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点归纳
要点一:科学的实践观及其意义
(一)科学实践观的创立与发展
1 创立
马克思科学阐明了人类实践的本质和作用,创立了科学的实践观。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马克思系统论述了实践的观点,揭示了科学实践观的基本内容。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马克思、恩格斯进一步指出,物质资料的生产是人类历史中首要的社会实践活动,是其他一切历史活动得以进行的前提。
2 发展
列宁在《唯物主义和经验批判主义》中明确提出“生活、实践的观点,应该是认识论的首要的和基本的观点”,阐述了实践基础上认识的辩证运动和发展,强调“如果把实践标准作为认识论的基础,那么我们就必然得出唯物主义”。毛泽东在《实践论》中对社会实践在人类认识过程中的重要地位和决定性作用作了系统阐释。邓小平坚定支持真理标准问题大讨论,强调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强调思想和实际相符合,主观和客观相符合。习近平重视实践第一的观点,强调实践创新的重要意义,认为“实践没有止境,理论创新也没有止境”,要“不断推进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实现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的良性互动、相互促进,推动知行统一不断达到新境界。
科学实践观从主观和客观、主体和客体的统一中把握实践,揭示了实践的本质,指明了实践是人类能动地改造世界的社会性的物质活动,科学阐明了人类实践活动的特点、结构、形式和实践标准等问题,深刻揭示出实践与认识的发展规律,形成了完整科学的理论体系。
(二)科学实践观的意义
科学实践观的创立和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克服了旧唯物主义的根本缺陷,为辩证唯物主义的创立奠定了科学的理论基础;第二,揭示了实践对认识的决定作用,为能动的、革命的反映论的创立奠定了科学的理论基础;第三,在人类思想史上第一次揭示了社会生活的实践本质,为唯物史观的创立奠定了科学的理论基础;第四,为人们能动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提供了基本的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
要点二:实践的本质与基本结构
实践是人类生存和发展最基本的活动,是人类社会生活的本质,是人的认识产生和发展的基础,也是真理与价值统一的基础。
(一)实践的本质
(二)实践的基本结构
人的实践活动是以改造客观世界为目的的客观过程,是实践的主体与客体之间的相互作用,这种相互作用必须借助于一定的手段和工具,即实践的中介。实践的主体、客体和中介是实践活动的三项基本要素,三者的有机统一构成实践的基本结构。
1 实践主体
在实践活动中,实践主体是指具有一定的主体能力、从事现实社会实践活动的人,是实践活动中自主性和能动性的因素,担负着设定实践目的、操作实践中介、改造实践客体的任务。
(1)能力:自然能力和精神能力,精神能力又包括知识性因素(首要的能力)和非知识性因素(情感和意志因素)。
(2)基本形态:个体主体、群体主体和人类主体。
2 实践客体
实践客体是指实践活动所指向的对象。
类型:从是否为实践所创造的角度看,可划分为天然客体和人工客体;从自然界与人类社会两个领域相区分的角度看,可划分为自然客体和社会客体;从物质性和精神性相区分的角度看,可划分为物质性客体和精神性客体;等等。
3 实践中介
实践中介是指各种形式的工具、手段以及运用、操作这些工具、手段的程序和方法。
两个子系统:一是作为人的肢体延长、感官延伸、体能放大的物质性工具系统;二是语言符号工具系统。
正是依靠这些中介系统,实践的主体和客体才能够相互作用。
(三)实践主体与客体的关系
实践的主体和客体相互作用的关系,包括实践关系(最根本)、认识关系和价值关系。实践的主体和客体与认识的主体和客体在本质上是一致的。认识的主体和客体的关系不仅是认识和被认识的关系,而且首先是改造和被改造的关系。主体认识客体的过程,也是主体改造客体的过程。
实践的主体、客体和中介是不断变化发展的,因而实践的基本结构也是历史地变化发展的,这种变化主要表现为主体客体化与客体主体化的双向运动。
1 主体客体化
主体客体化是指人通过实践使自己的本质力量作用于客体,使其按照主体的需要发生结构和功能上的变化,形成了世界上本来不存在的对象物。它是人的体力和智力的物化体现,是主体的本质力量通过实践活动积淀、凝聚和物化在客体中(人类一切实践活动的结果都是主体客体化的结果)。
2 客体主体化
客体主体化是指客体从客观对象的存在形式转化为主体生命结构的因素或主体本质力量的因素,客体失去客体性的形式,变成主体的一部分。
主体客体化与客体主体化的双向运动是人类实践活动中两个不可分割的方面,它们互为前提、互为媒介,人类就是通过这种运动形式不断解决现实世界的矛盾。
(四)实践形式的多样性
1 基本类型
实践的形式可分为三种基本类型:一是物质生产实践;二是社会政治实践;三是科学文化实践。
物质生产实践是最基本的实践活动,构成全部社会生活的基础;社会政治实践和科学文化实践在物质生产实践基础上产生和发展,受物质生产实践的制约并对其产生能动的反作用。
2 新类型
虚拟实践是伴随信息化和网络化发展而产生的,其实质是主体和客体之间通过数字化中介系统在虚拟空间进行的双向对象化的活动,主要活跃于网络世界,具有交互性、开放性、间接性等特点。虚拟实践是实践活动的派生形式,同时又对现实的实践活动产生重大影响。
(五)实践对认识的决定作用
要点三:认识的本质与过程
认识的本质是主体在实践基础上对客体的能动反映,这是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对认识本质的科学回答。人的认识过程是一个在实践基础上不断深化的发展过程,既表现为实践基础上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再从理性认识到实践的具体认识过程;又表现为从实践到认识,再从认识到实践的循环往复和无限发展的总过程。
(一)认识的本质
深刻把握认识的本质,需要弄清各个哲学派别在这个问题上的不同观点。
续表
在人的认识活动中,反映特性与能动的创造特性是不可分割的。反映和创造不是人类认识的两种不同的本质,而是同一本质的两个不同的方面。其一,创造离不开反映,创造存在于反映之中,创造过程是在相互联系的多个方面的反映基础上实现的;其二,反映也离不开创造,反映是在创造过程中实现的。
(二)从实践到认识
1 主要表现
在实践基础上,认识活动由感性认识能动地飞跃到理性认识,也就是“从生动的直观到抽象的思维”,这是认识运动的第一次飞跃。
2 感性认识
感性认识是人们在实践基础上,由感觉器官直接感受到的关于事物的现象、事物的外部联系、事物的各个方面的认识,包括感觉、知觉和表象三种形式。
3 理性认识
理性认识是指人们借助抽象思维,在概括整理大量感性材料的基础上,达到关于事物的本质、全体、内部联系和事物自身规律性的认识,包括概念、判断、推理三种形式。
4 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辩证统一
第一,理性认识依赖于感性认识;第二,感性认识有待于发展和深化为理性认识;第三,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相互渗透、相互包含。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辩证统一关系是在实践的基础上形成的,也需要在实践中发展。
5 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必须具备的基本条件
第一,投身实践,深入调查,获取十分丰富和合乎实际的感性材料(基础);第二,经过思考的作用,运用理论思维和科学抽象,将丰富的感性材料加以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处理加工,形成概念和理论的系统。
(三)从认识到实践
从认识到实践的飞跃,是认识过程的第二次能动的飞跃。
1 意义
第一,认识世界的目的是改造世界;第二,认识的真理性只有在实践中才能得到检验和发展。
2 实现飞跃的条件
实现由认识向实践的飞跃,需要经过一定的中介环节,包括确定实践目的、形成实践理念、制定实践方案、进行中间实验、运用科学的实践方法等。除此之外,从认识到实践的最后一个环节,是对人民群众进行组织和宣传,让理论为群众所掌握,并转化为改造世界的物质力量。只有这样,理论才能真正发挥指导作用,真正转化为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强大物质力量。
要点四:实践与认识的辩证运动及其规律
实践与认识的辩证运动,是一个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又由理性认识到实践的飞跃,是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循环往复以至无穷的辩证发展过程。
从实践到认识,再从认识到实践,实现了人们认识具体事物的辩证运动过程。经历了两次飞跃,实践与认识的运动就算完成了吗?回答是:既完成了,又没有完成。
说它“完成了”,是针对具体事物的认识而言的。在由认识到实践飞跃的这个阶段,如果能够实现预期目的,预想的思想、理论、计划和方案在实践中变为事实或大体变为事实,那么人们对于在某一发展阶段内的某一客观过程的认识运动就可以算是完成了。
说它“又没有完成”,是针对实践和认识运动过程的向前推移、向前发展而言的。人们的实践是向前推移、向前发展的,人们的认识运动也应随之推移和发展。然而,正如习近平指出的,“实践没有止境,理论创新也没有止境。世界每时每刻都在发生变化,中国也每时每刻都在发生变化,我们必须在理论上跟上时代”。因此,要“不断认识规律,不断推进理论创新、实践创新、制度创新、文化创新以及其他各方面创新”。
毛泽东强调:“一个正确的认识,往往需要经过由物质到精神,由精神到物质,即由实践到认识,由认识到实践这样多次的反复,才能够完成。”如此“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循环往复以至无穷,而实践和认识之每一循环的内容,都比较地进到了高一级的程度”。这就是认识辩证运动发展的基本过程,也是认识运动的总规律,表明认识是一个反复循环和无限发展的过程。这个过程既不是封闭式的循环,也不是直线式的发展,往往充满了曲折以至反复,因而是一个波浪式前进和螺旋式上升的过程。
在实践和认识的辩证运动中,主观必须统一于客观,认识必须统一于实践。这种统一是认识和实践的矛盾在发展中的统一,是具体的、历史的统一。所谓具体的统一,是指主观认识要与一定时间、地点、条件下的客观实践相符合,它是具体的,而不是抽象的;所谓历史的统一,是指主观认识要同特定历史发展阶段的客观实践相符合。
要点五:真理的客观性、绝对性和相对性
(一)真理的客观性
1 真理的含义
真理是标志主观与客观相符合的哲学范畴,是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
2 真理的客观性
真理的内容是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真理中包含着不依赖于人和人的意识的客观内容。
3 真理的一元性
真理的客观性决定了真理的一元性。真理的一元性是指在同一条件下对于特定的认识客体的真理性认识只有一个,而不可能有多个。
(二)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
真理是一个过程。就真理的发展过程以及人们对它的认识和掌握程度来说,真理既具有绝对性,又具有相对性,它们是同一客观真理的两种属性,这是真理问题上的辩证法。任何真理都是绝对性和相对性的统一,二者相互联系、不可分割。
1 真理的绝对性
真理的绝对性是指真理主客观统一的确定性和发展的无限性。
2 真理的相对性
真理的相对性是指人们在一定条件下对客观事物及其本质和发展规律的正确认识总是有限度的、不完善的。
3 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的辩证统一
从真理的两重性上看,真理的绝对性与相对性相互依存,任何真理都既是绝对的,又是相对的。真理的绝对性与相对性又是相互包含的。从真理的发展上看,人类的认识是一个不断深化的过程,永远处在由真理的相对性走向绝对性、接近绝对性的转化和发展过程中。
根源:人类认识世界能力的无限性与有限性、绝对性与相对性的矛盾。
4 绝对主义和相对主义
割裂真理的绝对性与相对性的辩证关系,就会走向形而上学的真理观,即绝对主义和相对主义。绝对主义(独断论):片面夸大真理的绝对性,否认真理的相对性,认为真理是永恒不变的。相对主义:片面夸大真理的相对性,否认真理的绝对性,从而导致错误做法。
马克思主义作为客观真理,是绝对性和相对性的统一。马克思主义正确反映了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因而具有绝对性。马克思主义并没有穷尽对一切事物及其规律的认识,仍需要随着社会实践的发展而发展,因而又具有相对性。马克思主义真理的绝对性要求我们必须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马克思主义真理的相对性又要求我们必须在实践中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
(三)真理与谬误
真理与谬误是人类认识中的一对永恒矛盾,它们之间既对立又统一。第一,真理与谬误相互对立;第二,真理与谬误的对立又是相对的,它们在一定条件下能够相互转化。
真理与谬误的对立统一关系表明,真理总是同谬误相比较而存在、相斗争而发展的。
要点六:真理的检验标准
(一)哲学史上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争论
真理的检验标准,就是依据什么来判定认识的正确与错误。对此,哲学史上存在各种各样的观点。旧唯物主义哲学承认真理的客观性,在什么是检验真理标准的问题上作过一些有益的探讨。但它也没有科学地解决真理检验标准的问题。
知识链接
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
1978年5月11日,《光明日报》发表《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一文,重申马克思主义实践观的基本原则,批判“两个凡是”的错误观点。强调检验真理的标准不能到主观领域内去寻找,而是只能依靠社会实践。任何思想、理论即使已经在一定的实践阶段上证明是真理,在其发展过程中仍然要接受新的实践的检验而得到补充、丰富或纠正。1978年5月12日,《人民日报》《解放军报》等重要报刊全文转载该文,在全国引起强烈反响,揭开了真理标准问题讨论的序幕。
(二)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实践之所以能够作为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是由真理的本性和实践的特点决定的。
1 从真理的本性看
真理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发展规律的正确反映,它的本性在于主观和客观相符合。
2 从实践的特点看
实践具有直接现实性。实践的直接现实性的品格,是实践能够成为检验真理唯一标准的主要根据,也使实践成为最公正、最有权威的“终极审判官”。
在实践检验真理的过程中,逻辑证明可以起到重要的补充作用。所谓逻辑证明,是指运用已知的正确概念和判断,通过一定的推理,从理论上确定另一个判断的正确性的方法。
(三)实践标准的确定性与不确定性
1 实践标准的确定性
实践标准的确定性即绝对性,是指实践作为检验真理标准的唯一性、归根到底性、最终性,离开实践,再也没有其他公正合理的标准。
2 实践标准的不确定性
实践标准的不确定性即相对性,是指实践作为检验真理标准的条件性。实践都会受到主客观条件的制约,会受到历史条件的种种限制。所以,实践标准又具有不确定性。
坚持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既要看到实践标准的确定性,防止和反对否认真理标准问题的唯心主义、怀疑主义和相对主义,又要看到实践标准的不确定性,防止和反对教条主义和独断论错误。
要点七:真理与价值的辩证统一
(一)价值
价值是反映主体和客体之间意义关系的哲学范畴,是客体对个人、群体乃至整个社会的生活和活动所具有的意义。价值既具有主体性特征,又具有客观基础。
知识链接
“杏林春暖”是人生的一种价值
晚年在庐山下隐居的董奉,并不种田,而是为众多慕名而来求医的人治病。他有一个独特的规矩:治病不取分文,但要求被治愈者种植杏树作为纪念,轻症痊愈种杏一棵,重病之人种杏五棵,渐成漫山杏林。杏子熟了以后,董奉除了用杏来换取稻米维持生活外,还救济贫苦的老百姓和接济旅途上断了盘缠的路人,而且还回收杏仁入药。有一年,因为粮食绝收,周边村庄闹起了严重的饥荒。危急关头,董奉为百姓打开了自家的粮仓,无偿发放所有的粮食。
董奉的善举被后世所传颂,人们以“杏林春暖”或“杏林春满”称颂他的医道高明、医德高尚。
(二)价值的基本特性
价值具有主体性、客观性、多维性和社会历史性四个基本特性。
1 主体性
价值的主体性是指价值直接与主体相联系,始终以主体为中心。
2 客观性
价值的客观性是指在一定条件下客体对于主体的意义不依赖于主体的主观意识而存在。
3 多维性
价值的多维性是指每个主体的价值关系具有多样性,同一客体相对于主体的不同需要会产生不同的价值。
4 社会历史性
主体和客体的不断变化决定了价值的社会历史性。
(三)价值评价及其特点
1 含义
价值评价是主体对客体的价值以及价值大小所作的评判或判断,因而也被称作价值判断;价值评价是对客观价值关系的主观反映。
2 特点
第一,评价以主客体之间的价值关系为认识对象;第二,评价结果与评价主体直接相关;第三,评价结果的正确与否依赖于对客体状况和主体需要的认识;第四,价值评价有科学与非科学之别。
价值评价要以真理为根据,要有利于人类主体的生存和发展,与社会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相一致,推动社会历史进步。价值评价要以最广大人民的需要和利益为根本。对于任何主体而言,是否推动社会历史进步,是否符合社会发展趋势,是否维护、满足了最广大人民的需要和根本利益,是价值评价的最高标准,是判断特定主体实际需要是否合理的最高尺度。
(四)价值观与核心价值观
1 价值观
价值观是人们关于价值本质的认识以及对人和事物的评价标准、评价原则和评价方法的观点的体系。
2 我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我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包括: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
它科学回答了我们要建设什么样的国家、建设什么样的社会、培育什么样的公民的重大问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当代中国精神的集中体现,凝结着全体人民共同的价值追求。
(五)真理与价值在实践中的辩证统一
人们的实践活动总是受着真理尺度和价值尺度的制约。
1 实践的真理尺度
在实践中,人们必须遵循正确反映客观事物本质和规律的真理。
2 实践的价值尺度
在实践中,人们都是按照自己的尺度和需要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3 真理与价值(真理尺度与价值尺度)是紧密联系、不可分割的辩证统一关系
一方面,价值尺度必须以真理为前提;另一方面,人类自身需要的内在尺度,推动着人们不断发现新的真理。真理尺度与价值尺度的统一也是具体的、历史的,二者的统一会随着实践的发展而不断发展到更高级的程度。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充分体现了真理尺度与价值尺度的辩证统一。
要点八:认识世界的根本目的在于改造世界
(一)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及其辩证关系
1 认识世界
认识世界就是主体能动地反映客体,获得关于事物的本质和发展规律的科学知识,探索和掌握真理。
2 改造世界
改造世界就是人类按照有利于自己生存和发展的需要,改变事物的现存形式,创造自己的理想世界和生活方式。
3 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是相互依赖、相互制约的辩证统一关系
一方面,认识世界有助于改造世界,正确认识世界是有效改造世界的必要前提;另一方面,人们只有在改造世界的实践中才能不断地深化、拓展对世界的正确认识。
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是一个充满矛盾的过程。主观和客观的矛盾是人类认识和实践活动中的基本矛盾,也是人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动力。
(二)改造客观世界和改造主观世界及其辩证关系
改造客观世界与改造主观世界是辩证统一的。只有在改造客观世界的实践中,才能深入改造主观世界;只有认真改造主观世界,才能更好地改造客观世界。二者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缺一不可。
马克思主义关于在改造客观世界的同时改造主观世界的观点具有重要意义。首先,有助于我们提高认识世界的能力,努力做到主观符合客观,更好地处理主观世界与客观世界的关系;其次,有助于我们提高自身的思想修养和精神境界;最后,有助于我们改造外部世界的同时高度重视并努力实现人自身的改造。
(三)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过程是从必然走向自由的过程
续表
认识必然和争取自由,是人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目标,是一个历史性的过程。必然与自由的关系贯穿于人类存在和发展的始终,并成为人类存在和发展的永恒矛盾,因此也是人类存在和发展的永恒动力。
要点九: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一)一切从实际出发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根本要求
一切从实际出发,就是要把客观存在的事物作为观察和处理问题的根本出发点,这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根本要求和具体体现。从实际出发,就是要从变化发展着的客观实际出发,从特定的社会历史条件出发,按照客观世界的本来面目认识世界而不附加任何外来的主观成分。从根本上说,就是要从客观事物存在和发展的规律出发,在实践中按照客观规律办事。
(二)实事求是是中国共产党思想路线的核心
中国共产党在领导人民进行革命、建设、改革的长期实践中,逐步形成和确立了一条正确的思想路线,其基本内涵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这条思想路线是中国共产党对马克思主义理论发展作出的重大贡献,其核心是实事求是。
要点十:坚持守正创新,实现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的良性互动
(一)坚持守正创新
1 要坚持守正不动摇
(1)守正的含义:坚持实事求是,坚持真理性认识,坚持正确政治方向。
(2)做法:我们要以科学的态度对待科学,以真理的精神追求真理,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不动摇,坚持党的全面领导不动摇,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动摇,始终站在历史正确的一边,始终沿着正确的道路前进。
2 要坚持创新不停步
(1)创新的含义:坚持解放思想,破除与客观事物进程不相符合的旧观念、旧模式、旧做法,发现和运用事物的新联系、新属性、新规律,更有效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2)做法:我们要紧跟时代步伐,顺应实践发展,以满腔热忱对待一切新生事物,不断拓展认识的广度和深度,敢于说前人没有说过的新话,敢于干前人没有干过的事情,以新的理论指导新的实践。
3 守正创新就是坚持守正与创新的辩证统一
守正与创新是相辅相成的,守正是创新的前提和基础,创新是守正的目的和路径。
(二)努力实现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的良性互动
守正创新彰显着党的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的时代要求。实践创新为理论创新提供不竭的动力源泉。理论创新为实践创新提供科学的行动指南。
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不是孤立进行的,而是在与另一方的互动中完成的,二者相互促进、辩证统一,不断实现更高阶段的创新发展。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的良性互动,指理论创新与实践创新之间存在良好的、积极的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或者说二者之间形成相互激发、共同促进的因果关系。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在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良性互动过程中不断向前发展的。新时代提出新课题,新课题催生新理论,新理论引领新实践。
名人名言
必须坚持守正创新。我们从事的是前无古人的伟大事业,守正才能不迷失方向、不犯颠覆性错误,创新才能把握时代、引领时代。我们要以科学的态度对待科学、以真理的精神追求真理,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不动摇,坚持党的全面领导不动摇,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动摇,紧跟时代步伐,顺应实践发展,以满腔热忱对待一切新生事物,不断拓展认识的广度和深度,敢于说前人没有说过的新话,敢于干前人没有干过的事情,以新的理论指导新的实践。
——习近平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