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章 观音禅院拜菩萨
出了玉州城往东,黑风山下不远有一清净佛地。此地掩映于翠微深处,古木参天,梵呗隐隐,朱甍碧瓦,飞檐斗拱,雕梁画栋,山门巍峨,却是一古朴庄严的观音禅院。
院内层层殿阁,迭迭廊房。三山门外,巍巍万道彩云遮,五福堂前,艳艳千条红雾绕。两路松篁,一林桧柏。钟鼓楼高,浮屠塔峻。正是:上刹祇园隐翠窝,招提胜景赛娑婆。
入得门来,但见几株古梅斜倚墙角,枝头虽无花,然清香犹存。正中有一大殿,飞檐翘角,琉璃碧瓦,瑞霭环绕,殿前香炉铜绿斑驳,香烟袅袅升腾,直入云霄,殿内供奉那观音大士,金身端坐,慈悲祥和,双目微垂,俯听众生。
好个禅院!香火正鼎盛,前来拜菩萨的香客络绎不绝,或是黑风山周遭乡野之地的村民,或是从玉州城赶来的百姓,一一供拜香火,施舍钱物,求那菩萨保佑。
“狼老弟,既到了菩萨的禅院,咱也进去拜拜?”
“也好,听猪兄的!”
猪八戒和李长青一路同行,很快便行至黑风山下,正要上山时,见一幽深古静的观音禅院坐落于此,钟声鸣鸣,香火鼎盛。
二人向守门的和尚行个礼数,随着香客们进了禅院,听着佛钟之音,念经之声,闻着缕缕燃香之气,顿时心平气和,如入菩萨道场。
正殿中,诸多香客持着香,排着队,在菩萨金像前叩拜,祈祷,诉说心中苦楚,求那各般心愿。
“求菩萨保佑我能发大财,做大买卖!”
“菩萨,俺家媳妇三年未生子女,求菩萨赐个娃娃来!”
“菩萨啊,我相公去考功名了,求您一定保佑他高中榜首,当上大官。”
……
或男或女,或老或少,香客们恭恭敬敬进入正殿,跪拜在菩萨像前虔诚求愿,有求财的,求官的,求子的,求平安的,五花八门,要说这观音菩萨也忒忙,什么事都求得上他。
“观音禅院!”
李长青立在殿前,抬头一瞧,见匾额上书写四个大字,金光熠熠,分外惹眼。
对了,他怎忘了,黑风山下确有一座观音禅院。
五百年前,唐僧和孙悟空行至此处,在禅院留宿,可禅院的金池长老痴迷袈裟,瞧上唐僧的锦斓袈裟,欲据为己有,后听信广智广谋之谗言,想放火烧死唐僧师徒,结果惹了大祸,将观音禅院烧个干净,自己也一头撞死了。
如今,这禅院早已重建,比往日更加精致辉煌,香火旺盛,至于那位五百年前的金池长老,无人还记得。
“弟子悟能,拜见观音大士!”
“凌虚子,拜见观音菩萨!”
猪八戒和李长青步入正殿,敬香上拜,礼敬之心发自肺腑,莫有丝毫懈怠。
凡人上香拜菩萨,是为求事,无事不登三宝殿嘛,这二人却不同,不求财不求名不求平安,只凭一颗礼拜之心,敬慕菩萨而已。
上了香,拜了礼,二人退出殿外,与禅院的和尚闲聊,打听黑风山的事。
果然如李长青所料,这观音禅院正是金池长老的那座禅院,被烧毁后一直荒废在此,足足四百年无人问津,直至百年前,黑风大王下界,重归黑风山,才花费心力建了禅院,恢复如旧。
原来,是那黑熊精的功劳。
倒也不奇怪,黑熊精受观音菩萨点化,在南海落伽山当守山大神,菩萨即是他的恩师,见此禅院破败,菩萨金像无人参拜,自不会不理。
“咦?哪来的臭味?”
李长青和猪八戒走至殿口,正要离去,忽闻见一股臭烘烘的味道扑面而来,一下皱起眉头,捂住口鼻。
抬头一瞧,见有两个气势汹汹的成年大汉进了禅院,一个身穿锦缎衣袍,作商人打扮,大腹便便,手里拎着把锄头,旁边跟着个布衣泥裤的庄稼汉,肩上挑着个担子,两头挂着木桶。
正是那木桶泛出臭味来,装着浇田的大粪,好是不雅。
没等和尚们反应过来,二人已径直进了正殿,不上香,不拜礼,气冲冲闯过供桌,往观音菩萨的金像扑去,似有深仇大恨一般,双眼冒红,破口大骂。
“什么鬼菩萨!根本是骗人的!”
“老子要做件大买卖,求这菩萨保佑发财,越求越亏钱,如今连本带利全亏光了,奶奶的!”
商人怒火冲天,抡起手中的锄头便往菩萨金像上砸。
砰!
砸得石屑乱飞,金漆掉落,莲花台上爬满密密麻麻的裂痕。
农夫亦不甘示弱,指着菩萨的脸骂骂咧咧。
“这菩萨不保佑人,只会害人,是个妖魔咧!”
“俺求你保佑我家孩儿平安,月月给你上香,可前两日,呜呜,我家孩儿被一蟒蛇给活吃了,拜你有啥子用!”
说罢,端起那盛粪的木桶,猛地一泼,将黄灿灿的无物泼在菩萨金像上,恶臭的气味顿时弥散大殿,香客们全捂着鼻子逃了出去。
如此亵渎菩萨,这还了得!
和尚们纷纷冲进大殿,将那二人按倒在地,清理菩萨像的污秽之物,修补裂痕,好一阵忙乎。
见状,猪八戒止步门外,倒瞧起了热闹,望着那依旧庄严慈爱,俯瞰众生的菩萨,道了句无奈的风凉话,“瞧,当个菩萨也不易咧!”
“人家求你这,求你那,你若办不成,人家便要恨你骂你!”
李长青耸耸肩,也觉得颇为荒诞。
“二人如此亵渎,菩萨不会惩戒他们么?”
猪八戒晃晃脑袋,不以为然,“菩萨之心性,同于大道,怎会和凡夫一般见识呢,莫说坏他一座金像,就算真身在此,受凡夫打骂,也断不会生一丝嗔恨,只念着如何度化这受苦众生。”
“我等莫及!我等莫及啊!”
李长青微微点头,望着那大殿中的菩萨金像,更生钦仰之意。
怪不得观音菩萨在天地三界,广受神仙凡人,芸芸众生的敬仰供奉呢,不仅因其成道久远,神通广大,更因闻声救苦,度化众生的慈悲心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