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称奏疏语录三国志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18章 【读史笔记·三国志】【名臣奏疏语录篇一八】

荀彧谏曹操深根固本以制天下

背景

曹操在征讨徐州陶谦之际,张藐、陈宫潜迎吕布,袭击曹操大本营兖州各郡。曹操回军与吕布交战,僵持不下之际,曹操听说徐州陶谦去世,想再出兵先打徐州,打下徐州再平吕布之乱。荀彧建议曹操深根固本,先平兖州内乱,再图谋徐州。

原文段一

陶谦死,太祖欲遂取徐州,还乃定布。彧曰:“昔高祖保关中,光武据河内,皆深根固本以制天下,进足以胜敌,退足以坚守,故虽有困败而终济大业。将军本以兖州首事,平山东之难,百姓无不归心悦服。且河、济,天下之要地也,今虽残坏,犹易以自保,是亦将军之关中、河内也,不可以不先定。今以破李封、薛兰,若分兵东击陈宫,宫必不敢西顾,以其闲勒兵收熟麦,约食畜谷,一举而布可破也。“

注解

陶谦去世后,曹操本欲顺势夺取徐州,转而再平定吕布之乱。荀彧谏言道:“昔日汉高祖刘邦据守关中,光武帝刘秀稳控河内,皆是深植根基,稳固后方,以此作为制霸天下的基石。进可攻无不克,退亦能固若金汤,故即便遭遇困境挫败,终能成就千秋伟业。将军您起初以兖州为根基,平定山东之乱,百姓无不心悦诚服,归附于您。再者,黄河与济水流域,乃天下战略要地,虽现今略有残破,却仍易于自保,这便是将军您的关中与河内,不可不先稳固之根本。而今,既已击败李封、薛兰(吕布部众),何不趁此良机,分兵东进以牵制陈宫,使其无暇西顾。我军则可借此间隙,集结兵力收割成熟麦谷,储备粮草,待到时机成熟,一举可破吕布。”

原文段二

“破布,然后南结扬州,共讨袁术,以临淮、泗。若舍布而东,多留兵则不足用,少留兵则民皆保城,不得樵采。布乘虚寇暴,民心益危,唯鄄城、范、卫可全,其余非己之有,是无兖州也。若徐州不定,将军当安所归乎?且陶谦虽死,徐州未易亡也。彼惩往年之败,将惧而结亲,相为表里。今东方皆以收麦,必坚壁清野以待将军。将军攻之不拔,略之无获,不出十日,则十万之众未战而自困耳。前讨徐州,威罚实行,其子弟念父兄之耻,必人自为守,无降心,就能破之,尚不可有也。夫事固有弃此取彼者,以大易小可也,以安易危可也,权一时之势,不患本之不固可也。今三者莫利,愿将军熟虑之。”太祖乃止。大收麦,复与布战,分兵平诸县。布败走,兖州遂平。

注解

“打败吕布之后,继而南向联结扬州,共谋袁术,以此威临淮水、泗水之地。若弃吕布不顾,贸然东进徐州,则兵力分配必成难题:重兵留守则前线匮乏,轻兵前往则百姓皆闭城自守,我军难以获取补给。吕布必趁机肆虐,民心更趋动荡,届时唯鄄城、范县、卫县或能保全,其余之地尽失,无异于丧失兖州之根本。再者,徐州若久未平定,将军归途何在?陶谦虽死,然徐州非轻易可图。他们鉴于前者之败,必相互结盟,互为犄角。现东方(徐州)正值麦收,百姓必坚壁清野,以图自保,静待我军。我军若强攻,必难克城;若掠地,则一无所得。不出十天,十万大军或将未战先疲,自陷困境。昔日征徐州,虽施威刑,然陶谦子弟铭记家仇国恨,誓死守土,绝无降意。即便能胜,亦难久持(不得徐州人心)。兵法有云,取舍之道,在于权衡利弊,然大者不可失,安者不可弃,一时之权变,不可损根本之稳固。今三者皆非上策,望将军三思而后行。”曹操闻之,于是止东进徐州之念,转而广收麦谷,充实军资,复与吕布交战,并分兵平定各县。吕布终败走,兖州遂得安宁。

荀彧的这一策略指出兖州是曹操的根基,必须先稳定,不先平定自家祸乱而直接攻打徐州是非常危险的。所谓攘外必先安内,曹操南征北战,所向披靡,重要原因之一是兖州这个大本营始终安稳如山。可见荀彧深谋远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