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章 【读史笔记·三国志】【名臣奏疏语录篇三零】
陶丘一等奏请魏帝礼尊管宁
背景
管宁其人。管宁,字幼安,是北海郡朱虚县(今山东省临朐)人,汉末天下大乱后,管宁与邴原、王烈等人避居辽东。在山谷中结庐讲学,传授《诗经》《书经》,整治威仪、陈明礼让等教化工作,深受当地百姓的欢迎和爱戴。管宁的贤名远播,曹魏多次征召他入朝为官。从魏文帝曹丕到魏明帝曹叡再到曹芳,多位皇帝都下诏征召管宁,但他均坚辞不受。华歆、陈群等朝中大臣也多次举荐他,管宁也始终不为所动。管宁在外三十余年才回归故里。正始二年(241年),当曹芳再次下诏以“安车蒲轮,束帛加玺”的礼节聘请他时,恰逢管宁去世,享年八十四岁。管宁一生淡泊名利、坚守道德操守的精神深受后人敬仰。他不仅在学术上有所成就,更在人格魅力上树立了典范。
原文段一
正始二年,太仆陶丘一、永宁卫尉孟观、侍中孙邕、中书侍郎王基荐宁曰:
臣闻龙凤隐耀,应德而臻,明哲潜遁,俟时而动。是以凤鸣岐山,周道隆兴,四皓为佐,汉帝用康。伏见太中大夫管宁,应二仪之中和,总九德之纯懿,含章素质,冰洁渊清,玄虚澹泊,与道逍遥。娱心黄老,游志六艺,升堂入室,究其阃奥,韬古今于胸怀,包道德之机要。
中平之际,黄巾陆梁,华夏倾荡,王纲弛顿。遂避时难,乘桴越海,羁旅辽东三十余年。在乾之姤,匿景藏光,嘉遁养浩,韬韫儒墨,潜化傍流,畅于殊俗。
注解
正始二年,太仆陶丘一、永宁卫尉孟观、侍中孙邕以及中书侍郎王基,联名上疏举荐管宁,其疏文言辞恳切,内容如下:“臣等闻说,龙凤之姿,隐其光辉,唯应圣德而显;明哲之士,潜藏幽遁,静待天时而后动。昔日凤凰鸣于岐山,预示周道之昌盛;商山四皓出山辅佐,汉室因此得以安康。今臣等见太中大夫管宁,其人品性契合天地之中和,汇聚九德之纯粹美好,内蕴文采而不外显,品性高洁如冰清玉洁之渊,心境玄远淡泊,与大道共游。他倾心于黄老之道,遨游于六经之艺,学问已至登堂入室之境,深得其精髓奥妙,胸怀古今智慧,掌握道德之精要。
中平年间,黄巾之乱四起,中原动荡不安,王纲不振,社会秩序混乱。管宁为避时难,毅然乘舟渡海,远赴辽东,旅居异地三十余载。在此期间,他如同《易》中‘乾’卦初六之‘姤’,隐匿身影,收敛光芒,以高尚的隐逸生活涵养浩然之气,深研儒墨之道,虽未显于世,但其思想却如涓涓细流,潜移默化,影响至远方异域,使不同风俗之地亦能感受到其德行之光。”
原文段二
黄初四年,高祖文皇帝畴谘群公,思求隽乂,故司徒华歆举宁应选,公车特征,振翼遐裔,翻然来翔。行遇屯厄,遭罹疾病,即拜太中大夫。烈祖明皇帝嘉美其德,登为光禄勋。宁疾弥留,未能进道。今宁旧疾已瘳,行年八十,志无衰倦。环堵筚门,偃息穷巷,饭鬻糊口,并日而食,吟咏《诗》《书》,不改其乐。困而能通,遭难必济,经危蹈险,不易其节,金声玉色,久而弥彰。揆其终始,殆天所祚,当赞大魏,辅亮雍熙。衮职有阙,群下属望。昔高宗刻象,营求贤哲,周文启龟,以卜良佐。况宁前朝所表,名德已著,而久栖迟,未时引致,非所以奉遵明训,继成前志也。陛下践阼,纂承洪绪。圣敬日跻,超越周成。每发德音,动谘师傅。若继二祖招贤故典,宾礼俊迈,以广缉熙,济济之化,侔于前代。
注解
黄初四年之时,高祖文皇帝(即曹丕)广开才路,咨询群臣,渴望寻求品德与才能兼备的贤人。故司徒华歆举荐了管宁,认为他正是符合这一标准的人选。于是,朝廷特遣公车前往征召,管宁因此得以从远方振翅高飞,欣然应召而来。然而,在赴京途中,他遭遇了艰难险阻,不幸患病,但即便如此,朝廷仍即刻授予他太中大夫之职,以示恩宠。
烈祖明皇帝(即曹叡)对管宁的德行大加赞赏,进一步擢升他为光禄勋。然而,管宁当时病情沉重,未能即刻赴任。时至今日,管宁的旧疾已经痊愈,虽已年届八十,但其志向与热情丝毫未减。他居住在简陋的屋舍中,以粗茶淡饭度日,有时甚至需要节省粮食,两日并作一日食用。然而,在如此清贫的生活中,他依然坚持吟咏《诗》《书》,不改其乐。管宁在困境中能够通达事理,遭遇危难则能化险为夷,始终保持高尚节操,其品德如金玉般珍贵,历久弥新,更加彰显其光辉。
纵观管宁的一生,他仿佛是受到上天眷顾的贤人,应当为大魏王朝贡献自己的力量,辅佐君王,共创太平盛世。如今朝廷的职位尚有空缺,群臣都对他寄予厚望。昔日商高宗刻象以寻贤,周文王启龟甲以卜良佐,都是求贤若渴的佳话。管宁早已被前朝所表彰,其名声与德行早已远播,然而他却长久地隐居未出,未能及时得到朝廷的重用,这既不符合我们遵从先帝遗训、继承前人遗志的精神,也是对贤能之士的一种辜负。
陛下自登基以来,继承并发展了先帝的宏伟事业,圣明与敬慎之心日益增长,其成就甚至超越了周朝的成王。陛下每有德政之举,都会咨询师长与重臣的意见。若陛下能继续秉承先祖招贤纳士的传统,以宾客之礼对待俊逸之才,广泛搜罗贤能,共同治理国家,那么必将实现国家繁荣昌盛,其盛况可与前代相媲美。
原文段三
宁清高恬泊,拟迹前轨,德行卓绝,海内无偶。历观前世玉帛所命,申公、枚乘、周党、樊英之俦,测其渊源,览其清浊,未有厉俗独行若宁者也。诚宜束帛加璧,备礼征聘,仍授几杖,延登东序,敷陈坟素,坐而论道,上正璇玑,协和皇极,下阜群生,彝伦攸叙,必有可观,光益大化。若宁固执匪石,守志箕山,追迹洪崖,参踪巢、许。斯亦圣朝同符唐、虞,优贤扬历,垂声千载。①虽出处殊涂,俯仰异体,至于兴治美俗,其揆一也。
注解
管宁先生清高恬淡,性情超脱,他追慕前贤的足迹,德行卓越非凡,在世间难寻其匹。回顾历史,那些曾被朝廷以玉帛之礼征召的贤士,如申公、枚乘、周党、樊英等人,我们深究其学术渊源,审视其品性清浊,发现其中没有谁能像管宁先生这样,既能坚守高洁情操,又能特立独行于世。
因此,朝廷确实应当备上丰厚的礼物,包括束帛加璧,以最高礼仪征聘管宁先生。同时,应赐予他几案和手杖,象征其尊贵与德高望重,邀请他登上东序(古代学校中位于东边的堂屋,常用来指代学府或朝廷的讲经论道之处),让他在那里展开典籍,坐而论道。这样,他既能上正天文历法,协助皇帝调和天地人三才,以达皇极(即最高统治准则)之和谐;又能下惠苍生,使社会秩序井然,人伦道德得以彰显。如此,必将有可观之成效,为大魏的治理与文化带来深远的光益。
然而,若管宁先生固执如石,坚守其志于箕山(古代隐士许由隐居之地)之畔,追慕洪崖(传说中的仙人)之迹,与巢父、许由等古代隐士同风共节,那么这也是圣朝与唐尧、虞舜之治相契合的体现,是朝廷优待贤人、表彰其事迹、使其名声流传千古的举措。虽然管宁先生选择隐居与出仕的道路不同,生活方式各异,但无论是隐居山林还是辅佐君王,其最终目的都是为了兴治美俗,使社会得以治理,风俗得以美化。因此,在这一点上,他们的追求是一致的。
原文段四
于是特具安车蒲轮,束帛加璧聘焉,会宁卒,时年八十四。《傅子》曰:宁以衰乱之时,世多妄变氏族者,违圣人之制,非礼命姓之意,故著《氏姓论》以原本世系,文多不载。每所居姻亲、知旧、邻里有困穷者,家储虽不盈担石,必分以赡救之。与人子言,教以孝;与人弟言,训以悌;言及人臣,诲以忠。貌甚恭,言甚顺,观其行,邈然若不可及,即之熙熙然,甚柔而温,因其事而导之于善,是以渐之者无不化焉。宁之亡,天下知与不知,闻之无不嗟叹。醇德之所感若此,不亦至乎!
注解
于是,朝廷特意准备了装饰有蒲草的安稳车辆,以及束帛加璧的厚礼,前往聘请管宁先生。然而不幸的是,当使者到达时,管宁先生已经去世,享年八十四岁。
据《傅子》记载,管宁生活在社会动荡、氏族制度混乱的时期,当时许多人随意改变自己的姓氏,违背了圣人的教诲和礼制对姓氏命名的原则。为了正本清源,管宁先生撰写了《氏姓论》,详细阐述了世系的起源和演变,但这部著作内容繁多,未能全部载入史册。
管宁先生在日常生活中,无论身处何地,只要遇到姻亲、故友或邻里中有生活困顿者,即便自己家中储备的粮食不足一担,他也会慷慨分出一部分来救济他们。他与人交谈时,总是根据对方的身份和关系给予恰当的教诲:对别人的子女,他教导他们要孝顺;对别人的弟弟,他训诫他们要恭敬兄长;谈及为人臣子之道,他则诲人不倦地强调忠诚的重要性。
管宁先生的外貌十分恭敬,言语温和顺从,但观察他的行为,却仿佛高远得难以企及。然而,一旦与他亲近相处,又会发现他性格和煦,极为柔和温暖。他善于根据具体情况引导人们向善,因此,凡是受到他熏陶的人,无不逐渐受到感化,变得更加善良和正直。
管宁先生去世的消息传出后,无论是熟悉他的人还是素未谋面的人,听到这一消息都无不感到惋惜和哀叹。他那种纯粹而深厚的品德所产生的感召力如此之大,真是达到了极致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