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在“来都来了”的世界“算了算了”地活
哎,我发现人生在世,最难就是扔东西。该断舍离的不仅仅是你的鞋柜,还有你的身心冗余。
大家都这把年纪了,就别硬装生活多姿多彩了,也不是说多听多见了一些乱七八糟的故事就算人生阅历。以前爱说“来都来了”,现在更多的时候是“算了算了”。
中年心灵大保健一说扔东西,就挺禅意、缥缈,动不动就是让你物我两忘、重灵魂轻肉身、以欲望为耻。但思想品德高尚这件事并不妨碍把日子过得乱七八糟的,所以,我觉得我和其他鸡汤的区别是,他们认为各种苦恼是情操问题,而我一直认为是智商问题。
你知道不,在“得不到”和“已失去”这两大经典无解痛苦中间,还有一种更猴儿的状态,叫“怕错过”。我感觉大家最近的焦虑都来源于此。生怕搭不上时代的列车也就算了,还怕它不跟自己说再见。
我想说的是,我虽然一直在鼓励大家扔东西,但是我不仅仅让你扔掉你已经拥有的多余与疲废,更加鼓励你“扔掉”你不曾拥有过的东西,更更想帮你删除那些特别没意思的犹豫反复、拿不定主意。
也就是说,我先鼓励你“牛奶打翻就擦了吧”,然后再跟你说“来我告诉你没这东西怎么活”,最后虚弱地说“算了,别闹”。
就好像省出宝贵时间精力能干点啥似的。严肃脸地告诉你,并不能干啥,只有放空才能让灵魂熠熠生辉。一想到干点啥,就俗了。
所以一生呢,就是跟垃圾抢地盘的过程啊。你最后还发现怎么讲都相通,“时时勤拂拭,莫使有尘埃”之类的。
著名的奥卡姆剃刀定律说:如无必要,勿增实体。
提到它是因为我最近和朋友聊天频频地说另一句话:“要想日子过得好,动作就得有点儿少。”我会对各个领域有困惑的朋友讲——年度精髓就是:减少不必要的动作。
就好像我一度很爱看史蒂文·西格尔的B级动作片,他打起人来有一种迟钝又优雅的节奏感,能用胳膊肘绝不用巴掌,看着可解压了。看过他的电影之后就再也看不了打架之前先装动物、先喝醉那种小清新风格了。而就算是真的打架,鲁直也总是会赢了花拳绣腿,前戏太长则戏肉就短,这都是在论的。
你要是想干什么事,动作却太多的话,没准会瞎。
前几天一个网友结婚,还专门到群里报了个喜,原因是她认识男孩子不久就开始胡思乱想和作,是我和其他网友统一了队形回复:“你想多了”“你想多了”“你想多了”……那后来她就硬着心肠没细想,鼓起勇气走下去,发现——哎?一生所爱!
关于感情中的不必要动作,说过很多次,大概有几种:一是习惯独自关起门来用想象推演现实;二是经常需要对方做一些超纲求生题来证明是真爱;三是总忍不住妄图考验人性,然后得偿所愿地发现果然经不住考验。
哎,真是嫌普通腻歪不深刻,喝粥吃饭太平凡。所以你看现在抱怨感情问题的都是说:对方不行,不配合。却从来没想,是不是自己不必要的动作太多导致关系变形。
在过去的两三年里,我观察了一下自己和周围的朋友,大家都带着一种“怕错过”的焦虑在做事情。这个我觉得是没有办法的:毕竟这是一个太实在就会吃亏的时代,最后大家都成“斗战胜佛”了。
你想想,微博也好,微信公众号也好,还有那些购物网站,大家现在一夸流量大V就说人家赶上了“红利期”,现在你再搞一个试试?去年,我一男闺蜜突然买了辆电动车,我说怎么样能行吗,他说“我这不就是为了再多一个车牌嘛!”果然,第二年得摇号了。还有随着不断出来的限购政策,天天都有人后悔没在杭州买房没在海南买房没在朝鲜买房。
所以你说动作能不多一点吗?你都不知道哪块云彩有雨,错过了就都错过了。
眼看到了今天,轰轰烈烈的斜杠期过去了。大家回顾往事和钱包,发现最丰厚的还是自己曾经的主营业务带来的。我有俩朋友,一个是线下做批发的想开网店,一个是线上起家的大皇冠想开线下实体店,都想跟上时代的步伐互相渗透一下,但结果发现,最赚钱的还是以前做熟做惯得心应手的那套东西——就好像Netflix(网飞)和百视达当年的竞争一样,与其艰难转型还不如重新搞一家。每个人和每件事都自带基因的,强扭的瓜就是不甜,你也并不能搭上每一趟快车。
所以,在职场和事业发展中,不必要的动作是什么呢?
一是怕错过所有的风口和红利,想占尽所有便宜。二是有不必要的情绪化需求,谈梦想,谈多么不容易,谈人脉。三是布局太大斜杠太多,分散了精力与战斗力。四是专门挑战自己不熟悉、不擅长、不喜欢的领域,累得半死并且完全不开心还没钱赚。
是的,根据我们的行车经验来看,一路上超了我们的那么多车,最后大家都在收费站再次相逢。
所以,忍住那些不必要的动作,也不必加戏。最后你会发现,让你开心的,让你赚到钱的,都是那些本来你就有的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