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三、21世纪中国质量革命的区域探索
区域经济发展战略是指对一定区域内经济、社会发展有关全局性、长远性、关键性的问题所做的筹划和决策。说得更具体些,是指在较长时期内,根据对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状况的估量,兼顾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各方面关系,对区域经济发展的指导思想、所要达到的目标、所应解决的重点和所需经历的阶段以及必须采取的对策的总筹划和总决策。随着经济的发展,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的质量革命也在悄然发生,并取得了巨大成就。其中最典型的就是珠三角的深圳市、长三角的苏州市和京津冀的雄安市。下面就以这三个区域中的典型代表为例阐述中国质量革命的区域探索。
(一)深圳市质量革命实践
深圳在原有的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基础上,先后提出“效益深圳”和“深圳质量”的发展目标,逐步进入经济高质量发展阶段。深圳市政府围绕创造“深圳质量”,努力做到“六个着力”:一是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着力提升经济发展质量;二是以改善公共服务为重点,着力提升社会发展质量;三是以绿色低碳为导向,着力提升生态发展质量;四是以推进特区一体化为突破口,着力提升城市发展质量;五是着力深化改革创新,为创造“深圳质量”提供制度保障;六是着力扩大区域合作,为创造“深圳质量”拓展空间。创造“深圳质量”,就是坚持以质取胜,追求更高水平的物质文明,使创新能力更强、产业结构更优、内生动力更足,国际竞争力一流;就是坚持以人为本,追求更高水平的社会文明,使法制更加健全,社会更加和谐,人民更加幸福;就是坚持文化强市,追求更高水平的精神文明,使人的发展更全面,人民生活丰富多彩,社会风貌昂扬向上;就是坚持内涵发展,追求更先进的城市文明,使城市布局更加合理,功能更加完善,现代化国际化水平更高;就是坚持低碳理念,追求更先进的生态文明,使资源消耗更少,环境代价更低,人与自然更加和谐。
数字技术的发展能为经济高质量发展赋能增效。深圳大力发展数字经济和产业新技术,推动了产业结构的迭代升级和经济高质量发展,其数字经济规模位居全国一线城市首位。深圳市通过利用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技术,实现了数字经济产业与实体产业深度融合以及服务业的集成创新;通过将先进科技与食品安全领域相结合,以人民群众为中心,创建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实施食品安全战略,在不断加强食品安全监管、推进信息化追溯体系建设、打造食品安全示范亮点、对标国际创新监管等方面持续发力,以食品安全助力民生幸福;通过创建“星期三查餐厅”“九号查酒”“食安探源”“农产品任你查”等品牌项目,为深圳市营造了食品安全社会共治的良好氛围。深圳市利用科技力量创新监管模式,实现消费者、经营者扫码实时观看餐厅后厨视频,9类违法行为实时抓拍取证,让厨房面积在200平方米以上的餐饮单位和学校食堂实现“互联网+明厨亮灶”。
深圳市作为我国质量革命先发区,其主要特点如下:①城市综合竞争力是高质量发展的综合体现;②科技创新是高质量发展的关键;③制度创新是高质量发展的保障;④规则和标准是高质量发展的动力。
(二)苏州市质量革命实践
作为最早荣获全国质量强市的示范城市,苏州市一贯高度重视质量工作,一把手亲自主抓高质量发展。苏州市通过推行首席质量官、开展品牌认证、开展十大服务行业服务质量满意度调查、建立标杆学习培训基地、推行卓越绩效等方式,在全市营造浓厚的质量管理氛围。苏州市政府开展的高品质生活城市建设行动,增加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医药等四大先导产业的比重,产业体系加快优化升级;加大环保力度,老百姓生产生活环境持续优化;增加城乡公共服务支出,社会民生事业持续改善,探索出以提升生活品质为核心目标的城市发展新路子。
在种植、农副产品物流、养猪、食品、制药、化妆品、医院、物业、建筑、装修、保障性住房建设、园林、环保、燃气供应等与民生相关的领域,苏州涌现出博世、好孩子等一批示范企业,发挥了强大的标杆影响力,其质量管理呈现转型变革的良好趋势。中国质量奖是中国质量领域的最高荣誉,于2012年经中央批准设立,每2年评选一次。在2021年第四届中国质量奖及提名奖获奖的组织和个人名单中,苏州3家企业榜上有名:博世汽车部件(苏州)有限公司获得中国质量奖;好孩子集团有限公司、苏州市东吴物业管理有限公司荣获中国质量奖提名奖。
回看苏州的质量发展路径,其成功在于:强化标准引领,打响“苏州制造”品牌;提升服务能级,提升质量工作效能;发挥集群效应,提高产业创新水平;构建发展生态,赋能质量强市建设。
质量是“苏州制造”品牌发展硬核。苏州市正是以“苏州制造”为基点,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全面构建推动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和动力变革的高质量发展生态圈。质量强市,擦亮“苏州制造”金字招牌,已成为推动苏州制造业迈向“又大又强”的“破题密码”。
(三)雄安市质量革命实践
雄安市坚持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逐步建立涵盖规划、建设、发展各领域和全过程的雄安标准体系,创造“雄安质量”,打造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全国样板、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新引擎。
在容东片区电建智汇城项目现场,中国电建·智慧建造平台由数字建造建筑信息模型(building information management,BIM)管理系统、智慧安全HSE(health,safety,environment,健康、安全、环境)系统、智慧工地系统、区块链支付系统和区块链监理系统五大场景组成,并配置了决策支持中心模块,可支撑各级管理人员精准监督问题、精准决策指挥,提升监督能力,提高决策水平。雄安新区先期建立了工程建设标准关键质量指标体系,此后通过对现行国际、全国、行业、地方标准中设计工程质量的主要参数指标进行梳理和研究分析,沿用其中符合雄安建设要求、能保障和提高质量的强制性和关键性技术指标。而对于空白标准和指标,以及落后的标准和指标,雄安新区则提出了新增和提升指标。在监管层面,雄安新区构建“1+4”工程质量监管机制,由建设主管部门负责工程质量行政监管,实施“省住建厅+建设指挥部+综合执法部门+纪检监察部门”的工程质量监管跟进保障机制。
雄安新区同步规划的“孪生城市”,搭建起智慧城市基础框架。在这里,除了能看到这片“全国最大的工地”,看不到的“云上雄安”数字智能之城也在同步运行。新区每建设一栋楼,都会在数字雄安平台上生成一栋数字大楼。现实中哪怕更换一个路灯,都能在“云上雄安”平台上显示出来。每一栋建筑都是精密计算好的,运来的材料直接组装,大大减少了建筑材料的浪费。
在2022年“质量月”启动仪式上,雄安新区将打造工程质量管理体系作为“雄安质量”的重要内容,完成工程质量管理体系的系列调研课题,开展建设工程质量专项整治活动和“雄安质量杯”申报评选工作,推动“雄安质量”不断迈上新台阶。
我国各行业、各地区推行的质量革命,推动了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表1-1展示了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巨大成就。
表1-1 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成就(综合篇)



资料来源:国家统计局网站。
注:①为2022年数据;②为2021年数据;③为2013—2021年年平均或累计变动情况;④居民生活指标为2013—2022年数据;⑤为2015年数据;⑥为2016—2022年年平均增长量;⑦为2020年数据;⑧为2016—2020年年平均增长量;⑨2020年我国现行农村贫困标准下的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⑩为2013—2020年累计变化情况;⑪2010年农村贫困标准为每人每年生活水平在2 300元以下(2010年不变价);⑫2012—2020年脱贫地区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贫困地区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