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学基础:新世纪第三版(全国中医药行业高等教育“十四五”规划教材)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一、什么是管理

(一)管理的定义

当今,人们把管理和科学技术比喻成推动现代社会经济发展的“两个轮子”,认为管理是促进社会经济发展最基本的关键因素。掌握现代管理的基本知识与技能几乎成为现代人们生活好、工作好的前提和基础,管理已经是现代人们生活和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正如路易斯·戈麦斯-梅西亚(Luis Gomez-Mejia)等人所说:“管理是每个人的事情。”什么是管理呢?每个人会根据自己的经历来定义管理,正如“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一样,不同的研究者从不同的视角给出了不同的阐释。

科学管理之父泰罗(Frederick W.Taylor)认为,管理就是“确切知道你要别人去干什么,并使他们用最好的方法去干”。泰罗基于如何提高工人劳动效率的视角,强调用最好的方法去有效率地实现目标。

现代管理理论创始人亨利·法约尔(Henry Fayol)认为,管理就是“以计划、组织、指挥、协调及控制等职能为要素组成的活动过程”。他是从企业经营管理职能的视角出发,界定了什么是管理,突出了管理过程和职能,对管理实践活动具有现实指导意义,也成为现代管理理论的基础。

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赫伯特·西蒙(Herburt Simon)认为,“管理就是决策”。他从管理者通过做出各种决策来解决问题的视角出发,认为管理就是管理者不断地做出决策和执行决策来使组织不断地运行下去,实现满意的目标。

美国管理学大师彼得·德鲁克(Peter F.Drucker)认为,管理是“一种实践,其本质不在于‘知’而在于‘行’,其验证不在于逻辑,而在于成果,其唯一权威就是成就”。他从生产系统投入产出的视角出发,认为管理是一种以绩效为基础的专业职能。

斯蒂芬·罗宾斯(Stephen P.Robbins)和玛丽·库尔特(Mary Coulter)认为,管理是“协调和监督他人的工作活动,以使他们有效率、有效果地完成工作”。这一定义从管理的过程特征出发,认为管理者是在一定活动目标指引下,采用一定的方式和手段来协同和监督他人工作,并使得他人有效率有效果地实现共同目标。

哈罗德·孔茨(Harold Koontz)和海因茨·韦里克(Heinz Weihrich)认为,管理是“设计并保持一种良好环境,使人在群体里高效率地完成既定目标的过程”。这一定义拓展了观察视角,将设计并保持良好环境纳入管理活动领域,体现了管理对人的起码尊重和关怀。

国外学者对管理的定义还有很多,比如玛丽·福莱特(Mary P.Follett)认为,“管理就是通过他人完成工作”;詹姆斯·穆尼(James D.Mooney)认为,“管理就是领导”。我国的管理理论研究起步较晚,但因为是系统地引进国外相关管理理论,国内学者“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开展研究,更多的是综合国外学者的定义。

周三多认为,管理是“管理者为了有效地实现组织目标、个人发展和社会责任,运用管理职能进行协调的过程”。

徐国华认为,管理是“通过计划、组织、控制、激励和领导等环节来协调物力和财力资源,以期更好地达成组织目标的过程”。

芮明杰认为,管理是“对组织的资源进行有效整合以达成组织既定目标与责任的动态创造性活动”。

马工程《管理学》编写组认为管理就是“为了有效地实现组织目标,由管理者利用相关知识、技术和方法对组织活动进行决策、组织、领导、控制并不断创新的过程”。

从国内外学者给出的管理定义来看,他们从各个角度描绘了对管理面貌的认识,正如盲人摸象一样,从各自的观察角度揭示了管理的不同特征。将不同视角观察到的特征汇聚起来,我们就能更加全面和深刻地认识“管理”这一概念。

综合不同的管理定义,我们认为,管理是指在特定的环境下,组织的管理者通过计划、组织、领导、控制等职能来整合资源,使他人有效率和有效果地实现组织既定目标的过程。

(二)管理的对象

从管理的定义可以看出,管理是组织的管理者通过计划、组织、领导和控制等职能来整合资源从而实现组织既定目标的过程。这里提及的各种资源便是管理的对象,具体地讲,主要有人力资源、物力资源、财力资源和信息资源。

1.人力资源 人是管理的核心因素,所有资源和活动都以人为中心,所以说,对人的管理是管理最重要的内容。人力资源管理,是指运用现代科学方法,协调人力与物力的关系,并对人力进行有效开发、合理配置,充分发挥人的潜能,使人尽其才,事得其人,人事相宜,使人力与物力经常保持最佳比例,以实现组织目标的过程。

2.物力资源 物力资源是管理活动的物质基础和前提,没有物力资源做基础,管理活动就无法开展。物力资源管理根据管理对象不同可分为物资管理和设备管理两大类。物力资源管理可以对各种物力资源进行合理配置,充分发挥其最大价值,提高生产效率和效果。

3.财力资源 财力资源指企业拥有的或者控制的能以货币计算的经济资源,包括各种财产、债权和其他经济权力。在市场经济中,其他资源的运动和配置都要依靠货币价值运动来引导,因此,为了提高其他资源的配置效率,必须合理、高效地运用财力资源,故而需要对财力资源进行有效管理,以发挥财力资源的最大价值,使财力资源能够保值和增值。

4.信息资源管理 在社会组织中,信息资源是指与组织相关的各种消息、情报、资料、图表和数据等信息的总称。信息资源管理就是对组织内外部信息资源进行有效的收集、整理、分析、储存和传递,最大限度地提高组织信息资源的质量和价值,并使组织各部分可以共享这些信息资源。信息资源管理的目的就是发挥信息的价值和功能,为组织的各项管理活动提供决策依据,提高组织的管理效率和效果。

(三)管理的特征

作为人类实践活动的管理,不仅要遵循一定的科学规律,还要创造性地分析与解决管理问题,其具有实践性、科学性和艺术性等特征。

1.实践性 管理是人类社会实践活动的产物,是适应人类社会活动的客观需要产生的。人类社会的一切生产实践活动都是以协作的形式出现的,无论是早期的原始狩猎活动,还是现代化机器大生产活动都包含不同程度的协作。这些协作中就包含着计划、组织、领导和控制等各项管理实践活动。可以说,管理是在实践中产生又在实践中发展。

2.科学性 管理是人类社会的实践活动,有着科学规律可循。人类在长期的社会实践活动中,不断总结管理实践活动失败的教训和成功的经验,逐步将零散的管理思想总结提炼和发展成为能够反映管理客观规律的管理理论知识体系,使得管理活动能够成为在科学理论指导下的规范化理性行为。

3.艺术性 管理虽然遵循一定的客观规律,但由于管理实践活动的变化多端、复杂多样,使得对每一管理对象的管理都不一样,需要因时、因地、因人、因事制宜,针对不同的时空环境、不同的管理对象灵活多变地运用管理理论和方法进行管理,而不是“按图索骥”地照章办事,也不可能有一成不变的管理模式和方法。要想获得有效的管理,管理者必须根据具体的环境和管理对象,灵活多变而具创造性地分析和解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