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从此阴阳两相隔
【汉诺·凯伊】
英文中有个专有名词为“布登勃洛克效应”。当托马斯·曼的手稿发表后,他笔下的家族成为了这一现象的代名词。在家族企业的三代传承中,通常表现为:第一代专注于商业活动,追求财富积累;第二代专注于追求社会地位,积极投身于政治活动中;到了第三代则追求个人安逸,从事学术或艺术等行业,而非家族企业。
汉诺作为布家最后一位继承人,没有表现出丝毫对商业的天赋,甚至最基础的学科也一塌糊涂。无论父亲托马斯怎样激励,他对于商业领域都一窍不通,不断逃避着父亲的压迫,厌恶、憎恶学校,反观同他母亲一样,全身心投入到音乐的精神世界中。
他在书中首次展现出极高的音乐天赋,是在8岁的生日会上:
“他以一种羞怯的方式享受着音乐带给他的快感。他练习钢琴很有耐心,喜欢自己谱出加强愉悦的音乐,他望着琴键,即兴谱出一些曲子。他的老师温和地建议他修改,他却执意不肯。”
汉诺在全家人面前演奏着自己得意的创作,因为太兴奋而脸色发白。
“现在弹到结尾部分了,汉诺最喜欢的那部分!他用一种童稚的奋扬将全曲引上了最高潮,直到感受完美华丽的幸福降临。”
作者托马斯·曼深受德国著名作曲家瓦格纳的影响。他将其视为自己的心灵导师,瓦格纳创造出的“爱情与死亡”结局,也被作者深刻运用于自己的文学作品中。(如瓦格纳的歌剧《女武神》《特里斯坦与伊索尔德》就是托马斯·曼中短篇小说《孪生兄妹》《特里斯坦》的灵感来源。)
汉诺用了这种“爱之圆满”的结局。他将“爱之死”与他创作出的乐曲紧密联紧密联合在一起。只不过他太小,并不理解其中奥妙罢了。用他的话说,那就是:
“当幸福到来时,却也转瞬即逝。”
爱神以死神的方式入侵布登勃洛克的故事中。汉诺自小体弱多病,他幼年成长过程中爱的缺失,导致了他懦弱、自卑、敏感的古怪性格。音乐又使他的精神在不断追寻美好的探索中导致了严重的精神敏感。最终,一场伤寒夺去了他的生命。
汉诺注定要死,所以作者让他拥有超凡的音乐才能,完成一出“爱之死”的悲剧。他对音乐的痴迷和疯狂,让他与他的家族先辈们有着巨大隔阂,那是艺术与资产阶级世界的隔阂,是自由资本主义无可避免衰弱的信号,作者以他的方式为其谱写了一曲挽歌。
汉诺临终前,在床上奄奄待毙、命在旦夕。他已不认识任何人,甚至他的母亲、姑姑及从小看他长大的保姆。除了凯伊,他在学校最好的同学。
二人都不喜欢上学,学业上一事无成。与汉诺不同,凯伊喜欢写作,他总是很乐观,开朗的性格像一束光芒照亮、温暖了汉诺短暂的一生。他理解汉诺,支持汉诺,二人共同在自己感兴趣的领域,追寻着一种藏匿于人类灵魂中最深处地那份隐秘的爱,充斥着温柔眷恋的感情。
汉诺临终前仅对世上唯一一人微笑,仅此一人,以后也再不会有了。
“那个衣衫不整的落魄伯爵的儿子来探病,几乎是强行进来的,汉诺什么人也认不出来了,可是当他听见凯伊的声音,脸上却显出了笑容,凯伊不停地吻他的手。”
作者并未进一步说明二人的关系,但我们可以从中隐约猜到他想表达的感情。托马斯·曼一直被自己的同性恋倾向所折磨,在他的作品中,喜欢隐晦地表达青少年之间的同性情感。
《魔山》中的汉斯·卡斯托尔普对普里比斯·希佩的感情;还有《魂断威尼斯》中男主阿申巴赫对美少年塔齐奥的疯狂迷恋;以及此书中凯伊在汉诺病危前不停吻着他的手,以此来互诉衷肠的行为,都是作者本人对自己内心的真实写照。
“'你要弹那个吗?‘”
“'是的,我要弹,以后就终止了,我控制不住自己。’”
“两个人都正当青春期。凯伊的脸变得绯红,汉诺则脸色煞白,样子非常严肃,一双眼睛迷离恍惚地向一边望去。”
“凯伊跑回来,用胳臂搂住他的脖子。'最好别弹那个‘,他轻轻地说。”
“他的琴声奇异又神秘,仿佛在仿徨中徘徊,不时被一声惊叫撕碎,好像灵魂被扯裂。它颤抖、它歌唱、它凯旋、它欢呼呜咽,有时像清脆的铃声,有时像滚滚的珍珠,有时像飞溅的泡沫……演奏者创造出一种粗野、鲁钝的感情,毫无节制、不知餍足地贪弹着这个主题,几乎给人以淫邪罪恶的感觉。直到他感到厌恶,从中得到了满足后才终止。”
那是汉诺人生中最后的绝唱,对死亡的迷恋,对爱情的向往。他用一种抽象的音乐肆意诉说着自己这短暂一生的痛苦与悲悯。凯伊知道,他的挚友若耗尽全身精力完成这最后一曲,他将从此与他永别;而汉诺也清楚,自己早已时日无多,坚持用亡前的哀歌控诉着自己这懦弱、敏感、无为的一生。
就当他即将升入天堂的最后一刻,他的凯伊来了,二人最终还是见到了彼此的最后一面。几乎是闯进了病房,他不断吻着他的手,以这种稚嫩的行为表白着对汉诺深沉的爱意。汉诺笑了,他等到了这一刻,正如乐曲结尾的高潮,只不过这次没有出现幸福过后“转瞬即逝的空虚”。他带着寥寥一生唯一挚友的爱,爱人的爱,走向了天堂。
他们二人年龄都太小,不清楚那份隐藏在朋友身份下的炙热感情。从此阴阳两相隔,或许在作者眼中,最美好的爱情永远滞留在短暂的相遇之中,此后的余生都将用回忆去弥补。四时更替,只留世上人,梦里花落时寸断肝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