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书人物大全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135章 3.卫绾从车夫到丞相

汉武帝在位时,一共用了13位丞相,卫绾是他的第一任丞相。汉武帝的丞相,可是一个高危职业,而卫绾从一介车夫逆袭成为丞相,还难得地获得了善终的结局,他是怎样做到的呢?

卫绾是代郡大陵人(今山西文水县),天生臂力过人,善于驾车,而文帝喜欢飙车,卫绾因此当上了郎官,侍奉汉文帝。后来又累积功劳,逐渐升为中郎将。卫绾性情敦厚谨慎,心无旁骛。景帝刘启做太子的时候,曾经招呼皇上身边的近臣一起喝酒,卫绾称病不去,因为他认为作为皇帝身边的人,去参加太子的酒宴,恐怕会招来是非,刘启心里多少有些不高兴。文帝驾崩前,嘱咐刘启说:“卫绾是忠厚人,你可得好好待他。”景帝即位后,对卫绾还是心存芥蒂,对他视而不见。卫绾于是做事越发恭敬,一丝不苟,丝毫不敢怠慢。

有一次,景帝到上林苑狩猎,特意命令卫绾作为护卫同乘一车。回来时景帝问:“你晓得为什么能和我同乘一车吗?”卫绾说:“我只是代郡的一名车夫,侥幸被先帝提拔,担任中郎将,我不知道为什么?”景帝接着问道:“我做太子时召你来,你不愿意来,为什么?”卫绾回答:“臣死罪,不过我确实是生病,是生病,”景帝看他一脸真诚,相信了他,从此才真正原谅了他。

景帝要赐给他一把宝剑作为奖赏,卫绾拒绝说:“先帝赐给我的宝剑已经有六把,我不敢再接受了。”景帝问:“很多人都喜欢宝剑,你可以用来交换和买卖呀,难道你的宝剑一直留到了现在?”卫绾说:“都在!”景帝让他拿来六把宝剑,果然宝剑还在鞘中,没有使用过,景帝大为感动。

卫绾严于律己,宽以待人。手下郎官有过失,他总是替他们遮掩,从不与别人争辩。而自己有了功劳,总是谦让给他人。景帝认为他廉洁公正,忠厚而没有什么诡计,就任命他为河间王刘德的太傅。刘德是景帝的第二子,废太子刘荣同母弟,母亲是栗姬。吴楚七国叛乱时,景帝诏令卫绾为将军,率领河间王的军队平息叛乱。卫绾立下了战功,被升任中尉。从这一角度来看,卫绾的能力其实是比较全面的。当然他善于藏拙,从不居功自傲。

第二年,景帝废了太子刘荣,并且准备诛杀太子的党羽栗卿等人。景帝考虑到卫绾太忠厚,要是让他去诛杀栗卿,他肯定不忍心,便赐他告假还乡,而派郅都去逮捕栗卿。事情完结后,景帝立胶东王刘彻为太子,重新召回卫绾,任命他为太子太傅,升任御史大夫。五年后,卫绾取代桃侯刘舍担任丞相。

卫绾在丞相任上只是按照章程办事而已,勤勤恳恳,没什么建树,也没什么过失。这其实是卫绾的大智慧,因为丞相作为百官之首,本就会引起皇帝的猜忌,如果高调行事,无疑会面临功高震主的局面。景帝认为卫绾敦厚忠贞,可以辅助小皇帝,因此信任卫绾,给予他的赏赐很多。

卫绾担任丞相三年之后,景帝驾崩,武帝即位。武帝建元元年,武帝发现在景帝时期,朝廷逮捕很多无辜者入狱,卫绾身为丞相没有尽到责任,罢免了卫绾的丞相之位。其实卫绾被罢免,主要在于得罪了窦太后。窦太后推崇黄老之术,提倡无为而治。而汉武帝刚刚即位,要广纳贤才,力主新政,下诏:“举贤良方正能言直谏之士”。卫绾提出罢黜法家和纵横家两个学派的学者,虽然没有提“罢黜百家”,但依然引起了窦太后的不满,便迁怒于卫绾这个丞相和太子的老师。《道德经》说: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卫绾也因此得以从武帝和窦太后的纷争中脱身,得以善终,也是幸事。卫绾去世,谥号为哀侯。嗣子卫信继承爵位,因为助祭的酎金不足,被撤销封爵。

卫绾从车夫到丞相,一生平稳逆袭,靠的是敦厚忠贞和大智若愚。他没有什么突出的成绩,但他更值得尊重,因为他代表了大部分的普通人,中规中矩,努力工作,过着平常的日子,有着平常的幸福和烦恼。侥幸得以做到丞相,又机缘巧合被罢免,正如徐志摩所说的“得之我幸,失之我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