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2章 上架感言
一晃眼,就要上架了,这本书一路勉勉强强,总算是写到了这一步,也算是写书过程中的一个里程碑。
首先还是要感谢所有点进来看书的读者老爷们,虽然我一个新人写的有很多的不足,但你们的追读才是我每天坚持码字的动力。
说起来,我也是一个经年的老读者了。
只不过纸上得来终觉浅,当自己提起笔想要创作的时候,才发觉脑海里空洞又干巴,根本不能支撑起一个完整的故事脉络,所以目前的情节有很多处理的不好的地方,在这里给大家道歉了。
当然,还要感谢我的编辑无书,没有他给我这个扑街的机会,这本书也大概率胎死腹中。
其实三国是一个烂大街的题材,自己开了这本书以后,才发现写书和读历史,有很大的区别。
即便历史频道的读者,比寻常的路人有更充分的知识储备,但一本历史小说,往往并不是以历史知识见长。
网文,最核心的部分还是人文和故事。
而我偏偏空看了一些史料,对人文和故事的把控,大大不足。
哎,路漫漫其修远兮,还要多加练习才是。
说回这本书目前涉及到的一些历史人物(作者自己的观点,读历史吗,各说各话。)
皇甫嵩:皇甫氏是一个在大汉关键路口,没有做出选择的家族,即便这个家族一直延续到宋朝,甚至在魏晋南北朝时期也人才辈出,但终究受限于凉州地区的政治生态,没有能更进一步。
历史上,刘宏是想要让皇甫嵩和董卓互相制衡的,只不过皇甫嵩人比董卓老实的多,刘宏棋差一招,才酿成了董卓入洛霍乱的根源,宋朝的时候有士人因此还怪在皇甫嵩的头上,也是要了亲命了。
但皇甫嵩的军事能力,没的说,汉末三杰之首。
董卓:许多人对董卓有个误解,就是董卓是个很有为的武夫。
但是从史料中,董卓作为武人,几乎没有什么特别有说服力的战绩,这个人如果抛去武夫的滤镜,看他的行事,更像是一个政治投机者,而且几波大的机会,都把握住了。
甚至他入洛一开始,就只有三千人,硬生生被他在洛中玩出了花样,才把袁绍筹谋的果实夺取了。
不过,他和皇甫嵩一样,受限于出身,党人不愿意和他玩,即便他愿意让渡权力出来,最后引来的还是讨伐。
可惜了,但他也从历史人文的角度证明了,力的作用是相互的,东汉朝廷对凉州人的态度,最后成为了回旋镖,戳死了东汉。
刘宏:灵帝是一个很有为的实干家。
假如我去做一个抽卡游戏,刘宏起步也是b+的一张卡,甚至我觉得可以给到a。
作为东汉的第十二位皇帝,他治下的大汉,积重难返,而他身为皇帝,又不可能成为天降猛男,造自己的反,可即便如此,从历史的诸多事迹中,我们依旧能清晰的看到,刘宏对政治有着非常清楚的认知,有着足够的智慧。
但党人的力量实在是太大了。
无力回天,就是他的写照。
刘宏本人的能力其实很不错,他懂得在政治上树立结构,侍中寺这个由他开创的玩意,其实在中国历朝历代中,是许多官职的前身。
并且,他在任上,平定了高句丽,刻印了“熹平石经”(对人们校对版本、规范文字提供了准确的范本),创办了鸿都门学,大力引入了胡床,胡椅。
文治武功都算有所建树。
当然,刘宏最为人诟病的,还是贪财,享乐。
而这两点,对于普通人来说,可能只能算一般毛病的缺点,在他一个皇帝的身上,被无限的放大了。
这是权力给他带来的缺点,也是权力给东汉人民带来的苦难。
……
其他人物,大多数读者都不怎么感兴趣,我也就不多做赘述。
历史是个任人妆点的小姑娘,小说却需要别样的演绎。
我还要继续修炼,争取能够写出自己满意,老爷们喜欢的书来。
最后,如果真的有老爷看到这里,还是求个订阅,以慰我心。
(顿首了.jpg)
……
最后推一下几个朋友的书。
《大明权臣:从嘉靖朝科举开始》--沐冬人
《贞观风流》---狂炫折耳根
《重生先秦,天命在赵》---3A小吴建材批发
《科举起家,改造大明》---清风若白
《LOL:我真得锐评你了》---庄小孟
《大明首辅:从淳安知县开始》---江上云间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