章 周天子伐秦

原本的历史上,去年也就是前256年,因为秦国兵锋日进的缘故,为了削弱秦国,韩王(一说楚国)忽悠周天子传檄天下,约诸侯共同击秦,响应者寥寥。

最后唯有燕国、楚国出兵,外加周天子反复动员得来的6000士卒,被秦人打得落花流水。

周天子伐秦失败,不仅没能达成削弱秦国的目的,反被秦国反攻,西周君被迫投降,亲自到咸阳叩头认错,西周国乃亡。

同年,周赧王郁愤而终。至此,周朝名存实亡。

七年后秦庄襄王时期,时任秦相的吕不韦发兵攻灭东周国,周王室覆灭,周朝灭亡,祭祀断绝。

但是在这个时空,秦人谋取上党地失利,去年攻赵再次失败,被打得丢失了河东全境,山东诸国无战争之忧,自然不会主动发起战争。

但是历史的神奇之处就在于,不论前因怎么改变,总会有新的原因促使人踏上原本的道路。

韩王看到原本势不可挡的秦人接连两次被赵国打败,甚至损兵折将丢失了河东地,还让赵国占据了原本属于韩国的上党地,他心里的嫉恨就像野草一样疯长。

上党本是属于韩国的土地!

可是韩国的国力却不支持他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也无力动用武力从周边的秦国、魏国、赵国身上咬下一块肉。

而眼睁睁看着邻国强大也不是他能接受的。

正当他绞尽脑汁的时候,他将目光转向了周王室。

此时的周王室已经分裂成了东西两个公国,衰微到仅有洛阳、巩邑(河南巩邑)两部分,仅有几座成和周边很有限的区域。

恰巧,周王室仅剩的地盘就在韩国的怀抱里。

韩王当然不敢吞并周国,这件并不困难的事会让韩国陷入危险境地。

他写信给周天子,恭维宗周的正统地位,说自己如何钦慕王室,如何怀念当年天子号令诸侯的威势。

当然,这些都是屁话。

周天子理所当然地不敢答应。

周王延在位已经60年了,他太老了,老到曾经炽热的血液都已经冷却,也没有力气再折腾。

韩王没有气馁,数次写信给他灌迷魂汤,吹捧天子在天下人心中的威望,哭诉秦国如何欺人太甚,周王延仍不为所动。

正当韩王气馁时,范雎辞去秦国相位回到封地的消息出来,没过多久又传来范雎病逝的消息。

两年间,秦国接连失去将、相。

韩王得知消息,顿觉得这是一个难得的契机。

赵国三公九卿制度推行后,朝会形成了惯例,三日一朝,所有中央千石以上的官员都要参加。

“韩王邀我共同上书天子,请求天下传檄天下共伐秦,众卿以为如何?”

赵煦面向众臣高座,穿着赤衣玄裳,目光扫视殿中众臣道。

殿中陷入片刻的沉默。

自从掌权一年多以来,赵煦威势日盛,殿中群臣虽然大多是他亲自提拔,对于这种大事也不敢轻易吐露心声。

司寇李斯小心地瞥了赵煦一眼,玉旈遮面看不清表情,他也拿不准赵煦的想法。

这两年来,赵煦在国内大刀阔斧的改革,对外却很克制,哪怕是又开始进犯的匈奴人,也下令北军全线防守不得出击。

李斯暗道:“这种事您又不可能同意掺和,您还问什么?”

果然,有几个千石小官试探性地进言,说可以接受韩王的请求,赵煦不置可否。

“韩王然好谋无断,见小利而忘命。”

后方有人出列进谏道:“臣以为他只是想借赵国之威势,狐假虎威,逼迫天子同意伐秦。”

“我赵国如今,宜静不宜动。”

李斯分明看见赵煦微微点头,面前的玉旈微微晃动,便将方才出声那人记在心里。

赵煦微微点头的动作并不是只有李斯一人看到,这下子大家都像是收到了明确的信号,争先恐后表达自己的“真知灼见”。

赵煦也只能尊重朝堂的意见,回信给韩王婉拒了此事。

不过并非所有事都是如此有默契,每次朝会到最后都会变成大乱斗,吵得不可开交。

比如被封为信平君的廉颇,如今还在河东郡囤兵,他上书请求能将手下五万士卒的家人也一同接过去安置在河东地,以使士卒安心屯田不再思归。

这个请求立刻引起了朝中很多的不满,纷纷表示决不能答应。

甚至有人直接道廉颇这是有了异心,先解决士卒的后顾以后,下一步就是拥兵自重,割河东而独立。

反对者则认为士卒久不归乡难免影响军心,而且河东地夹在赵国与秦国之间,廉颇疯了才会想自立,他的宗族妻子可都还在邯郸。

立刻就有人辩驳称廉颇代人出身,不得朝廷信任,素闻他对大王有怨言。况且妻子儿女不过衣服,以他的权位什么样的女人找不到?

每次都是这样,有了争议就相互公扞,越扯越远,有时候甚至彪出几句粗话,脾气差点的直接就动手,好好的朝堂便得鸡飞狗跳。

每次这个时候就是虞卿这位御史中丞出马,以君前失仪的罪名让黑衣卫拉出去,各打五十大板了事。

赵煦有时候都头疼。

真不怪赵国君王总是耳根子软,总是中离间计做出自毁长城的事。

就赵国群臣这德行,嘴里说的全是公事,心里的打算却不得而知,而且立场千奇百怪。

不过好在赵煦对于朝堂的把控很严,一经他拍板决定过后的事,不论大小都要严格执行,还要抽查进度,事后还有各种审核,如果不能让赵煦满意,只有免官一条路。

因此这两年来,赵国上下都卯足了劲,也让他的步子迈的越来越大。道路、统一钱币、开荒屯田、军械换新…一件件事都是吞金大户。

若非有货殖司出售纸张源源不断的有钱财进来,又从东方的齐国购买了大量的粮食,赵国恐怕早就出问题了。

这个时候,赵煦对发动对外战争暂时没有兴趣。

日子一天天过去,韩王收到了赵国的回信,对于赵国的拒绝虽然不甘,却也没有办法。好在他不只是给赵国发了信,还有南方的大国,楚国。

楚王不仅答应,并且请求周天子发檄文的信已经送到了洛阳,非常积极。周天子终于心动了。

不同于弱小的韩国,楚国哪怕不如从前,也有带甲百万。

楚王在信中所说的内容,同韩王然别无二致。但是因为两者地位的不同,在周天子心里的份量也全然不同。

况且楚王在信中承诺,击败秦国以后会将一部分秦国领土作为供奉献给天子,加上秦国如今内部也有些不稳定,周天子考量之下,决定遵从“大家”的意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