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雁门之围,杨倓献策
大业十一年,八月十二日,满天星斗之下,大隋北境,大地一片轰隆声,东突厥始毕可汗率领几十万大军,以摧枯拉朽之势,潮水般向着雁门而来。
不可一世的杨广看着传来的情报,身体晃了晃,整个人惊怒交加。
“他咄吉世乃是朕所立,朕封他为始毕可汗,他竟然反朕,他怎么敢的,怎么敢的?”
“历史上的雁门之围到来了。”大殿内,一众惊惶失色的大臣中,皇长孙杨倓在心中喃喃自语一声。
前世在执行任务殉职后,他穿越来到了这个世界。
已经有两年时间。
经过一年时间彻底融合记忆之后,他明白了自己的身份,穿越到了大隋元德太子的长子杨倓身上。
好消息是,他能重活一世。
坏消息是,他这一世只剩下两年半时间。
历史上记载,深受杨广偏爱,常置在身边的杨倓,在大业十四年三月的江都之变,与杨广一同被杀,现在距离杨倓被杀,已经只有两年半时间。
糟糕的是,他这个穿越者不配拥有系统。
但转机的是,在经过一年时间融合完记忆后,他发现自己前世的身体力量,也在涌进这具身体。
这两年时间,他前世的身体力量与这世的身体力量,基本融合在了一起!
现在他的身体力量,大得出奇。
天道爸爸还是爱他的!
前身杨倓在江都之变中之所以会那般轻易的被杀了,最主要原因便是前身杨倓仅是一个仅有虚名的亲王,并没有实权,没有掌握到一支有力的军队。
现在他有前世的智慧,更有了强劲的武力,这便有了转机。
在接下来的两年半时间内,他并非一点机会都没有。
现在的雁门之围,正是他等待的机会。
杨倓看着惊怒交加,已经没有了往昔骄傲的杨广,心中不禁有些触动。
三征高句丽的失败,打没了杨广保持了大半生的骄傲,使得杨广心中的郁结难解。
于是,作为巡游达人,杨广决定再次北巡,除了散散心之外,还有一个重要目的,那便是威慑日益强大,对北境产生严重威胁的东突厥。
本来,杨广还想故技重施,威慑东突厥,像以前一样让东突厥醒悟,“奴之骨肉皆天子所赐,得效筋力,岂敢有辞。”
然后突厥“奉觞上券,跪伏恭甚,王侯以下袒割于帐前,莫敢仰视。”
最后他再在突厥主朝宴席上赋诗一首,“何如汉天子,空上单于台。”
然而
今非昔比,昔年鼎盛的大隋已不再,如今的东突厥话事人始毕可汗,不仅敢藐视杨广了,还趁此机会率领大军南下,欲要一举杀了杨广。
杨广弄了个灰头土脸,仓皇逃回了雁门城。
也正是因为这次雁门之围,促使杨广以后彻底摆烂,走上了大隋覆灭的不归路。
惊怒中的杨广目光扫视众臣,嘴唇微颤的问道:“尔等有何退敌之策?”
年近七旬的许国公宇文述,当即出列,“陛下,突厥大军疾行而来,趁其部曲还未调整布置完毕之际,臣率领万人精锐轻骑,护陛下突围,如此可以解围。”
“臣反对。”
年迈的纳言苏威出列道:“骑兵乃是突厥所长,非我之所长,而且有备而来,陛下率领轻骑突围,万分不妥,固守雁门,等待勤王之师才是上策。”
宇文述神色一沉。
如今的大隋,还有多少人能听杨广的诏令?
恐怕很多人收到勤王诏后,都会刻意拖延,期待杨广死在这里。
不过这话他不敢对杨广说出来。
“陛下,倓有良策。”杨倓突然出声。
“燕王??”众人愕然的看向杨倓,在太子昭死后不久,身为太子昭长子的杨倓,便被杨广封为了燕王。
“仁安,你有何良策?”正惊惶不安的杨广,见到杨倓开口了,顿时惊喜。
几位嫡子中,杨广最钟爱的便是太子昭。
可惜太子昭英年早逝,为此他痛心不已。
在太子昭死后,长孙杨倓能这般受他钟爱,除了杨倓俊美的长相外,最主要的原因还是因为杨倓的文韬品性,像极了太子昭。
两年前杨倓的一场大病,导致浑浑噩噩,让杨广忧心不已。
但好在一年前杨倓清醒了过来,让杨广意外的是,清醒后的杨倓,所表现出来的聪明才智,尤胜以前,说出的一些见地,让他都感到非常惊艳。
在这危急关头,杨倓这般出言,说不定真有好的解围良策。
“终于等到这一天了。”杨倓的心情有些澎湃。
众目注视之中,杨倓在大殿中昂藏的站定,没有一丝怯场。
“陛下,突厥大军这般有备而来,锐气正盛,势不可挡,突围不可行,当务之急是聚拢城内的所有粮食,统一分配。”
“同时,需要立刻发动城内所有的人,拆卸城内房舍,用作防御,坚守雁门城,消耗突厥大军的锐气。”
一句话点明了当务之急,殿中无论是各大重臣还是杨广,纷纷动容。
就如当头棒喝一般,一下子让他们从刚才的紧急局面中冷静了下来。
杨广为之一喜,大孙果然不负他的所望!
他随即吩咐殿中的相应大臣按照杨倓说的去办。
待杨广吩咐完,杨倓继续道:“其次,突厥大军这次兴师动众南下,本部必然已经空虚。”
“虽然我们无法率军攻打突厥本部,但义成公主心向大隋,陛下可以派人传旨一道给义成公主,让其传消息给咄吉世,突厥本部告急,速回援。”
“其三,陛下应当即刻昭告天下,取消东征高句丽,改为征讨突厥之患,天下勤王之师自会响应。”
第三次东征高句丽,于大业十年八月结束,也就是去年八月。
三佂高句丽虽然拖垮了隋,但高句丽也被耗垮了,这一次东征高句丽,本来很有机会攻破高句丽,但在关键时候,杨广竟然高兴的答应了高句丽的请降,召回了大将军来护儿,班师回朝。
十月份,杨广回到大兴,宣高句丽王来大兴朝见。
谁知道高句丽王出尔反尔,将杨广的宣召搁置在了一边不理会。
杨广被高句丽王戏耍了,被天下人看了笑话,受到了奇耻大辱。
杨广大怒,决定再征高句丽。
但此际是冬季,辽东寒冷,于是推迟到了大业十一年(今年)。
虽然如今的隋朝,已经是千穿百孔,风雨飘摇,无力再支撑杨广的任性,但为了一雪前耻,杨广到现在还一直谋划着四证高句丽,欲要将高句丽“无声还,尽灭其种”。
殿中的各大重臣,听着杨倓的计策纷纷点头的同时,又不由感到很是惊讶。
这三条计策虽然并不算很高明,但却是现在这种局面的最佳选择。
如果刚刚他们冷静,也必然会很快想出来。
他们能想出来不算什么,可年仅十三岁的燕王能这般快想出来,这就很是惊人了。
燕王虽然年少,但文韬却远胜常人了啊!
其实这些计策,在历史上都是在场的济北公樊子盖与内史侍郎萧瑀等人想出来的,只不过杨倓提前说了出来。
杨倓继续说道:“陛下,施行这三条计策时,有一点最为重要。”
“哪一点?”杨广迫不及待追问。
“在雁门城没有解围前,陛下需要每日巡抚城内军民,让军民知道天子与他们同在,并亲口承诺,守城有功者重赏,加官进爵,如此雁门之围可解。”
“臣附议!”
“臣附议!”
杨倓的话语刚落,殿中各大重臣便是当即出列赞同。
“好,朕应了。”
杨广很清楚,这最后一点最为重要,若没有丰厚的赏赐,在面对突厥大军时,士气必然消沉,有重赏便截然不同,正所谓重赏之下必有勇夫。
当即,他命内史省草拟勤王诏及相关守城赏赐。
“报……”
这时候,急报传来,突厥大军距离雁门城不足三十里。
众人齐齐色变,连杨倓都为之一震。
突厥大军来的速度太快了。
不足三十里的距离,以突厥大军的速度,大概两个时辰内就会到达雁门城,将雁门城包围。
他当即说道:“陛下,突厥大军到来后,必然会立刻试探性攻城,以探虚实,而雁门城内现在却还没有守备完毕。”
“一旦让突厥发现雁门守备不足,必然就会全力攻城,雁门的处境将变得危险。”
“所以,现在需要派人去见咄吉世,给雁门城拖延更多的时间。”
“派谁?”杨广询问道。
大殿中的宇文述与苏威等重臣神色不定,目光躲闪,这种时候去与咄吉世见面,无疑是去送死,谁也不愿意白白去送了性命……