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章 【读史笔记·三国志】【名臣奏疏语录篇四四】
刘靖上疏陈儒训之本
背景
刘靖其人。刘靖,文恭,豫州沛国相县(今安徽省濉溪县)人,刘馥之子。刘靖历任黄门侍郎、庐江太守、河内太守、尚书、河南尹、大司农、卫尉。
奏疏背景。儒家思想一直是正统的治国理政学说,曹魏政权建立之初,魏文帝曹丕为了培养儒学人才在黄初年间恢复两汉的太学制度,并置博士以传授经学以来,至此太学已经历了二十多年的发展。然而,尽管有官方的重视和推动,太学的教育效果却并不尽如人意。太学虽然存在多年,但罕见培养出有成就的人才。这主要是由于博士的选拔标准过低,导致教学质量参差不齐;同时,许多儒生是为了逃避兵役而进入太学,缺乏真正的求学之心;而高门贵族的子弟则耻于与太学为伍,更不愿入学深造。针对此现象刘靖上书陈述当前太学的弊端以及改革方向,提出了“举善而教不能,则劝”(推举贤能之士去教化那些能力或德行不足的人,那么民众之间就会相互勉励,形成良好的社会风气)的观点。
原文
刘靖上疏陈儒训之本曰:“夫学者,治乱之轨仪,圣人之大教也。自黄初以来,崇立太学二十余年,而寡有成者,盖由博士选轻,诸生避役,高门子弟,耻非其伦,故无学者。虽有其名而无其人,虽设其教而无其功。宜高选博士,取行为人表,经任人师者,掌教国子。依遵古法,使二千石以上子孙,年从十五,皆入太学。明制黜陟荣辱之路,其经明行修者,则进之以崇德;荒教废业者,则退之以惩恶。‘举善而教不能,则劝’,浮华交游,不禁自息矣。阐弘大化,以绥未宾;六合承风,远人来格。此圣人之教,致治之本也。”
注解
刘靖上疏阐述儒家教育的根本重要性时说道:“学问之道,实为治理国家、平息乱世的准则与典范,是圣人留给后世的伟大教诲。自黄初年间以来,我们尊崇并设立了太学,至今已有二十余年之久,然而成效却并不显著,培养出的人才寥寥无几。这其中的原因,主要在于博士的选拔标准过于宽松,导致教学质量参差不齐;同时,许多学生入太学不过是为了逃避徭役,而非真心求学;而那些出身显赫的高门子弟,更是耻于与太学为伍,认为那不符合他们的身份地位,因此根本不愿入学。这样一来,太学虽有其名,却无真正求学之人;虽有教育之设,却未能收到应有的成效。
为了改变这一现状,我认为应当严格选拔博士,务必选择那些品行高尚、能够成为众人表率,且精通经学、足以胜任教师之职的人,来执掌太学,教授国子监的学子们。同时,我们应当遵循古法,强制要求二千石以上官员的子孙,自年满十五岁起,均须进入太学接受教育。此外,还应明确制定升降奖惩制度,对于那些经学精通、品行端正的学生,应予以提拔,以彰显其德行;而对于那些荒废学业、不守教规的学生,则应予以降职或惩罚,以儆效尤。如此,推举贤能之士去教化那些能力或德行不足的人,那么士子之间就会相互勉励,形成良好的社会风气,而那些浮华交游的不良风气自然消弭。
通过这样的举措,我们能够弘扬圣人的教化之道,安抚那些尚未归顺的地区与人民;使天下各地都能沐浴在圣人的教化之下,远方的宾客也因此而慕名而来。这便是圣人之教所追求的境界,也是实现国家长治久安的根本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