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大楚药](https://wfqqreader-1252317822.image.myqcloud.com/cover/741/50489741/b_50489741.jpg)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三节 产地分布与产业现状
艾产地分布较广,对生态环境的适应性较强。艾在湖北大别山各县市均有分布,以蕲春县为主产区。目前艾叶产业发展迅猛,成为国家和世界健康产业的重要环节和重点发展方向。
一、生态环境
艾极易繁衍生长,对气候和土壤的适应性较强,但在潮湿肥沃的土壤会生长得更好。野生蕲艾产地主要集中在长江边的田间地头和荒地,其地处大别山南麓,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江淮小气候区,主产区海拔在50~300m,四季分明,雨量充沛,气候温和,年平均气温18.6℃,无霜期306d,年均降水量1146.3mm,日照时数1700.7h,其气候条件非常适合蕲艾的生长和繁殖。
二、分布与主产区
蕲艾种植区域主要分布于黄冈市的蕲春县、武穴市、浠水县、红安县和团风县,随州市随县和广水市,襄阳市的宜城市,十堰市的郧阳区等地。蕲春县是蕲艾种植面积最大的地区,截至2020年,蕲春县蕲艾总种植面积已超20万亩,重点种植于漕河镇、青石镇、横车镇、蕲州镇和赤东镇,总产量已逾5万吨。
三、产业现状
截至2020年,国内艾草产能增长到8.54万吨,年均增长率高达16.87%,艾产业总产值高达395.13亿元,成为中药材产能第一股!其中河南是全国艾草生产第一大省,占比高达48.80%,湖北、安徽、江西位居前列。河南省产能面积占据绝对优势,2020年达5.08万吨,遥遥领先于湖北、安徽、河北和湖南等产区,新产区特别是扶贫产区,近5年艾草种植发展迅速,从广西到新疆都有成规模种植。从各省艾草产业实体数量分析来看,河南省产业链最完整,位居第一;广东省在消费终端和推广机构上占优,位居第二;湖南、山东和湖北紧随其后;西部省份相对薄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