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天桥之长夜路漫漫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287章 地藏王菩萨

两人正在山间小路走着,九华山的静谧被一阵悠扬的钟声打破。

这钟声仿佛从云端传来,回荡在山谷之间,给这座佛教圣地增添了一份神圣与庄严。

华国泰好奇地询问老农:

“老哥,这深山里面还有寺庙吗?这钟声听起来真是让人心静。”

老农自豪地回答道:“当然有了。这里是地藏王菩萨的道场啊。”

老农向华国泰讲述了地藏王菩萨的来历:

“地藏王菩萨,意为‘安忍不动犹如大地,静虑深密犹如秘藏’,因此得名。

佛经中称地藏菩萨受释迦牟尼佛嘱咐,在释迦既灭、弥勒未生之前,

自誓必尽度六道众生,拯救诸苦,始愿成佛。

由于佛典记载,地藏菩萨在过去世中,曾经几度救出自己在地狱受苦的母亲,

并在久远劫以来就不断发愿要救度一切罪苦众生尤其是地狱众生,

所以这位菩萨被认为具‘大孝’和‘大愿’的德业,

也因此被普遍尊称为‘大愿地藏王菩萨’。”

华国泰听了老农关于地藏王菩萨的介绍后,心中涌起了一股敬意和虔诚。

他肃然起敬地说道:

“老哥,听了您的话,我觉得应该亲自去庙里上柱香,表达我对地藏王菩萨的敬意。”

老农微笑着点头,表示赞同:

“华师傅,您的想法很好。这里离庙宇确实不是很远,翻过这座山就到了。

我们可以在采摘完药材后,一同前往。”

随着两人的交谈,他们的脚步也变得更加轻快。

他们穿过了一片片茂密的竹林,阳光透过竹叶的缝隙,

洒在他们身上,形成斑驳的光影。

山间的小溪潺潺流过,清澈见底,偶尔可见几尾小鱼在水中嬉戏。

他们沿着小溪边的小径,一步步向上攀登。

在攀登的过程中,老农继续向华国泰介绍九华山的风土人情:

“九华山不仅是地藏王菩萨的道场,也是佛教四大名山之一。

每年都会有无数的信众和游客前来朝拜,

特别是地藏王菩萨的诞辰和成道日,庙宇里更是香火鼎盛。”

华国泰听得津津有味,他问道:

“老哥,那您能给我讲讲地藏王菩萨的诞辰和成道日吗?”

老农一边走一边回答:

“当然可以。地藏王菩萨的诞辰是农历七月三十日,成道日则是农历七月十五日。

这两天,庙宇里会举行盛大的法会,信众们会从四面八方赶来,

共同庆祝和纪念地藏王菩萨的大愿。”

两人边走边聊,不觉间已经翻过了山顶。

从山顶望去,可以看到不远处的庙宇,金色的屋顶在阳光下熠熠生辉,

庙宇周围环绕着苍翠的松柏,显得庄严肃穆。

寺庙的钟声再次响起,似乎在欢迎着他们的到来。

山间的空气清新而湿润,带着淡淡的松香和泥土的气息。

四周的山林在微风中轻轻摇曳,仿佛在向朝圣者们致意。

华国泰深吸一口气,感受着山间清新的空气和寺庙的宁静氛围,心中充满了期待和敬意。

山门前,古木参天,绿荫如盖,阳光透过树叶的缝隙,

洒下斑驳的光影,为这座古老的寺庙增添了一抹神秘的色彩。

走进山门,迎面矗立着两尊巨大的泥塑,分别是笑容可掬的弥勒佛和威严肃穆的韦陀菩萨。

弥勒佛袒露着胸怀,大肚子圆润而饱满,

他的笑容温暖而包容,仿佛能容纳世间所有的忧愁与烦恼。

他的姿态自在,似乎在用他那无尽的慈悲,笑迎着每一位前来朝拜的客人。

而在弥勒佛的背面,韦陀菩萨则呈现出截然不同的风貌。

他一脸严肃,不苟言笑,手持金刚杵,目光如炬,守护着寺庙的安宁。

他的身姿挺拔,肌肉线条分明,透露出一种坚不可摧的力量,令人肃然起敬。

老农向华国泰详细解释了韦陀菩萨手中的降魔杵所代表的意义。

如果降魔杵驮杵扛在肩上,说明这个寺庙规模较大,有能力招待云游僧免费吃住三天;

如果降魔杵平端在手中,表示寺庙是中等规模,仅免费招待云游僧免费吃住一天;

如果降魔杵竖顶在地上,则说明这是个小寺庙,不能招待云游僧免费吃住。

穿过山门,他们来到了肉身宝殿。

这里的景色更加庄严神圣,宝殿坐落在一片开阔的平台上,

四周绿树环抱,远处山峦起伏,如同一幅静谧的山水画卷。

宝殿的建筑风格古朴而庄重,飞檐翘角,琉璃瓦在阳光下熠熠生辉。

随着他们缓缓步入殿内,华国泰的目光被那尊肉身菩萨深深吸引。

这尊肉身菩萨,金身庄严,宝相尊严,仿佛穿越了时间的长河,依旧保持着圆寂时的姿态。

肉身菩萨的面容宁静而祥和,双目微闭,仿佛在深度的冥想之中。

其肉身被金粉精心涂抹,使得本就庄严的形态更添了一份神圣不可侵犯的光辉。

在肉身菩萨的周围,弥漫着一种超越尘世的宁静与庄严,令人不由自主地肃然起敬。

华国泰轻声问采药老农:“这肉身菩萨为何能历经千年而不腐,这其中有何奥秘?”

老农沉思片刻,缓缓道来:

“九华山的肉身菩萨,是修行与自然力量共同作用的结果。

据传,这些高僧在圆寂前,都会进行长时间的打坐冥想,

减少饮食,使体内脂肪和水分降到最低。

圆寂后,他们的遗体会被放入特制的陶缸中,周围填充木炭和石灰,以吸收水分,隔绝空气。

这样的处理方式,加上九华山独特的自然环境,使得肉身得以长时间保存。

但真正的原因,至今仍是一个谜。

有人说,这是高僧们修行成就的体现,他们的愿力和修行使得肉身不腐,

成为全身舍利,供后人瞻仰。”

华国泰听得入神,他对老农说:

“这真是不可思议,这些肉身菩萨不仅是信仰的象征,也是修行成就的证明。

他们的存在,让我们对生命和宇宙的奥秘有了更深的思考。”

老农点头赞同:

“正是如此,九华山的肉身菩萨,是连接过去与现在的桥梁,是修行者精神的传承。

他们的故事和传说,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信徒和修行者,追求更高的精神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