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大楚药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一章 总论

一、湖北自然资源优势

湖北地处我国中部,位居华中腹地,是中华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之一。早在一百万年前,我们的祖先就在这块土地上辛勤劳作,繁衍生息。湖北省位于长江中游、洞庭湖之北,故名湖北。周朝春秋时期,汉水中游流域的丹水一带为荆楚方国领地,故湖北又称荆楚;战国后期,楚伯后人和芈姓鄂(楚)人以及当地土著等扩展至整个长江中部流域,共同组建了一个江上方国“鄂”,故湖北又简称鄂,荆楚文化由此地为核心而构成了古代的南方主体文化。宋设荆湖北路,元属湖南江北行省,自清置湖北省直至现代。湖北省现有12个省辖市、1个自治州、39个市辖区、26个县级市(含3个直管市)、35个县、2个自治县、1个林区,全省总面积18.59万平方公里。

湖北省地处长江中游,位于我国的中部东经108°21′~116°07′,北纬29°01′~ 33°06′。全省地势大致为东、西、北三面环山,中间低平,略呈向南敞开的不完整盆地。在全省总面积中,山地面积占56%,丘陵面积占24%,平原湖区面积占20%。湖北省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春天天气复杂多变,夏季高温湿热,秋季温和气爽,冬季干燥寒冷。其气候的主要特点:日照充足,全省平均日照时数为1150~2245h;热量丰富,年平均气温为15~17℃,1月平均气温为1~5℃,7月平均气温为27~30℃,无霜期为230~290d;雨量充沛,年均降雨量800~2000mm。湖北省土壤可分为红黄壤地带和黄棕壤地带。红壤是鄂东南地区的地带性土壤,其他的还有山地黄棕壤、山地草地沿江滨湖潮土等。黄棕壤是鄂西山区的地带性土壤,另还有黄色石灰土、高山棕色石灰土、紫色土等。黄棕壤分布范围广泛,包括鄂东北、鄂西北、鄂北岗地及鄂东丘陵地区。此外,在辽阔的江汉平原分布有潮土,其亚类可分为灰湖潮土和灰河土。优越的自然地理条件造就了湖北省丰富的动植物资源。

(一)植物资源

湖北海拔差异大,植物垂直分布层次分明,显示东西南北区系交叉过渡特点,植物种类多样性丰富,既有中生代孑遗植物水杉、银杏、芒萁、里白等古老品种,也有中国独有的杜仲、金钱松、水青树、血水草、山麻黄等单种属品种。据相关资料记载,湖北省有维管植物6292种,占全国种类总数的18%,其中苔藓植物216种,蕨类植物426种,裸子植物100种,被子植物5550种;现有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162种(含原变种、变种),隶属50科,占全国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总种数的14.5%,其中国家一级保护植物有银杏、水杉、红豆杉等11种,二级保护植物有金毛狗、竹节参、金钱松、七子花、连香树等151种。

(二)动物资源

在动物地理区划系统中,湖北省属东洋界、华中区,动物资源种类丰富,共有陆地脊椎动物875种,其中兽类128种,鸟类577种,爬行类83种,两栖类88种。无脊椎动物分布广泛,种类多样,包括原生动物、多孔动物、腔肠动物、环节动物、软体动物、节肢动物等各类型动物。据不完全统计,仅神农架林区就有昆虫4143种。湖北省现有国家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199种,其中属于一级保护物种的有穿山甲、金丝猴、白鲟、林麝、白鹤等50种,属于二级保护物种的有黑熊、水獭、猕猴、小灵猫、灰鹤等149种。湖北省丰富的动物资源和分布特征,构成了鄂西北的大巴山系、鄂西南的武陵山系、鄂东的大别山系、鄂东南的幕阜山系和长江中游的湿地系等动物资源分布区亚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