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章 破晓
刘廷琮是番禺人,把他派回去番禺。
李长祥是四川人,四川正在被张献忠攻城略地,各部官兵节节后退,连秦良玉也只能苦苦支撑,所以这是一份苦差事。
哪里来的哪里去。
关键是淮安。
江西、湖广、浙江各地漕运的终点是淮安仓。
各地的民夫把粮食运输到了淮安仓,他们的任务就完成可以返回,接下来则是淮安仓转运到徐州仓、徐州仓转运到临清仓、临清仓转运到德州仓等等。
从这里可以看出淮安仓的重要性。
朱由检提出的海运就是从淮安开始。
各地把粮食集中运输到淮安后,由淮安出海运转至登州府,再由登州府抵达天津,从淮安到登州海岸线距离是五百余里,顺风航行只需要两三日的功夫。
道理是这个道理,可实际能不能成功,朱由检不敢保证。
所以朱由检派了范景文去南方。
范景文任劳任怨,刚刚把海子里的事情查完,结果就被皇帝派去了地方,对范景文而言太不公平,引起了许多人的猜测。
“皇上把许多青年才俊驱离京城派往地方,有何谋划?”
范景文这回没有发火。
他不反对自己去地方督运漕粮。
漕粮的重要性,他如何会不知道呢,只是皇帝最近两日的举动,又让他看不懂了。
皇帝手里有了好几百万两银子,又有了二十万石的粮食,这么庞大的物资,哪怕重新组建一支关宁军都没有问题,可皇帝仿佛并不看重。
朱由检怎么说。
之所以改成海运,是因为运河会被李自成大军给断绝么。
这说不了啊。
还有就是京城肯定是保不住的。
陈演这些人一定会投降。
他们投不投降,朱由检也不在意。
可是许多地方上的青年才俊都投降了,地方上的人心怎么办?
比如刘廷琮。
人家是庶吉士啊。
虽然只是番禺人,代表的却不只是番禺,身上兼顾了地方势力的期盼。
别看二十万石粮食很多。
京营将近两万人,运夫需要上万人吧,牲畜也要上万头,还有战马等,一个月的口粮和草料至少就是两万四五千石,三个月就是七八万石。
加上沿途军队的补给,军队规模越大,民夫需要的越多,消耗的也越多,二十万石粮食不算多。
对于大军而言,稳定的粮食来源才是关键。
所以朱由检可以让陈演这些政敌不少的人投降李自成,却不能让各地的政治新星也投降了。
这些庶吉士、翰林们来自于地方,在地方上有千丝万缕的关系,把他们派回去自己的家乡,一则起到稳定人心的作用,二者能维持多少漕运就是多少。
往年的漕运,哪怕只有一成能运输到自己的手里,朱由检也能缓口气。
朱由检告诉范景文,以集结各地军队的理由打发了他。
范景文见皇帝不愿意说实话,安静了片刻,向皇帝拱了拱手,背影显得孤单。
这才是最难的差事。
朝廷威望丧失,地方上也会观望。
加上漕运的麻烦,漕运虽然没有被禁止,只不过把从淮安之后的路线改为海运,可也不是一口气就能成功的,凑集这么多船只并不是简单的功夫。
每件事放在往常都是艰难的事务,何况是如今的大明。
如果是陈演,陈演绝对会推辞或找借口。
而范景文却没有拒绝。
最近这段时间的了解,朱由检已经确信,范景文的确是那种把国家大义放在心里的人,而不是嘴上一套实际上又是一套。
真心爱国的人,是真的存在的。
哪怕非洲也不少。
朱由检就见过。
非常的悲惨。
因为国弱,连声音都发不出来,滚烫的心被无声无息的消灭掉,连水花都没有,给了朱由检最深的震撼,也成为了他最恐怖的事情。
......
“勋贵都该杀。”
驸马都尉巩永固杀气腾腾。
王承恩一脸错愕。
大伙平日里的确瞧不起你,对你多有得罪,可也不用如此吧,一朝大权在握,就要赶尽杀绝?
“为何。”
朱由检现在一个人当两个人使用。
明明迫在眉睫,许多事情却只能等,比如关宁军。
吴襄不开口,朱由检也绝不开口。
必须吴襄先开口,朱由检才能顺水推舟。
比的就是定力。
哪怕眼看着就没有时间了。
朱由检心里在慌,也要平静待人,越是如此,越不能让人看到他慌。
“勋贵们虽然用粮食购买了土地,却仍然贪心不足,京城的物价不但没有压下去,反而还在上涨,皇上,他们世代沐浴皇恩,却行此狼心狗肺之举。”
巩永固不甘的骂道。
想到平日里受这些人的鄙视,巩永固就极其的不爽。
什么玩意。
如今锦衣卫上下都控制在他的手里,加上皇帝的信任,整个京城里头,谁敢违背皇上,现在的皇上和以前不同了,巩永固不认为自己要加入勋贵们的圈子。
朱由检倒没诧异。
了解此人的身份,以及环境之后,此人说出的话就不难理解了。
而且此人的确脾气不怎么好。
这又是性格原因。
如果这位驸马都尉性格油滑些,能舍下脸面向太监勋贵们多说好话等等,说不定也能改善他的处境。
正因为身份加性格,所以太监鄙视他,文臣疏远他,勋贵漠视他。
只是呢。
勋贵们的做法虽然让人恶心,朱由检还真没有办法。
这就是政治啊。
哪怕恨得要死,当面却要维持体面。
除非平衡被打破。
勋贵们的凭仗,不但不可能被打破,朱由检还需要更深的依赖。
见皇帝不松口,巩永固只能退而求其次。
“皇上,臣请去募兵。”
“可。”
朱由检同意。
巩永固却愣住了。
没想到皇帝如此轻易答应。
朱由检真无所谓。
以前没钱没粮,巩永固去何处募兵。
现在手里有钱有粮,巩永固坚持要去募兵,可以让他去尝试,不过朱由检并没有做指望。
京城如此多的人口,只要给钱给粮,并不会募不到兵。
可这样的兵有什么样呢。
最早一批的义军,并不缺乏几万十几万的规模,往往被数千边军给消灭,何况现在的对手是从义军里卷出来的李自成部。
战斗力,机动力等方面皆是国内的天花板。
同意巩永固去募兵,并不是指望他能带出一支能帮上忙的军队,而是希望可以协助维持后方的秩序,当然,这是巩永固能不负众望的情况下。
万一事情没办成,反而办砸了,拖后腿了呢。
要是旁人,朱由检不会痛快的答应。
钱粮不是这么浪费的。
只是看在巩永固个人的情分上,朱由检决定相信他一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