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湘英雄耀中华
冬日的橘子洲,虽然没有“万山红遍,层林尽染”的远景令人赏心悦目,也没有“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的近景使人热情激荡,但仍然是游人如织。巨幅毛主席半身雕塑前,人头攒动,人们或自拍或合影,争相留念。橘子洲,因了伟人的一首诗,因了后人对伟人的敬仰,而远近闻名,成为湖南一道靓丽的风景。
橘子洲,是湘江流经长沙的一个江心洲。湘江由南向北流经湖南省,注入洞庭湖,而湘江和洞庭湖便成了湖南的代言人,因此,湖南也往往被称为“湖湘”。围绕着“湖湘”,又有了“三湘四水”的称呼。所谓“三湘”,有多重解说,我更喜欢的解释是“湘阴、湘潭、湘乡”,因为这都是湖南人文荟萃的地方;所谓“四水”,便是汇入洞庭湖的四条主要河流——湘江、沅江、资江、澧水。
按大体地域划分,中国有三个地区的民间文化底蕴最深厚,一个是江浙,一个是中原,一个是湖湘。江浙人诗书传家,因生活富足而多闲情逸致;中原人诗书传家,因受官场文化熏染而多谋身防身的谋略;湖湘人诗书传家,因目睹周遭的艰难困苦,也未受官场劣习的浸淫,陡升救国救民之志。也许,这就是湖南在近现代英雄辈出的重要原因。
人们说湖湘人有四大特点——蛮、辣、勇、智。这四大特点,就与上面所说的环境艰苦而文化底蕴深厚有关。湖湘人质朴、务实、倔强、傲岸、吃苦耐劳、不妄言(言行一致)、勇于任事、敢想敢干,文能提笔安天下,武能上马定乾坤。总之一句话,讲气节而好功名。
湖湘人深厚的文化底蕴自有其渊源。先秦时代,居于中原地区南部的楚国,大启群蛮,把中原文化南推到湖湘地区。但这一带的文化既与中原文化密不可分,又有别于中原文化,这一特点的集中体现是《楚辞》中所表现的浪漫主义和理性主义。到了唐代,政治上失意的迁客骚人,或路过,或停留,使湖湘大地的文脉更加丰富、饱满,李白、孟浩然、王昌龄、杜甫、韩愈、柳宗元、李商隐,都在这里留下他们的足迹和不朽之作。
宋代大政治家范仲淹,虽然没有在湖南做过官,但他的一篇《岳阳楼记》,简直成了湖南人的“群体励志宣言”。“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代表湖南人的志向;“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代表湖南人的襟怀;“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代表湖南人的修为。两宋之际,私人办学鼎盛,当时著名的四大书院有两个在湖南,一为长沙的岳麓书院,一为衡阳的石鼓书院。大学问家周敦颐、朱熹等都在这些书院讲过学,进一步弘扬了以儒学为代表的传统文化。
明末清初的大思想家王夫之,在他的家乡衡阳著书立说,批判地继承了程朱理学和陆王心学,其朴素唯物思想和经世致用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思想发展的一个颠峰。湖湘后辈如陶澍、曾国藩、左宗棠、谭嗣同、毛泽东等,都从王夫之的著作里,解读出了中国文化之时代精神——不在于知而在于行。自此,在中华民族面临的各种大变局中,立志救国救民的湖湘英雄便如群星闪耀,万众瞩目。
近现代湖湘的英雄有陶澍、魏源、曾国藩、左宗棠、胡林翼、郭嵩焘、谭嗣同、陈天华、杨度、黄兴、宋教仁、蔡锷等。
湖湘英雄每每在山河破碎之际,挽狂澜于既倒,扶大厦之将倾,于是就有了“若道中华国果亡,除非湖南人尽死”这样的赞许。
湘乡人曾国藩,本来走的是士大夫“学而优则仕”的传统道路,追求“内圣外王”的人生抱负。然而一介儒生的曾国藩,却偏偏生逢太平军席卷天下的危局,手无缚鸡之力、身无骑射之术,竟然统帅亦农亦兵的湘军子弟攻灭了太平军。曾国藩在战争谋划中,“扎硬寨,打死仗”、“屡战屡败,屡败屡战”,把湖湘人特有的蛮、辣、勇、智精神,发挥得淋漓尽致,他自己也获得了“中兴第一名臣”的美誉。内忧初平,外患又起,传承乡贤陶澍、魏源经世致用和开眼看世界精神的曾国藩,敏锐地警觉到千年世界大变局的脚步声,为了“师夷长技以制夷”,他推动成立译书馆,安排了第一批赴美留学生,江南制造局在他的督导下建造了中国第一艘轮船。在官场上获得巨大成功的同时,他修身律己,以忠谋政,位极人臣的他,把自己的书房命名为“求阙斋”,目的是时时反省自己的过失。虽然谨慎如此,但他还是因忠于清廷镇压太平军而饱受后人争议。近代梁启超赞之:“立德、立功、立言三不朽,所成就震古烁今而莫与京者,其一生得力在立志,自拔于流俗,而困而知,而勉而行,历百千艰阻而不挫屈,不求近效,铢积寸累,受之以虚,将之以勤,植之以刚,贞之以恒,帅之以诚,勇猛精进,坚苦卓绝。”近代章太炎则叹之:“曾国藩者,誉之则为圣贤,谳之则为元凶。”立功、立德之余,曾国藩也为后世立言,留下《冰鉴》《曾国藩家书》《挺经》等精神食粮。
湘阴人左宗棠,年轻时便立志“身无半亩,心忧天下”,钻研经世致用的学问,创办我国第一家机器造船厂——福州马尾造船厂。在沙俄侵占新疆,大清风雨飘摇之际,左公年近七旬主动请缨,率领湘军子弟一举收复新疆。亲赴新疆准备进取伊犁时,他让士兵抬着他的棺材走在队伍中,白发与黑棺相映,展现出他义无反顾、马革裹尸的英雄气概。虽然左宗棠参与剿灭太平天国的行为,被人诟病,但他“系天下安危者二十年,壮中华威名于九万里”,在群狼环伺的晚清危局中所展现出的雄才大略与高瞻远瞩,发挥了力挽狂澜的作用,是近代中国的民族英雄,可与虎门销烟的林则徐比肩。
浏阳人谭嗣同,出身官宦世家,年少时博览群书,好讲经世济民的学问,从湖南先贤王夫之的著作中汲取了民主精神和唯物论思想,同时广泛阅读西方科学、史地、政治等方面书籍,开阔了自己的眼界。中日甲午战争失败后,谭嗣同强烈反对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在湖南办学堂和报纸,抨击旧政,倡导变法,成为维新运动的激进派,被光绪皇帝召进京师参与变法。戊戌变法失败后,谭嗣同劝梁启超出逃,自己却谢绝了大刀王五的劝逃,凛然立言“不有行者,无以图将来;不有死者,无以召后起”,“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真真地把自己的肉体溶入救亡图存的时代洪流之中。这种高尚的意志和襟怀,已经超越了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境界。
看民国史,常扼腕叹息。孙中山的意外病故,袁世凯的篡夺革命果实,黎元洪的黄袍加身,东三省的沦陷,蒋介石的异军突起,使中华民国的历史波诡云谲,使救亡图存、天下为公的初衷面目全非。其中湖湘三杰的过早陨落,使民国历史缺少了一股辣道、一股正道。湖湘三杰:黄兴出生于1874年,宋教仁和蔡锷均出生于1882年;黄兴和蔡锷均病故于1916年,宋教仁被刺杀于1913年。真是天妒英才!
黄兴创立华兴会,组织长沙起义、广州起义、武昌起义,先是起义成果被旧军官黎元洪占有,后是把同盟会领袖的位置谦让给孙中山,“名不必自我成,功不必自我立”,他一心一意要推翻清朝腐朽统治,可惜42岁时病逝,章太炎先生称“无公则无民国,有史必有斯人”。
窃国大盗袁世凯的克星蔡锷将军,他在袁世凯复辟帝制后,自云南发动护国战争,迫使袁世凯取消帝制。在看到出卖老师谭嗣同的独夫民贼袁世凯死去的几个月后,蔡锷英年病逝,时年34岁。蔡锷被袁世凯羁縻于北平期间,与风尘女子小凤仙演绎的传奇故事,流传至今。
如果说蔡锷是袁世凯的武克星,那宋教仁便是袁世凯的文克星。这位国民党的元老在民国初年力主责任内阁制,以限制袁世凯的总统权力,成为袁世凯的眼中钉,终被袁世凯密谋杀害,时年32岁。孙中山撰挽联:“作公民保障,谁非后死者;为宪法流血,公真第一人。”
黄兴、蔡锷、宋教仁,民国初年的湖湘三杰,均英年早逝,国家失去栋梁,国体失去保障。纵有一人留世,何至于蒋介石、汪精卫之流误国误民?
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湖湘三杰缺席民国历史舞台的遗憾,终由湖湘后起之秀来弥补。毛泽东、刘少奇、彭德怀一干湖湘精锐,终于带领广大民众,闯出了一个新中国。
1910年,十七岁的毛泽东异地求学,赠诗给父亲,表明自己的人生志向:“孩儿立志出乡关,学不成名誓不还。埋骨何须桑梓地,人生无处不青山。”心有所属,对所从事的事业具备方向感、历史感、使命感,在无数艰难险阻面前,便不会退缩和徘徊,反而会越挫越勇,这就是后来所说的“革命乐观主义”吧。
1923年,30岁的毛泽东离别妻儿,踏上革命征程,填词《贺新郎·别友》寄情言志,离情别绪之中夹带着铁肩担道义的决绝,读来令人敬仰。
贺新郎·别友
挥手从兹去。更那堪凄然相向,苦情重诉。眼角眉梢都似恨,热泪欲零还住。知误会前番书语。过眼滔滔云共雾,算人间知己吾和汝。人有病,天知否?
今朝霜重东门路,照横塘半天残月,凄清如许。汽笛一声肠已断,从此天涯孤旅。凭割断愁丝恨缕。要似昆仑崩绝壁,又恰像台风扫寰宇。重比翼,和云翥。
1925年,32岁的毛泽东再次离开故乡,去广东从事农民运动,游橘子洲时留下一首《沁园春·长沙》,再次抒发了救国救民、扭转乾坤的豪情壮志。
沁园春·长沙
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
携来百侣曾游。忆往昔峥嵘岁月稠。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遒。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曾记否,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
生而知之是天才,学而知之是英才,困而知之是雄才。谭嗣同深感中国社会为各种腐朽思想所桎梏、所网罗,立志冲决这些网罗:“网罗重重,与虚空而无极。初当冲决利禄之网罗,次冲决俗学若考据、若词章之网罗,次冲决全球群学之网罗,次冲决君主之网罗,次冲决伦常之网罗,次冲决天之网罗,次冲决全球群教之网罗,终将冲决佛法之网罗。”毛泽东同样有冲决一切桎梏的决心:“河出潼关,因有太华抵抗,而水力益增其奔猛;风回三峡,因有巫山为隔,而风力益增其怒号。”与李鸿章、梁启超、孙中山、陈独秀这些一等一的英才相比,湖湘人物能够在近现代中国历史舞台上纵横捭阖,独领风骚,其根源就在于雄,在于困而知之,在于讲气节而好功名。
孤竹墨赞曰——
唐宋留火种,船山集大成;
曾左挽狂澜,三杰叹平生。
润之凌云志,尽染层林红;
青史两百年,湖湘遍英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