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章 幸不辱命
比起村头的景象,村尾全是已经染上痘症的人,足有上百人居多,绝望的情绪在他们心中蔓延,脸上看不出一点生色。
而且受限于地方狭小,大部分人都是三五成群的住在一个屋子里。
当朱棣蒙住口鼻,举着火把赶来的时候,惊动了不少人,隔着院墙,朝他这边张望。
来时,朱棣已经得知蓝玉以身犯险,主动进入村尾,照料朱雄英。
所以他带着身后四人,在一处较为空旷的地方站定。
“蓝玉!”
在他叫喊几声之后,蓝玉被一名症状稍轻的士卒扶着,走了出来。
见到朱棣那一刻,蓝玉的表情别提有多精彩了。
朱棣却没闲工夫和他斗嘴,不躲不避的走到蓝玉跟前。
“你们这样只会死的更快,我带来了医师,有很大概率能救活你们。”
“前提是,你和这里的每一个人,现在开始,都必须按照我的话来。”
蓝玉原先也知道痘症的厉害,可真正当他自己也染上时,才知道自己想的简单了。
仅仅是过了一天,他身上就起了高热,使不上力。
所以当听到朱棣的话时,他犹如一个将死之人抓住了救命稻草一般。
几番犹豫之下,他还是点了点头。
但随之而来的疑惑就是朱棣怎会出现在距离京师七八百余里的河南府。
朱棣却没空为他解答。
在朱棣的吩咐下,感染痘症的人中,所有症状较轻,行动尚且自如的人,被单独列了出来。
在朱标那边送来军帐、汤药和新的衣物后,朱棣下令让他们搭建军帐。
所有感染的人尽量保证分散开来,两人一处住所。
又借一家农户的厨房烧火,命人收集所有人的衣物,有序焚烧。
做完这一切之后,天色已经大亮,楼英蒙着口鼻,手提药箱,全副武装的赶来了此地。
朱雄英躺在床榻之上,身上密密麻麻的起满了痘泡,看的人心中发麻。
在蓝玉的帮助下,楼英找到了几处已经破开结痂的痘泡。
他小心翼翼的将痘痂剜了下来,期间,昏迷的朱雄英也缓缓转醒。
他环顾一周,却见到了自己的四叔正担忧的看着他,还以为自己出现了幻觉。
“四,四叔,你怎么也死了?”
朱棣翻了个白眼,道:“小兔崽子,我好心救你,你却咒自己的四叔是吧?”
感受着身体的温度,朱雄英这才知道自己还没死。
但他虚弱无力,只能看着几人在他身边忙活。
“殿下,痘痂已经剜取成功,待碾成粉末,便可试药。”
蓝玉刚喂朱雄英吃完药,听到楼英的话,猛然回头。
“试药?!”
“用何人试药?”
见朱棣不语,蓝玉对楼英追问道:“你们这法子有几成把握,试药之人可还有命活?”
不怪蓝玉紧张,他本就是个习武的老粗,可还是清楚,以活人试药,乃是禁忌,试药之人几乎都会身死。
楼英不答,蓝玉怒视着朱棣,“可是要拿士卒试药?”
“朱棣!那都是我大明的将士,他们应该死在战场之上,而不是受此折磨死去!”
朱棣没有理会蓝玉,吩咐了几声,便出了屋子。
见朱棣走了,楼英看着怒目的蓝玉和面带不忍的朱雄英,犹豫之下,还是解释道:
“侯爷误会了,此次试药有七成把握,而且试药的首要人选,便是燕王殿下自己。”
蓝玉脸上震惊之色溢于言表。
“什么?他来试药?”
朱雄英刚才听了不少,知道这试药之人风险极大,稍有不慎就会死亡、
所以在得知,是四叔亲自试药后,也惊诧不已。
他不是三岁小孩了,知道自己的父亲朱标,乃是大明的下一任皇帝,而他则是第三任接班人。
如四叔一般的藩王,与他们这一脉的关系,哪怕不会不和,也不会好到哪里去。
毕竟皇爷爷曾告诉他,天下无数人都想坐上他那把椅子。
可四叔却敢于舍弃他的安全,为自己试药。
这让只有六岁的朱雄英心中,产生了极大的震撼。
此后的三天内,朱棣作为首批试药的人,已经成功的发起了高热,并且始终不散,身上也开始有了症状。
期间,朱棣为了更好的保证试药精准,没有服用一次缓解症状的药,全凭身体的毅力。
而朱雄英毕竟身为孩童,痘症的症状在他身上,比成人要轻上许多。
在服过几次药和针灸之后,勉强不用窝在床上。
当他看见高烧陷入昏迷的朱棣时,心中触动。
对于这个在他人口中,意图争夺父亲太子储君位置的男人,有了不一样的看法。
也让他知道了,耳听为虚,眼见为实的道理。
又过了三日,朱棣成功熬过高热,身上的痘也渐渐消了下去,症状一一减退。
见此情景,楼英没有再犹豫,将朱棣身上已经二次凝结的痘痂,连同一些珍贵的药材煎成药汤,为朱雄英和其他症状严重的人服下。
在调养几天后,他们身上的症状都在消退,也都熬过了最危险的阶段。
和朱棣同批试药的人中,有三人不幸高热至死。
楼英又从存活的一人身上取得痘痂,如法炮制,喂其他人服下。
与此同时,得知此事的朱元璋快马护送,将整个太医院的太医都送来了上湾村。
徐妙云和朱棣的侍卫也放心不下,来到了上湾村。
太医院的人在见到如此奇迹时,纷纷惊叹,随后投入到染病之人的调养恢复的过程。
又用了足足十日的时间,感染痘症的人才恢复正常,不再受封禁之苦。
这一日,恢复如常的朱棣牵着朱雄英,走出了院子。
焦急等待的朱标等人纷纷迎了上来。
徐妙云更是扑向朱棣,憔悴的模样让朱棣心疼不已。
一番安慰之下,朱棣才看向朱标,他展颜一笑,道:“大哥,幸不辱命。”
朱标当着众人的面,要朱雄英为朱棣磕了三个响头,并发誓永不忘此救命之恩。
朱棣本想阻止,但迎上朱标有些深意的目光时,却停下了动作,在众人的见状下,安安静静的接受了朱雄英的跪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