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 刘邦:唉,朕的儿子中,为什么没有像朱棣那样能打的?
但是,这场内战带来的损失,却是一点都不少。
这个时候跟匈奴人开打,不是好的时机啊,汉景帝心中暗叹。
不过,汉景帝自己感觉,自己的太子刘彻那代人,应该有充足的国力跟匈奴人开打了。
想到这里,汉景帝刘启又起了考考太子刘彻的想法,问:
“太子,父皇问你,这朱棣为啥要迁都到北平啊?”
年幼的太子刘彻,想了半刻,答:
“回父皇,光幕上也说了,如果不迁都,命令大将重兵屯集边境,恐怕大将的忠诚会出问题。”
“而且,京都需要重兵防守,边境也需要重兵防守,首都前移的确可以合二为一。”
汉景帝故意说:“这个父皇知道,既然大将未必信得过,那用皇子带兵呢?”
年幼的刘彻,想了想,答:“回父皇,用皇子也未必不出问题。”
汉景帝故意诱导刘彻:“哦,难道皇子血亲也不能信任吗?”
刘彻继续答:
“如果用皇子,是用太子带兵,还是其余皇子带兵呢?”
“如果是太子在外带兵,长年累月不在京师,实在不妥。”
“如果是其余皇子在外带兵,怎么能保证他们不拥兵自重,企图以武力夺取江山呢?”
对于刘彻的回答,汉景帝非常满意,但还是继续考刘彻,问:
“那按照你的意思,应该如何妥善地布防呢?”
刘彻答:
“这个好办,凡边境者,还是用外姓将军。”
“但是,边郡要切割得更小,这样不仅能防止军权过度集中在一个将军手里。”
“而且,还能减少每个将军负责的防区大小,面对敌军,能更迅速的做出反应。”
汉景帝非常满意:“哈哈哈,没错,我大汉就是这般设计的。”
“你作为储君,一定要懂得我们为什么要如此做的原因。”
汉景帝:“不过,一个国家的首都前移到边境,也是有弊端的。”
“那就是后代不行的话,很容易就适得其反。”
.......
【如果你复盘一下,这位在后人看来,热衷战争的永乐大帝的人生。】
【你会发现,他从出生的时候,就跟战争扯上关系了。】
【朱棣卓越出色的军事才能,实际不是随便而来的。】
【明成祖朱棣,是在战乱中出生的。】
【元末至正二十年(1360年)四月十七日,朱棣生于应天府(今江苏省南京市)。】
【五月,陈友谅兵寇池州,不久又传来陈友谅进攻太平的文书。】
【陈友谅如果攻陷了太平,就要接着进攻应天。】
【军情紧急,朱元璋甚至对这个儿子都来不及看上一眼,便又到前线指挥作战。】
【至正二十七年(1367年)旧历年底,朱元璋将在下一年称帝。】
【十二月二十四日,祭告太庙,为自己渡江后生的七个儿子逐一命名。】
【第四子命名为“棣”,此时朱棣才和众兄弟一样有了自己的名字。】
【明成祖朱棣,从小就接受严格的教育。】
【同年,七岁的朱棣与众兄弟受到了严格的军事训练。】
【朱元璋认为七个儿子“宜习劳。用现代的人话就是多吃点苦。】
【命令朱棣与兄弟们都穿着麻鞋,裹上缠腿,像士兵那样到城外远足。】
【十分之七的路骑马,十分之三的路要步行。】
【随着年龄的增长,他们不时还要在演武场上练习武备。】
......
西汉,汉高祖刘邦时空。
刘邦颇为感慨道:“难怪了,这朱棣原来是小时候受过严格训练的。”
说实话,刘邦颇为羡慕朱元璋,羡慕他有朱棣这么一个英勇能战的儿子。
刘邦认真想了一圈,自己的儿子中,你要说文才方面,肯定不输朱棣。
但你要是说行军打仗,自己的那么多儿子就差得多了。
在刘邦的眼中,自己各个儿子的能力大概是以下这样的:
庶长子刘肥,各方面都挺平庸的,谈不上什么军事才能。
嫡长子,即太子刘盈,也谈不上啥军事才能,这个儿子是事事必依阿母吕后的。
第三子刘如意,刘邦觉得这个孩子是最像自己的,但也看不出啥军事才能。
第四子刘恒,刘邦该怎么说呢?(汉文第刘恒)
说好听点,刘邦会说刘恒谦恭谨慎,淡泊名利,与世无争。
说难听点,刘邦感觉这孩子有点胆小怕事,不敢和兄弟争的感觉。
不过,刘邦也不怪刘恒,因为刘恒的母亲不受宠,所以刘恒这种性格也不奇怪。
其余的孩子,比如刘恢、刘友、刘建,都挺普通的。
唯一能跟武力扯点关系,就是刘长这个孩子了。
这个孩子个人武力倒是可以,喜欢舞刀弄枪的。
不过除了匹夫之勇,刘邦也没看出刘长有什么军事谋略之类的才能。
说白了,刘邦觉得刘长最多只能当管一千人的武官,给多了,害人害己。
唉,刘邦长叹了一口气。
自己平定天下的速度已经很快了,但由于自己发迹的时间太晚了。
统一天下的时候,自己都已经垂垂老矣。
自己的儿子,要是能有朱棣这样军事才能十分出色的人,也就不怕刘氏江山会被窃走了。
太子刘盈这幅鸟样,怎么能让自己放心啊?
这个太子刘盈,无论文武,你有任何一样过硬的,朕都敢把大汉江山托付给你。
论文的,论治国安邦、论权谋权斗,刘邦实在看不出刘盈有啥过人之处。
论武的,太子刘盈如果有朱棣这般出色的军事才能,文的不行,还可以强行用武力消灭别人。
可惜,太子刘盈文不成,武不就,让刘邦很是尴尬。
刘邦终于明白秦始皇选储君的痛苦了。
刘邦找不到一个满意的储君人选,之前想立刘如意,但被反对后便没被坚持。
究其原因,其实刘如意也不是刘邦心目中的最佳人选。
如果自己的儿子,有一个是自己满意的储君人选,什么吕后反对,什么大臣反对都没用。
如果有满意储君人选,刘邦自己拼命都要扶其上位的。
问题就出在没有满意的储君人选上了。
刘邦现在感觉自己的子女教育,是不是出问题了?
早知道就多多重视教育问题了,搞到现在如此尴尬的境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