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章 扬州处处可见采莲女
“好,那此关也便是过了,那老夫接着来出题。”宴溪先生连忙的说着。
“你这老不羞的,方才你在贵舫已是出过一题了,怎么到了这富舫又是你出题。”虽说宴溪先生是当世大儒,门下桃李无数,但还是有些不惧怕他的。
“我还以为是谁呢?原来是你这个老朱头,怎么你教弟子教不过我,今日要来和比一比不成。”
宴溪先生循着声音寻去,看到了一个同样是鹤发之人,只不过看上去极为板正,他虽然言语间不当回事,但还是起了危机感。
这扬州城有两家书院,一家是他家的宴溪书院,另一家就是这老朱头的安定书院。
要论治学水平,两家书院其实差不多,只不过这宴溪书院前身晏溪书院是晏殊大相公旅任泰州西溪盐仓任所辟建的,当朝的不少大人物与这宴溪书院都有千丝万缕的关系。
其声势比起安定书院倒是高了不止一筹了。
所以这被宴溪先生称作老朱头的安定先生与宴溪先生互相看不起的,后者说前者全靠了当年晏大相公的威势才有如今之名,名不副实,而前者却说后者吃不到葡萄说葡萄酸,全是污蔑。
虽然两个人在外人面前都是互相蔑视的样子,但他们彼此之间斗了这么多年,也知道彼此的真本事,十分重视。
“怎么,你这平日里最是正经不过的人物,也来了这地方。”宴溪先生还在暗戳戳的点着这老朱头,要知道这安定先生向来治学以严,是不允许学下弟子来这等场所的。
“哼,寇可往,吾亦可往。”这安定先生却是不与宴溪先生打嘴皮仗,他知道他是比不上这眼尖嘴利的。
在岸上了听闻了几首词,他就让下面的人驱马紧赶慢赶往这里来,好歹是算赶上了,看着王弃疾这俊逸之才,又暗骂一声宴溪先生,这老不羞都七十好几了,也不知道哪里来的精神,天天往这个地方跑,竟然让他得了头筹。
这身旁的倒也无一人敢出言劝阻,两个都是天下知名的大儒,哪个都不是他们轻易惹得起的,他们就差点看着这两小子在船上上演了全武行,也幸好,船上人挤人空间不大,施展不开。
“这拜关从来没有一人出两道题的。”
“刚才那芸娘一人不就出了两道题。”
“那是情势所逼,算不得数的。”
“我不管,你就说,这拜关是不是有过一人出两题的。”
······
两个人不知道争论了多久,直到两个人身乏力尽,没啥力气吵下去了。
也幸好两个老头子,本就没什么力气了,吵的时间不长,否则要都往这里的赶的人来看扬州两大书院的院长吵架不成。
“你这老不羞的,别为了你我这样的琐事耽误了千古机遇,你我都知道,遇到这样的机会,数遍历史也就那么几位,你既然已经得了一次机会,让给我一次,怎么样,我家里那几瓶桂花春给你怎么样?”
“三瓶?”
“好,就三瓶。”安定先生直接答应,要知道那桂花春可是和他女儿出生时的女儿红一起酿的,这么多年过去也就剩下了那么几瓶,不过能得到这样机会也算值了。
不过他也知道这老冤家是给他机会,要知道这样留名青史的机会,又岂是他那几瓶桂花春能够比的上的。
就这样两人达成了一致,其他人倒也想争一争这个机会,要知道这可是留名青史的机会,不过他们想想也就放弃了,今日这场合哪怕是扬州的知府,通判来了也是争不过的。
这两位大儒门下的弟子可不乏三品,四品之人,区区六品都排不上号的。
安定先生看着王弃疾若有所思,又看了看周围的人,缓缓说出了自己的题目。
“余尝闻古仁人君子,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今贤人愈少,不贤者愈多,奈何处置之,今求富贵者众多,品行高洁者少之,又闻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奈何处置之。”
有不少的人又是暗骂一声,怪不得这安定书院比不过这宴溪书院,净是些臭石头,这些话岂不是在指他们这些人是不贤的人,会影响别人吗?
要不是自家的孩子考不上宴溪书院,他们非得要自家的孩子马上从安定书院转学不成。
宴溪先生也是在摇着头,他们两相爱相杀了那么多年,哪能不知道对方的性子都是个愿国家变好的,只不过自己的嘴太毒了,让旁人忘了这安定先生也是不饶人的。
盛长柏和白烨在一旁还在思索,王弃疾看了看四周,心想今日这风头既然已经出了那么多次了,也不怕多那么一两次了,索性一次性出个痛快吧。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好一句,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世事如此,吾奈之何?”宴溪先生听闻不停的感叹着。
“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这一句更是好,若是喜欢莲花的人更多些,想这必能河清海晏吧。”
安定先生不知是故意的和宴溪先生作对,还是真的感慨,偏偏说着最后一句更好。
而四周的人却是不在乎这做的诗背后的含义,他们只在乎这诗好不好,他们读着这篇诗词,互相的看顾了一眼,仿佛都看到了未来这扬州湖上的莲花怕是随处可见了。
那时,扬州真可谓“陌上少年休植足,荷香深处不回头”,处处可见少年郎为采莲女停留驻足的身影了。
同时王弃疾所做的句子也飞快的向着四周传播着。
“再过一关,斩一将”
“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好文,好句”,此情此景发生在扬州城各个角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