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前路
季良为人爽朗,办事也算麻利,为了“大事”,屣履奔走,兴冲冲安排去了。
关昭则顺手接过了那烤熟的兔肉,撕成两半,一块递给了大兄关羽,另一块则塞到自己嘴里。
兔肉没有用盐巴腌制,更别说胡椒这等香料了,所以咀嚼在嘴里,一点味道都没有。
但关昭还是缓慢吞咽了下去,自从醒来,渐渐恢复之后,身体传来的饥饿感,实实在在。像今日一早,刚抵达这处山里,他一人就吃了大半粥食,让季良等,连连高呼“小郎好饭量”。
兄弟二人,原本一同往快要散架的茅庐内走去,各自有事相商。
这还没迈入茅舍内,关昭就将巴掌大的兔肉给解决了,关羽见此,将他手中的递了过来,道:“阿弟,你身子还没完全恢复,这一块肉食,你也吃了罢!为兄尚且不饿!”
咕噜噜!
关羽话刚说完,肚子就传来了叫声。好在他本身就是枣红脸,加上夕阳西下,晚霞的映衬,面色没有太明显变化,只是为之身躯,笼罩上了一层别样的金色余晖。
关昭拍了拍肚子,笑道:“小弟刚才还吃了季大哥送来的胡饼,又喝了不少菜羹,加上这块兔肉,已经饱了。肉食要趁热吃,大兄且快些吃下罢!今次除那大阉人在即,大兄亦需养精蓄税……”
关昭态度坚决,看出弟弟的敬重和坚持,关羽轻轻颔首。
步入四面漏风的茅舍之后,于木板上,兄弟二人,席地而坐。
此时太阳已经完全落山,山林之内,各等野兽的叫声,此起彼伏。
看向大兄关羽,那随风飘动的长髯,关昭知道从昨夜到今日,这位同胞兄长,一直有事想问询,而他也有很多考量,提前坦诚。
当然,关昭也没打算,让他这个平日沉默寡言,但为兄弟两肋插刀,忠义守信的大兄,会主动开口说什么。
否则,也不至于昨夜抱着那张家女郎一夜,临近分别时,连一句话也没说,惹得那张女郎,脸上颇显幽怨了。
遂,他先问道:“从昨夜离开解县,今入安邑,我观兄长,似乎有事要与我道言?”
关羽见关昭那诚恳的眸子,思虑浮起,抚髯道:“阿弟一路走来,似有心事,可是事到临头,觉得我等要杀这欺男霸女的恶太守,另设计杀那阉人,可能性不高?有所忧虑?”
大兄还真是敏锐!
关昭没有多少考虑,就脱口而出道:“若只诛这为祸郡地,残暴不仁的郡太守,大兄一人足矣!”
“若杀这护卫重重的阉人张让,弟在到达安邑,了解更多情报后,但觉与预想不同,可能微小,且需要满足几个条件!”
关羽颔首,并没有打断。
关昭继续道:“其一,我等祥瑞之计,要张让能上心,主动走出城。其二,张让要能抵达伏击圈。其三,必须寻到合适时机,分散其中侍从,一击必杀……这其中几个环节,缺一不可。毕竟,我们人少,面对的可是训练有素之军卒!”
依关昭所知,关羽这些年,闯荡州郡,是结交了不少人。但时间仓促,加上刚刚犯了“大案”,便是能唤来的可信之众,也只有十余许。季良凭借在闻喜和安邑一带,游侠中的名声,还有这些年的经营,倒能于一两日内,召集二十之众。
这样林林总总算下来,他们也只有三十人,却要面对护卫张让的百余众精锐。因此,想要杀张让,实际难于登天!
关昭分析完后,就听关羽说道:“但如阿弟你所言,这次机会难得,像张让这等恶贼,不知于朝廷之内,害了多少忠义之士,更不论地方上,其之党羽,为虎作伥,欺压乡党,种种恶行。既为汉人,能除这些天下大贼,自是义不容辞!逢遇此时,无论成败,为兄自会全力以赴!”
他这兄长,乃是真性情!
他不觉想起了《三国演义》里,三结义时的誓言:“同心协力,救困扶危;上报国家,下安黎庶。”
而像这些人,不顾性命安危,为天下为理想奋斗,才让汉末三国,这等混乱之世,多了些光芒!
关昭有很多话想说,在这一刻咽下了肚子,看向已经渐渐暗下来的天色,就如同看到了即将落幕的大汉朝,但见兄长关羽,那眼中的光芒……
每一代活着的人,都有各自使命和责任。
乱世将至,若世间没了光,那他们就是火炬。
沉吟瞬息,关昭道:“大兄所言极是!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弟相信,阉党之流,总能除掉,我汉家天下,也一定会安定!我等今日所行事,说不定于来日,为上天幸之,一击杀贼!”
“大兄不好奇昭,为何向季家兄长,寻来地图,另打探河北一带的情况吗?”
关昭紧接着一问,关羽还在琢磨“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此间八个字,只觉说中他的内心。
此时闻言,关羽抬头道:“阿弟是早就在准备退路了?”
“正是,无论这次能不能杀了张让,我等都该离开河东了,弟觉得去幽州不错!”关昭言简意赅,其实心里在考量,该如何向兄长解释他接下来的决定。
“幽州?”
关羽眯眼道。
幽州这些年,并不平静,边地所在,无论乌桓,还是鲜卑,时常有些小动作。关羽尽管为白身,但各处奔走,对于家国之事,知之甚多。
阿弟准备去往幽州,莫不是打算投身军伍?
在这一刻,关羽也有些心动。
大丈夫生于世,保家卫国,本就是生平所愿。
关昭见天已暗了下来,他拿起旁边的打火石,将旁边火炉里的干草点燃之后,光亮瞬间充斥在茅舍之内。
伴随着风声,关昭的声音,茅庐之内,一道响起,涌入心间。
“大兄这两年,不在家中,实以经常有从中山国一带,过路的行商,每次路过家门,弟都会给他们打水喝,倒也听到了不少各地的消息。”
“弟听说,于幽州涿郡之地,有一刘君,郡中无不称赞其人宽仁忠厚,喜结豪雄,其乃汉中山靖王之后,更师从大儒卢植。若是今次能成功身退,或可前往依附。”
“对了!刘君名曰刘备,表字玄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