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汽车电子与软件:开发方法、系统集成、流程体系与项目管理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Preface 前言

为什么要写这本书

在汽车行业工作了十几年,我见证了行业的飞速发展,也一直在不断地转型,尝试了多个不同的岗位,涉及汽车产业链的各个领域。按理说,我这样一个汽车行业的持续探索者、践行者和观察者,应该能与行业同频同调,但我仍时常对行业变革之剧烈与迅猛感到惊讶。

所以,当本书策划编辑杨福川向我约稿时,我的第一反应是忐忑:行业变化如此剧烈,概念满天飞,争论此起彼伏,观点间歇性矛盾,有多少能为读者提供稳定价值的东西?

作为一个工程师,我秉持着务实与较真的态度,对行业内一系列概念进行了详细梳理,诸如软件定义汽车、SOA(面向服务的架构)、软硬件解耦、Scrum(敏捷开发)、SAFe(大规模敏捷框架)、CMMI(能力成熟度模型集成)、ASPICE(汽车软件过程改进及能力评定)、数字化、用户体验、场景化、智能座舱、无人驾驶、中央计算等。

不可否认的是,行业正在快速变化,但很多核心的东西并没有彻底改变,更多是在持续演进,所谓的“颠覆”不过是开始于某个时间点的媒体铺天盖地的宣传。比如:软硬件解耦,早在20年前开始的AUTOSAR(汽车开放系统架构)就已经致力于此;ASPICE也是类似,汽车电子十几年来一直就是按照这个思路在开展相关工作;而敏捷(Scrum、SAFe等),到现在也没有形成行业普遍认可的最佳实践。

此外,本书更侧重于探讨汽车电子与软件行业的技术管理,而非具体的技术细节。因为后者的迭代速度更快,而前者的内涵更持久。

从技术管理的视角再往下看,我发现市面上只有一两本译著的小部分章节对这一主题有所涉及。同时,中国市场和国外市场的特点截然不同,我们自己的软件开发及造车的思路也与国外有很大差异,因此,我们需要知道如何在自己的文化背景下开发自己的软件、集成自己的产品及制造自己的汽车。

鉴于大量行业内外的人士正在向汽车电子与软件领域转型,行业亟须统一沟通语言和搭建转型框架。如果本书能够作为一座桥梁,站在汽车工业的肩膀上,面向软件定义的未来,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融其先进,展现一个在汽车行业进行软件开发的全景式方法与管理体系,那么这也是我这个汽车人对汽车行业发展贡献的一点绵薄之力。

从上面总结的可行性、专业性、稀缺性和必要性几个角度看下来,我的忐忑情绪有所缓解,我对这个项目的热情越发高涨。

我偶尔喜欢写一些文章,但也因为如此,我深知利用业余时间写书很不容易,不仅需要将分散的知识点和经验串联起来,还需要查阅大量资料来建立整本书的体系架构,并填补知识空缺,这将是一项非常耗费时间和精力的工作。

此外,写书是一件公开的、严肃的事情,绝不仅仅是个人行为。尽管写起来十分辛苦,但这并不是对文字懈怠和对专业不负责任的理由。而且,汽车软件是一个知识密度极高而又迭代非常快的领域,专业的读者拥有各自精深的领域,让他们满意实非易事。

在这种无法消除的忐忑之下,经过深思熟虑,我决定在写书时践行以下3个原则:尊重自己、尊重读者、尊重工程。

尊重自己

虽然写书不是为了取悦自己,但言要由衷,尊重自己的感受,只有遂了自己的内心和达到自己的要求,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自己的价值,这是我写作本书的首要原则。

回头来看,我大抵是尊重自己的,也是尊重自己所处的汽车行业的。

在整个写作过程中,我投入了十二分的精力,努力保持热情,克制松懈情绪,反刍了自己在汽车行业十几年间的所见所闻、所学所想,也查阅了超过全书文字百倍的资料,力求让每一句话、每一个知识点、每一个概念、每一张图都有理有据。

当然,写书时的毫不保留并不能保证书的最终品质,还要继续看下面两个原则。

尊重读者

毋庸置疑,书籍出版离不开商业范畴,读者就是“客户”。服务于客户是理所应当的,也是商业社会的基础规则。写书要满足“客户需求”,这也是汽车软件开发最基本的逻辑起点。

关于尊重读者原则,我总结了3个具体的方法论:

第一,从朴素的经验逐步推进到汽车软件、汽车产品、汽车流程、汽车术语及整车,尽量层层递进,深入浅出,避免堆砌专业词汇。

第二,保证内容完整且成体系,帮助非汽车电子与软件背景的从业者快速搭建一个体系,进而掌握基本知识、行业意识和入门思路。

第三,这一点算是普遍性需求,我尽量将文字写得流畅一些,交流感强一些,还增加了一些必要的故事案例和类比,让读者读起来轻松有趣,不至于晦涩难懂。

尊重工程

第三个原则是尊重工程,本来我想用“尊重逻辑”这个词,因为对于偏技术实战类的书来说,逻辑与系统是必不可少的。然而,从我写作和工作的经验来看,逻辑很美丽,但对于我们的实际工作还远远不够,逻辑自洽与实用有效完全是两回事。

所以,我将“逻辑”改为“工程”,工程来源于一线、真实和细节。在表达的过程中,注重梳理逻辑,但工程本身的逻辑是需要探索的,是阶段性的,很多时候它的逻辑并不清晰。这样说似乎有些矛盾,但我希望通过这个原则把控表达的分寸,不为了看起来正确而隐藏必要信息。

在写作过程中,我逐渐对尊重工程的内涵进行了扩展与细化,比如严谨、数据、结构化、一线、实战、案例等,具体体现在绘制大量的结构化思维导图、分级提炼知识点、注重工作上手的实战经验、增加辅助理解的案例等。

希望这3个原则能很好地将本书想表达的内容和读者需要的内容结合起来,给读者带来价值。

本书读者对象

前面讲了“尊重读者”这个原则,其前提是有清晰的读者定位。结合自己的优势并和策划编辑反复沟通,我将本书的核心读者定为以下两类人群。

第一类是不熟悉汽车工业体系,但想向汽车电子与软件转型的人群,比如想切入汽车行业的互联网、ICT(信息与通信技术)背景的企业与个人。这类读者需要了解汽车行业的运作模式以及车载软件的特殊性,进而将自己的软件特长充分发挥出来。

第二类是汽车行业非电子软件相关,但想向汽车电子与软件转型的人群,比如底盘、驱动、内外饰等领域以及设计、质量、试验、项目管理等职能的相关人员。这类读者需要找到软件切入点,并构建起完整的知识框架。

其中,与本书内容直接相关的岗位有软件项目经理、技术项目经理、产品工程师、特性负责人、需求分析工程师、系统及软件架构师、测试人员及质量保证人员等。

当然,准备进入汽车行业的在校学生、职场新人、中基层管理者、组织转型推动者,以及其他对汽车电子与软件行业感兴趣的同人都可以根据自身需求阅读。希望这本书能为不同背景、不同岗位的读者提供有价值的参考和帮助。

本书内容简介

本书是一本专注于汽车电子与软件的全景式技术管理类著作,主要聚焦于行业背景、组织架构、项目管理、软件开发方法、系统集成、流程体系、人员搭建、核心标准、开发工具链、痛点及展望等核心内容,这些内容分布在全书的各章内。

第1章讲行业背景,从行业发展的关键里程碑、技术演变、行业格局、安全问题、量产落地、传统汽车与互联网的融合等几个典型角度阐释了汽车行业的局部特点。认识这些将有助于读者理解软件在汽车行业落地与深化时的一些现象或问题。

第2章讲组织融合,从OEM与Tier 1的组织模式特点及软件所处位置开始,引出组织变化与融合的趋势,并以软件质量为例提出了软件体系进入汽车企业的路径,为相关从业者提供一些参考思路。

第3章讲项目管理,从汽车软件全生命周期和交付的角度对软件开发的主干进行梳理,并从主干上摘取裁剪、质量门、bug管理、变更管理、文档管理、配置管理、风险管理、成本估算等重要的例行项目活动,进行了不同角度和相互贯通的阐述,力求架起有逻辑的框架,提炼来源于实践的思考。此外,还重点探讨了数据驱动、数字化转型、复杂性管理及汇报技巧等主题。

第4章讲产品开发,基于软硬件一体的ECU产品视角,从产品开发的角度,梳理了汽车软件开发及产品系统集成的主体脉络,具体从需求、架构、集成、测试以及整体的追溯关系方面展开叙述,以期搭建一个具备一定普适性的汽车软件开发的工程框架。

第5章讲行业体系,侧重体系框架的梳理,依次对ISO 9000、IATF 16949、ASPICE等标准进行了详细解读,让读者能够对普适性体系标准在汽车软件领域的落实情况有所了解。

第6章讲人员角色,从一个典型的软件组织角色定义说起,依次从组织、项目、流程3条角色线梳理了相关内容,以便读者快速理解对应组织的人员组成及其与自身的映射关系。同时,还对角色能力发展与个体转型做了分析。

第7章讲方法论与标准,包括项目管理、敏捷实践、FMEA(失效模式及影响分析)、三大安全、8D等主题,从不同的维度引出了一些实际工作中经常遇到的问题。注意,该章各小节之间相对松散,每一节之间不构成严格的顺承关系。

第8章讲工具链,从汽车软件开发工具链基本应用场景的角度进行了概要梳理。考虑到专业软件开发属于更细分的领域,而且与汽车行业本身的关联性不大,所以该章整体侧重于介绍开发管理类工具,这类工具有时也称为ALM(应用程序生命周期管理)类工具。

第9章讲痛点与困惑,总结了转型过程中始终面临的一些具体问题,包括从业者心态难以调整、软硬件差异、敏捷无法奏效、信息壁垒高筑、ASPICE繁重、转型迟缓等。

第10章讲未来展望,通过一个轻松简短的幻想场景来为全书收尾,不追求可操作性,但希望能够引发读者的一些思考。这也是对全书主题的升华和总结,希望能对广大读者有所启示。

如何阅读本书

第一,由于章节前后有较为紧密的逻辑关系,且部分基础概念会先行阐释,所以建议按照从头到尾的顺序来阅读。

第二,当选择自己感兴趣的部分跳读时,可能会涉及感觉突兀的过渡语句,此时,适当向前看一两个小节基本可以找到顺延关系。

第三,本书是站在ECU产品层的角度展开的,下接软件,上承汽车,阅读时可适度关注此叙述视角。

第四,如果时间有限,又需要快速上手,可以按照第4、3、7、2、8、6、5、1、9、10章这个顺序阅读。

勘误与交流

汽车行业属于知识和人才非常广泛而又密集的领域,尽管我已经投入了最大的努力,但能力有限,疏漏不可避免,恳请读者朋友批评指正。可以发送邮件到yxw5968@126.com或者添加微信dsqy1980与我交流。

致谢

感谢我的妻子,她对我工作的支持和对家庭的付出,给了我向外发展的空间和向内休息的港湾。

感谢我的儿子,他的懵懂与纯真给我们带来太多欣喜、快乐,也让我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有了更多的意义与动力。

感谢父母,没有他们的默默付出,小家庭无法如现在这般幸福,我也无暇投入更多的精力到写作中。

感谢这本书的所有读者,你们的关注、认可及鼓励是我写作的最持久的能量源泉。

谨以此书献给我的家人和读者,并致敬百年汽车工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