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三节 传统文化基本精神

文化中凝聚的精神是促进民族文化奔流向前的源动力,是民族发展的基石,体现了一个民族的历史痕迹与精神特质。因此,中国传统文化长期发展的精神基础,也可以说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思想,正是这些精神带领着一批又一批中华儿女披荆斩棘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中国传统文化基本精神的主体内容包括以人为本、天人合一、贵和尚中、刚健有为。

一 以人为本

“以人为本”在政治上是指“以民为本”,即民本思想。中国民本思想的产生可从春秋战国时期一直追溯至封建社会末期。在漫漫历史长河中,中国进步的思想家、政治家几乎都主张和宣传“民本”思想,从而使之成为中华文化中影响最广、延续最久的一种哲学和政治思想。“以人为本”也可称为人文主义或人本主义,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大特色,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神底蕴。用中国传统方式来说,就是在天、地、人之间,充分认可并肯定人的能力,在人与神之间,以人为中心。

中国传统文化价值系统的确立,中国传统文化主体内容的嬗变,中国古代各种哲学派别、文化思潮的关注焦点,以及整个中国传统文化的政治主题和价值主题,始终围绕着人生价值目标的揭示、人的自我价值的实现而展开。人为万物之灵,天地之间人为贵,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基调。

中国传统文化具有超越宗教的情感和功能。换言之,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神本主义始终不占主导地位,恰恰相反,人本主义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以人为本”的人本主义思想传统,把道德实践提到至高地位,对于人的精神的开发和个体道德的建立有着重要意义。它以道德教育代替宗教信仰,用道德自觉抵制宗教强制,大大丰富了中国传统文化的人文精神。

当然,传统的人本主义思想,由于过分强调道德的作用,也存在一定的消极因素。以儒家思想为主导的人本主义文化具有明显的重人伦轻自然、重群体(家族)轻个体的倾向,只强调个人的义务和道德人格的独立性,而不重视个人的权利与自由。因此,我们应该辩证地审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以人为本”。

二 天人合一

“天人合一”的思想源于先秦,经汉儒和宋儒的发展而逐渐成为一种成熟的思想。早期的天人关系先后经历过天命至上、道法自然、天人相参等不同阶段,历代儒学大家主要从顺从和效仿天地之道入手,将天地之道内化为人德修为,而后引导人们格物致知,正心、诚意、修身、养性、齐家、治国、平天下。这种思想直接影响中国个人、社会和政治等方面长达2000余年。天人关系从来都不是一成不变的,它能与时俱进。当下天人关系可以归为人与自然的关系,人要不断调整自己和天地万物的关系,在扩大自身权力、福利的同时,也要肯定万物的价值,努力达成协同共生的和谐环境。从这个意义上说,“天人合一”是正确的、非常有价值的一种思想。

中国古代的天人合一思想充分显示了中国古代思想家对于主客体之间、主观能动性与客观规律性之间关系的辩证思考。根据这种思想,人不能违背自然,不能超越自然界的承受力去改造自然、征服自然、破坏自然,而只能在顺从自然规律的条件下去利用自然、调整自然,使之更符合人类的需要,也使自然界的万物都能生长发展。同时,自然界对于人类,也不是一个超越异己的本体,不是宰制人类社会的神秘力量,而是可以认识、可以为我所用的客观对象。这种思想长期实践的结果,是得到自然界与人的统一,人的精神、行为与外在自然的一致,自我身心平衡与自然环境平衡的统一,以及由于这些统一而达到的天道与人道的统一,从而实现完满和谐的精神追求。天人合一的思想,对于解决当今世界由于工业化和无限制地征服自然而带来的环境污染、生态平衡遭破坏等问题,具有重要的启迪意义。

三 贵和尚中

贵和谐,尚中道,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之一。它在中华民族和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过程中起过十分重要的作用。这种文化精神哺育出的中华儿女,可以为了民族共同利益超越地域、阶级、种族、时代的界限,为民族的长远利益不懈奋斗。

“和”字从语义上看,包括了和蔼、和乐、和美、和谐等含义,表明了民族的一种向往和追求。“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达到中和的状态后,宇宙万物与人类各安其位、各守其分、各得其所,这就是中国古代的“贵和”思想。这种思想往往是和“尚忠”联系在一起的。这对于社会的稳定和发展是必不可少的。做事不走极端,着力维护集体利益,求大同存小异,保持人际关系和谐,是中国人普遍的行为准则。这对于民族精神的凝聚和扩展,对于统一的多民族政权的维护,无疑有着积极作用。

四 刚健有为

刚健有为作为中国文化基本精神之一,是人们处理天人关系和各种人际关系的总原则,是中国人的积极人生态度的理论概括和价值提炼。

刚健有为的一个突出表现,是“日新”“革新”的观念在历史实践中为人们所普遍接受,并积极促进“顺乎天而应乎人”的社会变革。《礼记·大学》主张“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周易·革卦》肯定“天地革而四时成,汤武革命,顺乎天而应乎人。革之时,大矣哉”这种革故鼎新的思想,后来成为不同历史时期朝野上下津津乐道的变革观念,成为有道讨伐无道的思想武器。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与刚健有为密切相关,或者说作为刚健有为思想之重要表现的,是坚持独立人格的思想。孔子认为,为了实行仁德,宁可牺牲自己的生命,而决不苟且偷生。他说:“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论语·卫灵公》)他在自己的治国平天下方略不为统治者接受的时候,并不改变初衷,曲学阿世,而是坚持“道不行,乘桴浮于海”(《论语·公冶长》)的原则。他始终坚持“天下有道则见,无道则隐”(《论语·泰伯》)的人生准则,决不与黑暗统治同流合污,因而赢得了人们的尊重,成为后世坚持独立人格、保持自尊自重高尚气节的榜样。孟子明确表示“舍生而取义”(《孟子·告子上》),他认为“大丈夫”应有“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孟子·滕文公下》)的气概,这种坚持独立人格的气节,成为烛照中华民族奋然前行的精神力量。南朝齐梁时的无神论思想家范缜,坚持真理,不“卖论取官”,便是受传统的独立人格思想熏陶的结果。这种坚持独立人格、注重“大丈夫”气节的思想,无疑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优良传统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