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对一切事物充满好奇
我能考上清华的核心原因在于我的自学能力比较强,这源于我对一切事物充满好奇。我从小就喜欢思考问题,善于思考问题的本质。
可能是由于我小的时候太单纯了,当我学到一个新东西的时候,我特别想理解它到底是怎么回事。我在一年级的时候就看了好多关于宇宙方面的书,有很多问题想不明白,但是我会开始去想,而不是看完就算了。那个时候我就已经开始培养自己的逻辑思维了。长大以后,不管是学数学还是什么,我都会思考它背后的逻辑,开始去思考这个东西的本质。没想明白,我就不往下走,我会继续想。
在《三联生活周刊》的一篇文章中,我看到过一段关于人类好奇心的解释。文章是这样说的,人类与灵长类动物有三个相同的驱动力:食物、性、庇护所。但是人类独有第四项驱动力,那就是好奇心。
好奇心是学习的最大动力。
我爸妈对我的影响比较小,他们都是农民。在我这一代之前,家里没有考上大学的。我觉得我的好奇心可能是因为我从小比较孤独,没有人跟我玩。我一个人待着也没事,碰到一些新奇的事情也没人告诉我原理,所以我就自己去想,习惯于去思考,所以就有了好奇心。
我看过一本心理书,书中将好奇心分为两种:消遣性好奇、认知性好奇。
消遣性好奇督促着我们去认识这个世界,让我们的视野更广阔,能够让我们有兴趣去了解新的事物。我们在大多数时间,对某一件事情的好奇都是消遣性好奇。比如,日出日落、地球围绕太阳转。
把消遣性好奇继续发展转化,把对事物的理解和认知深入下去,这个时候我们就会产生认知性好奇。认知性好奇能够让我们超越自我,并在工作和学习中做得更好。
举个例子。我小时候在一本科普书上看到地球绕着太阳转的内容,我当时只有8岁。当我看到地球绕着太阳转的时候,我开始思考一个问题,太阳绕着什么转?
大部分孩子都有追问的习惯,其实就是在原生问题上衍生下去,变成认知性好奇。
比如,这时候我会问问自己:为什么地球绕太阳转?因为有引力,引力决定了地球能转。太阳在银河系中,要想达到旋转的状态,就得有一个足够大的引力吸引它。正常天体如果足够大,就会坍塌。而我知道黑洞的质量是非常非常大的。我就这样不断地追问下去,觉得非常有意思。
我不像别的孩子玩的东西特别多,也没人跟我玩。我闲着没事就思考,这逐渐演变成我的一个爱好。这种思考让我学理科时特别有优势。当我非常渴望得到答案时,大脑皮层会发生变化,帮助我获得新知识,因为答案让我感到兴奋,所以我想要学习更多。
我会去解决一个具体的问题,而不是等归结出一类问题再去解决。
很多老师会把题型归类,比如,路程问题、利润问题……这是老师思维,而不是学生思维。它会牵扯到你的心理能力、专业能力、逻辑能力。只知道这些能力没有用,你要在一遍又一遍的实操中,不断地去分析每一种情况,形成一种肌肉记忆,才能真正把这些题型融会贯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